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圣

作品数:18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手术
  • 3篇腰椎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置钉
  • 2篇伤椎置钉
  • 2篇术后
  • 2篇内置
  • 2篇椎骨
  • 2篇外固定
  • 2篇外科
  • 2篇内固定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股骨
  • 2篇固定架
  • 2篇固定术
  • 1篇修复手部

机构

  • 16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7篇孟祥圣
  • 10篇孙晓
  • 6篇王岩
  • 5篇朱海泉
  • 3篇刘艺
  • 2篇张向征
  • 2篇刘子敏
  • 2篇张成安
  • 2篇张宏
  • 2篇陈金传
  • 2篇李钦亮
  • 2篇储朝明
  • 2篇陈鸣
  • 1篇李东亮
  • 1篇苏海艳
  • 1篇李桂莲
  • 1篇刘晓光
  • 1篇牛璐
  • 1篇程向前
  • 1篇孙凤凤

传媒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腕管手术韧带切开用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管手术韧带切开用撑开器,包括撑开板、操作钳以及撑开结构,所述操作钳由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钳轴组成,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头部设有撑开板,所述撑开板与钳体呈垂直关系,所述撑开板的长度方向中间开设缺...
尚修超孟祥圣朱海泉
背侧截骨手术矫正Kirner畸形
2019年
目的介绍一种背侧截骨矫正Kirner畸形的手术方式,初步探讨并评价矫正Kirner畸形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我们采用背侧劈开甲床截骨矫正治疗3例Kirner畸形患者,术后根据畸形矫正程度、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例Kirner畸形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1个月、16个月,均良好矫正了手指畸形,明显改善了外观,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背侧纵向劈开甲床截骨矫正Kirner畸形的手术方式比较可靠,临床效果满意,但由于此病较罕见,病例数极少,仍需进一步探讨。
尚修超井晟孟祥圣王岩张成安孙晓
关键词:外科手术截骨矫正
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采用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患者34例,通过术后每月复查患肢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患肢卡氏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患肢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0.2±3.3)个月,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摄片提示骨不连处可见骨痂;术后2个月见骨痂进一步浓集跨越骨折端,患肢可负重50%行走;术后4个月,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密集,骨折端无压痛,完全负重行走无疼痛,评估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所有患者术后6~8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等异常。末次随访,患者患肢KSS评分(91.90±3.24)分,ADL评分(79.70±9.40)分、关节活动度(148.9±18.5)°,术后各项随访指标结果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骨皮质剥脱术联合锁定接骨板治疗长骨骨不连,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方法可靠,极大的改善患者愈后情况,值得推广。
吴作培王岩孟祥圣陈加成井晟孙晓
关键词:骨不连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4
2013年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好发于胸腰段,容易造成脊柱不稳及脊髓神经损伤。针对部分神经症状轻、无需椎管减压的不稳定性骨折,传统手术方法为后正中入路、跨伤椎的复位固定技术,同时后外侧表面植骨。由于广泛剥离椎旁肌,使部分肌肉失神经支配、缺血坏死;传统的四钉复位固定技术易出现过撑、后凸畸形矫正不满意,远期出现复位椎体高度丢失、钉棒断裂等不足;而后外侧表面植骨效果不确切。近年来,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及经椎弓根植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缺点,被广泛应用。我科2010年1月-2013年2月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植入可注射型人工骨(百赛公司生产的注射型硫酸钙糊剂),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简单胸腰椎骨折23例,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储朝明刘艺李钦亮陈金传陈鸣张向征孟祥圣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脊髓神经损伤稳定性骨折
注射型人工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包括伤椎的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对21例简单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并经伤椎椎弓根植入可注射型人工骨,术前、术后行X、CT检查并随访,评估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和维持情况,观察人工骨的吸收情况、组织相容性。结果平均随访11.4个月,伤椎平均高度、Cobb角恢复、维持良好。所有病例无长期发热、渗出现象,人工骨均在3月内吸收。结论可注射型人工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恢复、维持了椎体高度,伤椎植入可注射型人工骨是安全、有效的。
储朝明刘艺李钦亮陈金传陈鸣张向征孟祥圣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
重建股骨矩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对比重建股骨距(股骨近端外侧锁钉钢板辅助前侧短重建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为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重建股骨距组和PFNA组,各40例,重建股骨距组采用重建股骨距治疗,PFNA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始部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低于重建股骨距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重建股骨距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但PFNA微创、创伤小且愈合快,应为首选,而重建股骨距可作为PFNA的有效补充。
张宏孙晓孟祥圣王岩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一种手术缝合送线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缝合送线组件,缝合组件包括穿刺组件和顶线组件,穿刺组件包括空心圆柱管体,所述圆柱管体的前端为穿刺针头,所述穿刺针头后面为嵌线槽,圆柱管体外设有能够插入持针器钳头的套体;所述顶线组件包括能够插入持针器钳...
尚修超孟祥圣孙晓
文献传递
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固定架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骨盆内置固定架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9~63岁,平均42.7岁。Tile分型:B型36例,C型30例。应用微创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固定架技术治疗33例(内固定组),同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外固定架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24个月,平均14.5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为(33.7±3.6)min,外固定架组为(24.5±3.5)min(P<0.05)。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为(25.8±3.3)ml,外固定架组为(21.8±4.3)ml(P<0.05)。骨折均满意愈合,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8±1.6)周,外固定架组为(21.7±1.9)周(P<0.05)。Matta标准评价结果:内固定组优17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外固定架组:优14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79%(P>0.05)。Majeed功能评分:内固定组优18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外固定架组优14例,良12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79%(P>0.05)。内固定组术后尿频1例,单侧股神经部分麻痹1例,钉帽刺激不适异物感2例,术后切口红肿渗出1例;外固定架组钉杆渗出5例。结论相对于外固定支架,内置固定架技术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较快,术后不妨碍患者日常生活,且能作为最终固定。
尚修超孟祥圣井晟王岩张成安孙晓
关键词:骨盆外固定支架
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2024年
目的介绍应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手背复合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5年6月-2021年6月,对13例手背复合神经肌腱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重建患手伸指、感觉功能。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8.0 cm×5.5 cm,肌腱移植长度4.0~7.5 cm,肌腱移植数目1~4根,供区全厚皮片植皮加压包扎。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臃肿,质地佳,两点辨别觉为9~13 mm,患手重建伸指功能恢复良好,根据手指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价法,优良率达75%,患者较满意。供区植皮处稍有色素沉着,行走无影响,1例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1例供区一期VSD覆盖,二期植皮。结论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软组织缺损,能很好地覆盖创面的同时通过携带肌腱神经重建伸指以及感觉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尚修超孟祥圣朱海泉王岩井晟孙晓潘俊博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
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比较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及随访53例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A组(22例)采用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3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椎管潜行减压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JOA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VAS评分及JOA评分方面,术后各时期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B组的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缓解迅速,但远期的随访评分与后正中入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改良TLIF在保持腰椎术后生物力学恢复方面优于常规TLIF。
孟祥圣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