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贞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棉花
  • 8篇不育
  • 5篇杂种
  • 5篇核不育
  • 3篇雄性不育
  • 3篇育性
  • 3篇杂种优势
  • 3篇三系配套
  • 2篇杂交
  • 2篇棉花抗虫
  • 2篇抗虫
  • 2篇花粉
  • 2篇核雄性不育
  • 2篇不育性
  • 2篇不育株
  • 1篇多基因
  • 1篇多效唑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雄不育

机构

  • 10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孙贞
  • 12篇毛正轩
  • 12篇黄观武
  • 9篇江卫
  • 8篇毛素珍
  • 8篇杨泽湖
  • 8篇苟云高
  • 4篇岳福良
  • 3篇牟方生
  • 3篇聂以春
  • 3篇刘金兰

传媒

  • 4篇中国棉花
  • 3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核雄性不育性完全保持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1994年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性完全保持的遗传,受隐性不育主基因和“散粉”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当存在显性可育主基因时,多基因系统的作用被掩盖,不育性表现为一对隐性基因的简单遗传。但当主基因呈纯合隐性不育态时,多基因系统则对不育性起修饰作用,导致不育株表现部分散粉可育。“散粉”多基因效应中,加性效应[d]、显性效应[h]及加性×显性的互作效应[j]均极显著,其中[d],[j]对散粉起增效作用,[h]则起减效作用。这种模式被称为作物核不育主基因,多基因互作模式。
毛正轩黄观武孙贞苟云高杨泽湖江卫毛素珍
关键词:棉花核雄性不育不育性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材料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1
1994年
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株花粉在发育的全过程中都会发生败育,最早始于现蕾后第5天的花粉母细胞,大量败育在现蕾后第7~8天,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1,败育的主要表现是细胞质高度液泡化及出现“胞质穿壁”现象。第10天的四分孢子中散出大量大小不齐、畸形花粉。第15~20天中存在的单核和极少数双核花粉陆续败育。M,不育系花粉败育的时期和表现与洞A不育系基本相似,仅早1天左右。试验观察结果与前人报道洞A不育系花粉败育主要在单核期不一致。
刘金兰聂以春黄观武孙贞毛正轩
关键词:棉花细胞形态学三系配套
棉花核不育二级法不育系M_A繁殖技术
1995年
棉花核不育二级法不育系M_A繁殖技术江卫,毛正轩,孙贞,黄观武,苟云高,杨泽湖,毛素珍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641400我所在研究和利用棉花隐性不育性的基础上,首次成功地培育出陆地林“洞A”型核雄性不育性完全保持系MB,从而提出了以保持系MB为基础的...
江卫毛正轩孙贞黄观武苟云高杨泽湖毛素珍
关键词:棉花繁殖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_B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育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3
1994年
四川省棉花研究所1987年育成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B。在四川简阳地区的气候条件下,MB自身散粉指数达76%左右,与洞A不育株杂交,获得不育株和株不育度均达100%的MA不育系,MA不育系可作为配制杂交棉的母本。在武汉市的气候条件下种植,MB雄性可育性基本丧失,表现近似MA。MB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的单核期,如日平均气温为24~27℃,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对发育有利,可产生较多的可育小孢子,如温度超过27℃,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则不利,产生大量的不育小孢子。在棉花现蕾开花的主要季节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一般情况下,武汉市的日平均气温比简阳高2℃左右,6月下旬已达28℃,7月下旬比简阳高7℃左右,对小孢子发育不利;这期间武汉市的相对湿度变动在70%~95%之间,而简阳稳定在80%左右。在两气象因子中,日平均气温对小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单核期发育的影响比相对湿度更大些。
刘金兰聂以春黄观武孙贞毛正轩
关键词:棉花三系配套气候条件
四川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进展被引量:5
2000年
江卫毛正轩黄观武杨泽湖牟方生孙贞苟云高岳福良毛素珍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棉花抗虫抗病核不育杂种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抗虫抗病核不育杂种VH<Sub>3</Sub>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棉花抗虫核不育两用系GA10中的不育株为母本,抗虫棉品系HB为父本,采用核不育“一系两用法”,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生产供大面积使...
江卫毛正轩杨泽湖牟方生苟云高黄观武孙贞毛素珍岳福良
文献传递
棉花核不育二级法新型高优势杂交种川优1号被引量:2
1999年
棉花杂交种川优1号(原代号H5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通过“八五”以来国家与省的育种攻关,用该所研制的具世界领先水平的棉花核不育二级法,育成的集丰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第一个新型杂交一代种。该杂交种用二级法完全核不育系MA作母本,丰产优质抗病...
毛正轩黄观武江卫杨泽湖岳福良苟云高孙贞毛素珍
关键词:棉花杂交种
洞A型核雄性不育材料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3
1994年
MA不育系是洞A不育系×MB(保持系)获得的全不育系。本试验以MA不育系和洞A不育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技术,研究了两个材料的花粉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败育表现。观察到花粉母细胞外的胼胝质沉积过多,溶解较慢。单核期败育的花粉细胞质完全解体,但核留下不同程度解体的残体,核膜仍清晰可见。败育花粉壁发育不完全,壁上刺状突起小而稀,无萌发孔。因花粉败育花药壁绒毡层出现各种异常变化。
刘金兰聂以春黄观武孙贞毛正轩
关键词:花粉发育时期超微结构三系配套
棉花核不育二级法应用的遗传原理被引量:7
1995年
棉花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性受主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以保持系MB为基础创造的“二级法”实现了核不育性配套利用。本文从“二级法”应用角度对育性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效应、互作形式及“二级法”应用中有关材料综合基因型的变化作了分析介绍,并对“二级法”杂优利用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毛正轩孙贞黄观武杨泽湖苟云高江卫毛素珍
关键词:棉花核不育杂种优势
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及杂种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GA10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用抗A<Sub>1</Sub>不育株与中棉所12号杂交;然后用抗A<Sub>1</Sub>不育株作母本回交,回交后生产的不育株再与优质棉品系B<Sub>17...
江卫毛正轩杨泽湖牟方生苟云高黄观武孙贞毛素珍岳福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