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长顺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1篇大学生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压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液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晚电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损害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脱垂

机构

  • 2篇蚌埠医学院附...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校...

作者

  • 6篇宋长顺
  • 2篇蔡鑫
  • 1篇陈桂华
  • 1篇韩永勤
  • 1篇周学明
  • 1篇刘怡
  • 1篇关宿东
  • 1篇宋业年
  • 1篇刘桂兰
  • 1篇李玉杰
  • 1篇丁荣贤
  • 1篇孙凤英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电图对猝死的预测价值
1990年
猝死是指意料不到地非暴力或中毒所致的突然死亡。Burch等估计猝死约占所有自然死亡的15~30%。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心脏病猝死是起病后6小时以内死亡者。Lown等则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者定为猝死,心血管病猝死占67.9%。在工业化国家中,20~34岁的男性猝死发生率为19~159/10万/年人,女性2~35/10万/年人,即每周每百万人中有30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北京每周每百万人中1.5人死于心脏猝死。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中25~28%发生猝死,55%发生在头一个小时,在美国每年有50万病人因AMI住院。
宋金钟宋长顺
关键词:心电图猝死
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心室晚电位观察
1993年
应用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的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90例、正常人100例进行了检测,结果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组晚电位阳性率为76.47%,明显高于未合并室速或室颤组的21.43%,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正常人无一例阳性,说明心室晚电位的出现与恶性心律失常有较大相关性,本文认为该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可望成为一种有价值的非创伤性新技术。
金问邦李玉杰丁荣贤宋长顺杨军王莉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
大学生精神性二尖瓣脱垂综合症的特征
1994年
本文报导1990~1993年本院学生体检2073人,经听诊筛选,超声心动图确诊二尖辩脱垂者32例.前叶脱垂14例,后叶脱垂6例;前后辨同时脱垂12例,三个月,一年,三年的随访25例(占77.1%)收缩一喀音消失,其中22例(占68.7%)超声心动图改变了十分明显,表明上述病变为精神过于紧张所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二尖瓣叶活动的正常变异.
宋长顺蔡鑫刘怡周学明
关键词: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超声心动图大学生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紊乱与脑血管损害的关系被引量:7
1995年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紊乱与脑血管损害的关系蔡鑫,宋业年,宋长顺,陈桂华我们采用24小时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改变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与脑血管损害的关系,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992年3月至1993年6月进入CCU病房监测的老年人高血压合...
蔡鑫宋业年宋长顺陈桂华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脑血管损伤
电刺激膈神经中枢端对家兔动脉血压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
1995年
电刺激家兔膈神经中枢端(SCPN)可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此降压反应不能被剪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mg/kg所阻断;但可以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2.0mg/kg或静脉注射心得安1.5mg/kg部分阻断。去除缓冲神经后,其降压反应更明显。降压反应后lm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P<0.05),肾神经传出放电(RND)减少(P<0.01),上述结果表明,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参与血压调节。
关宿东孙凤英韩永勤刘桂兰宋长顺
关键词:膈神经
心包与心包积液被引量:1
1999年
宋长顺
关键词:心包心包积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