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标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不同器官/组织对间断性站立作用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性
- 目的为阐明维持各生理系统处于稳态所需的G暴露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每日短时间“站立”模拟“间断性人工重力(Intermittent ArtificalGravity,IAG)”,比较其对抗模拟失重所致的大鼠心肌、血管、骨...
- 孙标张乐宁曹新生马晓武张立藩
- 关键词:模拟失重心肌收缩性骨骼肌萎缩骨质丢失站立
- 文献传递
- 模拟失重大鼠间断性站立或离心对抗骨骼肌萎缩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比较模拟失重大鼠间断性站立或离心对抗骨骼肌萎缩的效果。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即对照组 (CON) ,悬吊 4周组 (SUS) ,SU S+站立 1h/d组 (1G) ,SUS+1.5 G离心 1h/d组 (1.5 G) ,与 SUS+2 .6 G离心 1h/d组 (2 .6 G)。取大鼠左后肢的比目鱼肌 (SOL)、腓肠肌内侧头 (MG)和外侧头 (L G)及趾长伸肌 (EDL) ,称重 ,用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对肌纤维横截面积 (CSA)、 型纤维比例及毛细血管数 /肌纤维数比值 (C/F)进行定量分析及比较。 结果 SU S组 4种骨骼肌的湿重均下降 (P<0 .0 5 ) ,SOL 与 MG 、 型肌纤维的 CSA、 型纤维的比例及 C/F比值均降低 (P<0 .0 5 ) ,L G 、 型肌纤维的 CSA与 型纤维的比例降低 (P<0 .0 5 )。站立 1h对减轻模拟失重大鼠 SOL 与 MG萎缩的效果最佳 ,1.5 G或 2 .6 G暴露反而使对抗效果下降。L G的变化与 MG相似。EDL 的萎缩变化最轻 ,对 EDL 的对抗效果随 G值增大而增大。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站立对预防模拟失重大鼠 SOL 和 MG肌萎缩的效果最佳 ,G值升高 ,其对抗效果反而降低。
- 孙标刘春倪鹤鹦程九华吴燕红张立藩
- 关键词:模拟失重肌萎缩离心
- 每日间断性站立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结构变化的研究
- 以往工作表明每天1小时(1h/d)间断性站立即可有效对抗模拟失重所致的大鼠上、下身动脉收缩反应的分化性改变,本实验目的是观察其对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结构重塑的对抗效果。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
- 孙标马孝武马进张立藩
- 文献传递
- 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钙蛋白I异构体的转化与睾丸萎缩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确定大鼠比目鱼肌肌钙蛋白I(TnI)发生转化的时间 ,并分析其与比目鱼肌萎缩时间过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睾酮水平降低与抗重力肌萎缩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雄性大鼠分为 8组 ,悬吊时间分别为 3、4、5、7、1 4、2 1、2 8与 42d。测量雄性悬吊大鼠睾丸和比目鱼肌的湿重并计算相对重量 (湿重/体重 ) ,同时采用Westernblot对悬吊大鼠比目鱼肌TnI的表达水平进行观测。将雌性大鼠分为 3组 ,悬吊时间分别为 3、4与 5d ,测量其比目鱼肌的湿重并计算其相对重量。结果雄性悬吊大鼠的比目鱼肌湿重和相对重量在第 4天显著降低 ,1 4d萎缩程度最明显。悬吊大鼠睾丸的湿重在第 5天出现显著萎缩 ,相对重量在第 4天发生了显著萎缩。雌性悬吊大鼠比目鱼肌的湿重与相对重量 4d时没有明显变化 ,在第 5天才显著降低。比目鱼肌TnI在悬吊 1 4d出现由ssTnI向fsTnI的转化。结论雄性悬吊大鼠抗重力肌 (比目鱼肌 )发生由ssTnI向fsTnI转化的时间为 1 4d ,这与抗重力肌发生显著萎缩的时间(4d)并不一致 ,提示TnI可能不是引起模拟失重后抗重力肌萎缩的随重力的降低而发生敏感变化的蛋白。同时 ,雌性大鼠抗重力肌发生显著萎缩的时间是 5d 。
- 冯汉忠余志斌谢满江孙标宋华张立藩
- 关键词:失重模拟肌钙蛋白异构体睾丸萎缩
- 间断性站立对模拟失重大鼠睾丸萎缩仅有轻度减轻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间断性站立”是否具有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所致睾丸萎缩的效果 ,并观察其对后肢肌肉和骨萎缩的对抗效果是否与有隐睾大鼠所得出者一致。 方法 雄性SD大鼠 2 8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 1 (CON1 ) ,对照组 2 (CON2 ) ,无隐睾尾部悬吊 4周组 (SUS)及 2 0h/d无隐睾尾部悬吊 +4h/d站立组 (SUS +STD4)。CON1 组大鼠行假手术 ;其他组均行腹股沟管环缩术。4周后 ,称量双侧肾上腺、睾丸、附睾和比目鱼肌的湿重 ,以及右侧股骨的湿重、干重、灰重 ,并测量骨干中段长度与直径。将睾丸及附睾石蜡包埋 ,切片 (5 μm) ,行HE染色 ,测量睾丸曲细精管外径与管腔内径并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腹股沟管环缩术可有效防止尾部悬吊大鼠睾丸滑入腹腔 ,睾丸湿重与曲细精管外径与管腔内径在两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别。与两对照组相比 :SUS组曲细精管管腔内径显著增大 ;附睾管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或无。 4h/d间断性站立可使尾部悬吊大鼠曲细精管萎缩程度有所减轻 ;但与CON1 相比 ,其管腔内径仍显著增大 ,精子数量明显减少。SUS组中 ,比目鱼肌及股骨均出现明显萎缩 ,4h/d间断性站立可完全防止比目鱼肌湿重的减轻 ,但对减轻股骨萎缩几无对抗效果。这与我们先前用有隐睾大鼠所得的结论一致。 结论 4h/d站立仅能轻微?
