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再造术
  • 1篇脂肪干细胞
  • 1篇乳突
  • 1篇软骨
  • 1篇全耳
  • 1篇全耳廓再造
  • 1篇全耳廓再造术
  • 1篇重编程
  • 1篇外耳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表型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小耳
  • 1篇先天性小耳畸...
  • 1篇小耳畸形
  • 1篇肋软骨
  • 1篇畸形
  • 1篇耳畸形
  • 1篇耳廓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孙楠
  • 3篇张群
  • 2篇张如鸿
  • 2篇许枫
  • 1篇唐新杰
  • 1篇许志成
  • 1篇李大涛
  • 1篇汪诚

传媒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表皮干细胞抽提物重编程脂肪干细胞表达表皮细胞表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富集的表皮干细胞(Keratinocyte enriched with epidermal stem cells,KSC)抽提物对重编程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SCs)表达表皮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收集表皮细胞(Keratinocyte,KC)后,应用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分别收集KSC与富集后剩余的表皮细胞(Keratinocyte enriched with epidermal stem cellsleft,KCL),鉴定K19和P63的阳性表达率,Gimsa染色法测定KC、KSC、KCL的克隆形成率,分别制备KC、KSC、KCL的细胞抽提物,作用于链球菌溶血素-O(SLO)通透处理过的原代ASCs,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与Western-blot测定重编程后ASCs中广谱角蛋白(Pan cytokeratin,P-CK)与ASCs的BRG1表达变化。结果 KSC与KC、KCL来源的细胞抽提物重编程ASCs的CK及BRG1表达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脂肪干细胞在表皮细胞抽提物的诱导作用下能表达表皮细胞表型,且对表皮细胞优化处理后的KSC有更加显著的重编程作用。
孙楠张群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重编程
正常耳外耳轮到乳突距离的测量与分析
2015年
目的为了使再造耳的颅耳角更稳定和更对称,测量正常耳外耳轮到乳突的距离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100个正常耳分别测量耳上、中、下3点到乳突的距离并分析。同时选取5例正常耳进行三维测量。结果正常耳上、中、下3点到乳突的距离分别是(1.41±0.18)cm、(1.98±0.26)cm和(1.66±0.26)cm。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外耳轮到乳突的垂直距离的最远点在中间点,与1968年McDowell报道的外耳轮到乳突距离最远点在下1/3不符。三维测量结果与上述结果相符。结论国人外耳轮到乳突的距离,距离最大的点在中间点,应在此基础上定制二期耳支撑材料的形态与高度。
唐新杰许枫孙楠张如鸿张群
关键词:耳再造乳突
改良法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对二期法的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进行改进,以增强再造耳结构的自然性及稳定性。方法自2009起,对234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耳廓再造,并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法进行了系列改良,措施包括:①供区仅切取第6~8肋软骨;②根据肋软骨厚度不同,采取个性化雕刻;③耳屏对耳屏复合体下方以U型软骨块支撑;④Ⅰ期术后,对耳舟和耳甲腔进行负压管理;⑤Ⅱ期手术时使用特定形状的骨水泥支架进行支撑。结果术后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在耳廓的位置及三维形态、耳廓皮肤色泽、与健侧耳的对称性等方面多能达到满意效果,再造耳结构及颅耳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本方法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耳角缩小,系由严重瘢痕增生与挛缩引起。结论对肋软骨全耳廓再造术的改良有效、实用,术后效果满意,但不易精确控制。
李意源张如鸿张群许志成许枫李大涛孙楠汪诚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肋软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