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熙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通过对组蛋白氮端氨基酸残基进行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进而调控基因表达,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是一类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化合物,通过诱导组蛋白过乙酰化,引起染色体重建、细胞周期停滞、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以及调节转录因子活化和抑制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脏器保护、抗炎等作用。
- 孟祥熙白晓东胡森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炎机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调控基因表达转录水平氨基酸残基
- 丙酮酸钠林格液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丙酮酸钠林格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脂质过氧化诱导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动脉放血(放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45%)的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动物。单纯失血组(RN组)休克后不予任何处理,乳酸钠林格液组(RL组)和丙酮酸钠林格液组(RP组)于休克1 h后分别补充3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液或丙酮酸钠林格液。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监测失血前20 min(T-20),失血即刻(T0),失血后60、120、180、240、300、360 min(T60、T120、T180、T240、T300、T360)时的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各时间点血浆铜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2+一Znz十_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终点取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空肠组织,测定组织内MDA、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水平,烘干前后的组织称重,计算组织含水率的变化;实验终点取动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丙氨酸转氨酶(ALT)、二胺氧化酶(DAO)和血肌酐(Cr)变化。结果:T120开始,RL组和RP组MAP较RN组明显升高(P<0.05),T300~T360,RP组MAP较RL组明显升高(P<0.05)。T120~T360,RP组Cu^(2+)-Zn^(2+)-SOD活性比RN组显著升高,但和RL组无明显差别;T180~T360,RP组血浆中MDA水平显著低于RL组(P<0.05)。RP组复苏后心、肺、肝和空肠组织内MDA、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较RL组明显降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较RL组明显升高(P<0.05);RP组复苏后心、肝和空肠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较RL明显降低(P<0.05),谷胱甘肽还原酶较RL组明显升高(P<0.05);RP组脏器功能和组织含水率均较RL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丙酮酸钠林格液复苏在减轻失血性休克后组织过氧化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和水肿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乳酸钠林格液,有助于失血性休克后内脏过氧化损伤及并发症的防治�
- 孟祥熙刘先奇方涛童斌白晓东周方强胡森
-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物
- 丙酮酸盐-糖液对50%总体表面积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血液动力学和脏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研究丙酮酸盐-糖液对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血流动力学、脏器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Beagle犬施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胃及空肠置管术,24 h后造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烧伤.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单纯烧伤组(NR组,n=8)、NaHCO3盐-糖液组(OH组,n=10)和丙酮酸盐-糖液组(OP组,n=10).NR组不予补液治疗;补液组于伤后30 min根据Parkland公式经胃造口分别输注NaHCO3-葡萄糖电解质液或丙酮酸盐-葡萄糖电解质液.在动物清醒状态下测定伤前和伤后2、6、8、12、24 h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脏器功能,并记录伤后24 h生存率.结果 伤后2h,NR组、OH组和OP组动物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8)、(57-±8)和(80±9)mmHg(1 mmHg =0.133 kPa),较伤前[分别为(142 ±6)、(144±6)和(142±6)mmHg]明显降低(t=16.967、14.595、10.100,均P<0.05),心输出量、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小肠黏膜血流量变化趋势与平均动脉压相同.各组动物伤后各时间点外周血管阻力及脏器功能指标(血肌酐、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ALT、二胺氧化酶)较术前显著升高(t=-46.894~-2.465,均P<0.05).NR组各项指标持续恶化,直至死亡;口服补液组血流动力学及脏器功能指标逐渐恢复(F =0.001 ~ 1.600,均P<0.05),OP组显著优于OH组(F=0.013 ~0.466,均P<0.05).伤后24 h OP组存活6只(6/10),OH组存活4只(4/10),NR组全部死亡(0/8).结论 50% TBSA烧伤犬口服补液复苏过程中,丙酮酸盐-糖液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脏器功能损伤中显著优于标准NaHCO3盐-糖液.
- 孟祥熙李娟白晓东胡森周方强
- 关键词:烧伤口服补液脏器功能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50%TBSAⅢ°烫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目的:以往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能减轻失血性休克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最近研究证实,HDACIs能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减轻失血性休克引发的心肌损伤。因此,本研...
