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3篇难治
  • 3篇难治性抑郁
  • 2篇丁螺环酮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2篇奥氮平
  • 1篇单用
  • 1篇行为疗法
  • 1篇血浆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文拉法辛
  • 1篇治疗精神分裂...
  • 1篇认知行为疗法
  • 1篇强迫症
  • 1篇文拉法辛
  • 1篇文拉法辛治疗
  • 1篇小剂量
  • 1篇利培酮
  • 1篇利培酮治疗

机构

  • 5篇洛阳市精神卫...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孙宪波
  • 4篇汤耀明
  • 2篇刘燕朋
  • 2篇王卫星
  • 1篇孙志强
  • 1篇王玲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
2017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强迫症患者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强迫症患者共7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将两组YBOC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YBO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强迫思维及行为。
孙宪波
关键词:强迫症认知行为疗法
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联合应用马来酸氟伏沙明和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难治性抑郁的住院患者,经筛选和知情同意的共入组55例,随机分成氟伏沙明、丁螺环酮合用组27例和氟伏沙明单用组28例,用HAMD量表...
汤耀明王卫星孙宪波
解郁丸合并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解郁丸和盐酸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符合难治性抑郁的住院患者,经筛选和知情同意的共入组55例,随机分成解郁丸、盐酸文拉法辛合用组27例和盐酸文拉法辛单用组28例,...
汤耀明孙宪波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解郁丸盐酸文拉法辛临床疗效
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马来酸氟伏沙明和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难治性抑郁的住院患者,经筛选和知情同意的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5例,随机分成氟伏沙明、丁螺环酮合用组27例和氟伏沙明单用组28例,用HAMD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2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研究组TESS评分在恶心、便秘不良反应上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伏沙明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抑郁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可以作为有效、可行的方法使用。
汤耀明刘燕朋王卫星孙宪波
关键词:丁螺环酮难治性抑郁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血浆MiR-137、MiR-18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MiR-137、MiR-18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1~2017.4)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血浆微小RNA137(MiR-137)、微小RNA18b(MiR-18b)、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iR-137、MiR-18b、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7、MiR-18b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升高(P<0.05),奥氮平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高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高于利培酮组的8.89%(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与利培酮差异不大,能有效的改善血浆MiR-137、MiR-18b水平,但是对患者的血脂代谢影响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桑俊飞王玲马卫娜孙宪波孙志强
关键词: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单用与合并小剂量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2013年
目的比较奥氮平合并小剂量奋乃静与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组和奥氮平、奋乃静合用组治疗,采用PANSS量表评分并分析,治疗期间用TESS量表统计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PANSS量表评分均数:合并组与治疗前比较在第1、第2周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组与治疗前比较在第2周末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合并小剂量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能达到快速起效、迅速缓解急性症状、减少住院时间的目的。
汤耀明刘燕朋孙宪波
关键词:奥氮平奋乃静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