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成
- 作品数:2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低海拔地区全麻和硬膜外阻滞术后SpO_2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
- 1994年
- 20例心肺正常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被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及全麻两组,分别行围术期6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监测,并将结果同平原同类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高海拔(2260m)低氧环境影响,所有数值均低于平原,同时,术后第4~24小时 数值明显降低,约3~4天恢复正常。
- 俞文军刘炜宋有成
-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阻滞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200例总结
- 1994年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200例总结青海省地质医院麻醉急救科疼痛诊疗室朱长德,钟生才,魏峰,宋有成,李文庆,张本德,李艺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正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疼痛诊疗室自1988年11月至1992年1月,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200例...
- 朱长德钟生才魏峰宋有成李文庆张本德李艺
- 关键词:疼痛性疾病神经阻滞疗法疗效诊疗
- 颈椎后路手术麻醉配合
- 1991年
- 颈椎病变患者多存在头颈活动受限,肢体无力,走路不稳甚至瘫痪,从而给手术和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与危险性,同时手术采用俯卧位,给麻醉的观察带来较大困难度。本文即对10例颈髓病变患者采用俯卧位,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椎管扩大减压及病灶清除术的麻醉经验小结。
- 俞文军宋有成刘炜
- 关键词:颈椎后路手术病灶清除术颈椎病变麻醉经验气管内插管
- 腭裂术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的体会
- 1999年
- 我院在经鼻气管内插管全麻下做小儿口内手术,现将有关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5岁~15岁,体重13kg~40kg。手术科类:腭裂35例,下颌骨骨折2例,舌体占位1例,口咽闭合不全2例。麻醉时间:1小...
- 刘德生宋有成
-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 r—OH 安定麻醉用于小儿腭裂修复的体会
- 1989年
- 腭裂修复在小儿整形外科中占很大比例,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年令也越来越小,对麻醉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25例1~10岁腭裂小儿应用 r—OH、安定麻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小结如小;一、临床资料与麻醉方法本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令最小1岁,最大10岁,其中1—2岁8例,3—5岁11例,6—10岁6例,手术时间最长3小时,最短1小时,同时行腭唇裂修复者4例。
- 宋有成俞文军
- 关键词:OH麻醉技术唇裂修复气管内插管表面麻醉
- 心脏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时循环骤停的抢救
- 1996年
- 心脏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时循环骤停的抢救(810007)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宋有成,俞文军,王云我院1986年以来为65例SSS和Ⅲ°A─VB等病人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中二例在安装过程发生心跳聚停,经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51岁...
- 宋有成俞文军王云
- 关键词:心脏病心脏起搏器循环骤停急救
-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附10例报告)
- 1994年
- 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附10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史亚萍,宋有成,俞文军我院自1992年12月起开展电视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方法大致是在腹部取几个小切口,置摄象机探头及电凝、解剖钳于切口内,并向腹腔填充CO2气体,造成病人气腹...
- 史亚萍宋有成俞文军
- 关键词:麻醉处理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电凝人气
- 胸科大咯血病人的麻醉处理(附8例报告)
- 1995年
- 胸科大咯血病人的麻醉处理(附8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牛晓娟,宋有成,祁贵德胸科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比较复杂,尤其是大咯血病人的麻醉处理困难更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而危及生命。我院自1991年至1994年共行大咯血手术8例,...
- 牛晓娟宋有成祁贵德
- 关键词:麻醉咯血外科手术
- 高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及围术期SpO_2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为了解高海拔地区(2260m)低氧环境(77.8kPa)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特点,我们将久居该地的ASAⅡ~Ⅲ级35例患者,按硬膜外阻滞及全身麻醉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围术期及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两组麻醉均可顺利完成手术,但硬外组术中气腹时心率减慢较显,35%需加用阿托品,两组SpO_2参照值明显低于平原,术中硬外组强化后值明显降低,术后第1、2天两组值均明显低于术前,约3~4天恢复术前水平。
- 俞文军宋有成刘炜
- 关键词: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脉搏血氧饱和度
- 高原硬膜外麻醉与心动过缓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40例久居高原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病人进行连续心电图和自动血压脉搏监测。并对使用不同强化药对心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发生心动过缓者占78%,与平原地区37%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心率的减慢先于血压下降之前,术前常规0.5mg阿托品注射并不能完全解除窦缓的发生,不同的强化药对心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中芬太尼影响最显著,哌替啶次之,而氯安酮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与氟哌啶合用即增强麻醉效果。又可减少因高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所致的心动过缓。作者认为久局高原者SAN功能低下、术中心动过缓与高原缺氧和迷走神经高亢直接有关,强调术中应常规进行连续心电和血压,脉搏及SpO_2监测,对芬太尼等中枢性副交感神经兴奋药应慎用。
- 宋有成俞文军谢海生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