- 孙标马孝武余志斌张立藩
- 关键词:模拟失重睾丸萎缩隐睾
- 间断性人工重力作用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防护效应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比较三种间断性人工重力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 30只 ,按体重配对后随机等分为 5组 :对照组 (C) ,悬吊组 (S) ,站立组 (G1) ,1.5G(G2 )和 2 .6G人工重力组 (G3)。对抗组大鼠每日分别给予 1h的站立、1.5和 2 .6G人工重力作用。利用物理测量和三点弯曲等实验 ,观察了 3周间断性人工重力对大鼠股骨生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S组大鼠比较 :G1组弹性载荷、最大载荷和刚性系数显著恢复 (P <0 .0 5 ) ;G2组直径 (P <0 .0 1)和干重、密度 (P <0 .0 5 ) ,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提高 (P <0 .0 5 ) ;G3组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恢复 (P <0 .0 1)。结论 :三种对抗措施均显著改善了尾吊大鼠承重骨的生长力学特性 ,而 1.5G的
- 曹新生吴兴裕吴燕红孙标张乐宁张立藩
- 关键词:模拟失重尾吊大鼠生物力学股骨
- 每日1h站立对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对抗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观察 1G下间断站立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效果。方法将雄性SD大鼠 5 0只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 5组 :即对照组 (CON) ,悬吊 4wk组 (SUS) ,SUS +每日站立 1h组 (STD1 ) ,SUS +每日站立 2h组 (STD2 ) ,与SUS +每日站立 4h组 (STD4)。 4wk后 ,称量各组大鼠左侧比目鱼肌、睾丸及肾上腺的重量 ;并采用离体乳头肌灌流技术 ,测量和比较各组左室乳头肌收缩性能的改变。结果与CON相比 ,各处理组大鼠睾丸均发生了明显萎缩变化 (P <0 .0 1 )。SUS大鼠的比目鱼肌湿重较CON减轻了 5 8.9% (P <0 .0 1 ) ,而STD1、STD2和STD4比目鱼肌分别减轻了 3 8.5 %、2 4 .0 %和 1 1 .0 % (P <0 .0 1 ,或P <0 .0 5 ) ,其相对对抗效果分别为 3 4 .7%、5 9.2 %和 81 .4% (P <0 .0 1 )。与CON相比 ,SUS大鼠乳头肌的发展张力 (DT)、张力最大上升速率 (+dT/dtmax)和张力最大下降速率 (-dT/dtmax)分别降低了3 2 .2 %、2 9.2 %和 3 0 .7% (P <0 .0 5 ) ,达到张力最大上升速率峰值的时间 (TPP)和达到张力峰值的时间(TPT)则分别延长了 2 1 .2 %和 1 1 .0 % (P <0 .0 5 )。但STD4乳头肌的DT、+dT/dtmax、-dT/dtmax和TPP则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TPT仅在STD1组显著延长 (P <0 .0 5 )。结论在 1G下每日
- 孙标余志斌张立藩
- 关键词:失重模拟心肌收缩性乳头肌
- 4h/d站立可防止4周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的萎缩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依据比目鱼肌湿重、不同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及比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异构体比例的变化,评价4h/d站立是否可防止模拟失重下比目鱼肌的萎缩。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对照组(CON),尾部悬吊 4周组(TS)及尾部悬吊+4h/d站立组(TS+STD4)。4周后,取双侧肾上腺及比目鱼肌(soleus,SOL),称取湿重。左侧SOL行冰冻切片,ATP酶钙钴法染色以观察骨骼肌肌纤维种类及横截面积。右侧SOL行组织匀浆,在70V、4℃下,于8%凝胶上电泳28h,考马斯亮蓝染色,用Scionimage软件对 MHC条带进行光密度容积的测量,得出不同MHC异构体的比例。结果4周模拟失重导致双侧后肢骨骼肌SOL的湿重、Ⅰ型与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Ⅰ型肌纤维比例及MHCⅠ的比例均显著降低(P< 0.01或P<0.05)。4h/d间断性站立可完全防止比目鱼肌上述指标的变化,与CO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每日4h站立可完全防止模拟失重大鼠SOL萎缩。
- 孙标冯汉忠张立藩王云英
- 关键词:失重模拟尾吊比目鱼肌
- 间断性站立位对抗尾部悬吊大鼠脑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效果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模拟间断性人工重力刺激对抗模拟失重下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改变的效果。 方法 雄性 SD大鼠 35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即 :1同步对照组 ;2模拟失重组 (3周尾部悬吊 ) ;3模拟失重 +站立位 4h组 ;4模拟失重 +站立位 2 h组 ;5模拟失重 +站立位 1h组。每组7只。每日分别给予站立组大鼠不同持续时间 (1h,2 h或 4h)的站立位 (STD) ,测定大鼠离体基底动脉血管环对 KCl的收缩反应性。 结果 悬吊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 KCl的最大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STD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 KCl的最大反应较悬吊组显著减弱 (P<0 .0 5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结论 每日给予尾部悬吊大鼠最少
- 张乐宁马进张立藩高放孙标
- 关键词:失重模拟站立位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