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亦红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干扰素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抗体
  • 2篇Γ-干扰素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制肿瘤
  • 1篇抑制肿瘤生长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上色
  • 1篇蛇毒

机构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脑科医...

作者

  • 6篇孙亦红
  • 4篇蒲菲菲
  • 4篇刘亚革
  • 3篇姜志明
  • 2篇曹建平
  • 1篇张晓晨
  • 1篇王贺玲
  • 1篇白菡
  • 1篇马力
  • 1篇康建
  • 1篇孟璐露
  • 1篇李颖
  • 1篇赵桂珍
  • 1篇赖福平
  • 1篇姜智明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蛇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色谱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组人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常规方法制备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人重组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D3、3D12、3F9和3B8.经免疫琼脂双扩散法鉴定,其分泌的McAb的亚类分别为:IgG2b、IgG3、IgG1和1gG1.相对亲和常数前两株McAb为6.25×10-11、后两株McAb为6.25×10-13.问接ELISA法测培养上清的效价为2×102~1.28×105.由小鼠腹水提取的4株McAb与天然γ-干扰素均产生交叉反应,对重组的人γ-干扰素均具有中和活性.其中3F9和3D3培养上清对重组人γ-干扰素亦有明显的中和活性。用3F9McAb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备了亲和层析柱,用其纯化粗提的γ-干扰素纯度达到95%以上,比活性达1.9×107IU/mg蛋白.
刘亚革蒲菲菲曹建平孙亦红
关键词: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东北白眉蝮蛇毒细胞毒组分的分离制备及活性鉴定被引量:1
1990年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法从东北白眉蝮蛇毒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元选择性,但各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别。对正常人体细胞也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与肿瘤细胞相比,敏感性较低。这种蛋白质加热到56℃,30分钟,细胞毒活性稳定。4℃及-20℃保存4个月,细胞毒活性稳定。PH值低于4及高于9时,可使其完全失活。
孙亦红蒲菲菲姜志明赖福平庞健男
关键词:蝮蛇蛇毒细胞毒
细胞因子TNF-α及IL-6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u(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表明RA病人血清TNF-α水平和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RA病人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P<0.01),并与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G、y-球蛋白显著相关。在RA中,TNF-α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63,P<0.01),并随疾病活动程度加重而增加。上述结果提示:TNF-α、IL-6能反映RA病情活动,并可作为衡量RA病人体内免疫活性的指标。
曹建平蒲菲菲姜志明张晓晨孙亦红刘亚革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性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上色谱行为与分离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基因工程下游包涵体所含目标蛋白进行分离纯化,较系统地研究了γ-干扰素在反相柱上的色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性后γ-干扰素伴有错配聚合体产生,其保留行为及洗脱谱图随构象不同而改变。
康建刘亚革孟璐露孙亦红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干扰素包涵体蛋白质
肿瘤抗原穴位注射抑制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穴位注射对肿瘤的形成是否产生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 S180细胞株粗提物(瘤苗)作为抗原,在后海穴间断免疫后,于小鼠腋下接种10~6个 S180细胞。结果:发现穴位抗原注射组的未荷瘤且生存期达到100天的小鼠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后海穴注射瘤苗和生理盐水(HS180和HNS)及股骨外侧中点肌肉注射瘤苗和生理盐水(MS180和 MNS)各组未荷瘤鼠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0.0%、21.4%、71.4%、15.3%。HS180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L-2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ConA 和 LPS 诱发脾细胞增殖百分比,前者高于对照的各组,后者则低于 HNS 及 MNS 组(P<0.05)。结论:本法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此作用可能是细胞免疫参与所至.
刘亚革蒲菲菲曾建平姜志明孙亦红
关键词:肿瘤抗原穴位注射免疫治疗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出现反跳与干扰素抗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酶免疫法 (EIA)检测 4 1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 ,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 (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及其滴度。结果 :应答伴反跳组干扰素中和抗体及总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 (P <0 .0 5 ) ,而完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干扰素中和抗体滴度与患者血清ALT水平间存在相关关系 ,且NA滴度 <1:80 0患者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NA滴度≥ 1:80 0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干扰素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影响干扰素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以中和抗体对疗效的影响为主 ,中和抗体滴度高 ,干扰素的疗效差。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跳的原因之一。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用酶免疫法 (EIA)检测 4 1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 ,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 (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及其滴度。结果 :应答伴反跳组干扰素中和抗体及总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 (P <0 .0 5 ) ,而完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
白菡赵桂珍王贺玲李颖马力姜智明孙亦红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干扰素抗体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