- 孟祥熙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缺氧诱导因子-1心肌细胞凋亡机制
- 伏立诺他对烫伤大鼠小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对50%TBSAⅢ度烫伤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40~260 g,随机分为3组:①假烫组,于37℃水浴中背部浸泡15 s、腹部浸泡8 s,行50%TBSA假烫后,立即腹腔注射0.25 ml生理盐水;②单烫组,100℃水浴烫伤,伤后立即腹腔注射0.25 ml生理盐水;③SAHA组,100℃水浴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0.25 ml SAHA注射液(7.5 mg/kg)。于伤后3 h和6 h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小肠黏膜血流量,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变化。结果:假烫组肠黏膜血流丰富,血清中 DAO活性正常,肠上皮间 ZO-1荧光信号强,呈连续状态。与假烫组比较,单烫组伤后肠黏膜血流量明显降低,伤后3 h时降低58%,伤后6 h时降低75%;DAO活性显著增高,伤后3 h时增高248%,伤后6 h时增高293%;肠上皮间ZO-1信号弱,荧光信号呈现断裂状态。与单烫组比较,SAHA治疗后烫伤大鼠肠黏膜血流量显著增加,伤后3 h时增加44%,伤后6 h时增加45%;DAO活性明显降低,伤后3 h时降低29%,伤后6 h时降低34%;小肠上皮间ZO-1信号明显增强,ZO-1的断裂状态有所缓解。结论:SAHA对严重烫伤大鼠引起的小肠屏障功能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童斌白晓东王婧婧赵增凯罗红敏张慧萍吕艺孟祥熙胡森
- 关键词:烫伤肠屏障
- 丙酮酸钠林格液对50%总体表面积烧伤休克犬静脉补液时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比较丙酮酸钠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烧伤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28只Beagle犬制备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烧伤组(NR组,n=8)伤后不补液;乳酸钠林格液组(RL组,n=10)和丙酮酸钠林格液组(RP组,n=10)于伤后30 min根据Parkland公式经颈外静脉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或丙酮酸钠林格液.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观察伤前和伤后2、6、8、12、24 h血流动力学、器官功能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 伤后24 h,NR组动物全部死亡,RL组、RP组全部存活.与伤前比较,NR组、RL组、RP组伤后2h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即显著降低[MAP (mmHg,1 mmHg=0.133 kPa):45.33±7.78比141.67±5.98,91.33±10.25比142.33±6.16,98.67±9.54比142.83±5.47;CI(mL· s-1·m-2):8.17±0.83比48.34±3.33,16.84±2.17比47.34±1.67,19.00±1.50比47.34±1.33;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mmHg/s):426.83±51.91比1 372.50±39.61,594.00±88.23比1 363.83±44.92,645.00±66.82比1 395.83±19.49,均P< 0.05],外周血管阻力(SVR)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Cr)、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二胺氧化酶(DAO)等器官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SVR(kPa·s· L-1):1 322.50±36.37比281.45±8.84,777.50±41.84比289.72±6.70,571.40±40.01比286.27±8.66;ALT (U/L):89.50± 4.11比40.57±3.63,89.25±4.88比37.92±2.62,86.30±5.61比38.47±3.50;Cr(μmol/L):75.62±4.61比41.58±2.78,77.00±5.92比46.55 ±3.17,74.13 ±2.56比45.65±1.83;CK-MB (kU/L):13.122±0.282比1.557±0.009,8.885±0.272比1.497±0.009,8.692±0.180比1.490±0.005; DAO(kU/L):2.26±0.14比0.25±0.02,1.50±0.07比0.25±0.01,1.37±0.07比0.25±0.02,均P<0.05].烧伤后NR组各指标持续恶化,直至死亡.两静脉补液组血流动力学及器官功能指标逐渐恢复,其中RP组CI、SVR、DAO于伤后2h起即显著优于RL组(均P<0.0
- 孟祥熙李娟白晓东胡森盛志勇
- 关键词:烧伤丙酮酸血流动力学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