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锡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胸腔
  • 3篇手术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胸腔闭式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置换术
  • 2篇体外循环
  • 2篇脓胸
  • 2篇外循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二尖瓣
  • 2篇二尖瓣装置
  • 2篇瓣膜
  • 2篇瓣膜置换

机构

  • 8篇徐州市第一人...
  • 3篇徐州市第三人...
  • 3篇徐州市肿瘤医...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封锡清
  • 7篇王伟林
  • 5篇周亚
  • 5篇高杰
  • 4篇王虎
  • 3篇渠敬明
  • 2篇梁建伟
  • 2篇周亚
  • 2篇高杰
  • 1篇薛松
  • 1篇陆源建
  • 1篇景华
  • 1篇王子珩
  • 1篇张伟
  • 1篇郭红梅
  • 1篇梁建伟
  • 1篇王伟
  • 1篇高杰
  • 1篇周亚
  • 1篇梁建伟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8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中毒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提高临床对氧中毒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氧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早期认识不足,出现肺型氧中毒,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死亡;3例患者早期即出现脑型氧中毒,抽搐、视物障碍、精神病样症状,及时改用较低流量的氧气吸入,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PaO2不应超过20kPa,长时间高浓度氧吸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氧流量。
封锡清沈关明王伟林马韵生陆源建王子珩
关键词:氧中毒高浓度氧呼吸机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2002年
目的:探讨不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症。方法:采用常温、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口,使用心脏稳定器OCTUPUSⅢ固定靶血管,桥材料用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结果:2例病人搭桥6支,前降支2支、对角支2支,回旋支1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1支,均获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可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并发症,大大降低输血的可能性,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对高危患者具有明显优势,手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王伟林陆原建封锡清马韵生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适应症
胸部贯通伤116例分析
报道我科1985年至1995年收治贯通性胸外伤116例,其中刀刺伤106例,是和平环境下贯通性胸外伤中常见的致伤原因。心脏大血管损伤最为紧急凶险。本组死亡3例均为死亡到达,未能复苏的病例。治愈113例,治愈率为97.5%...
吕荣楠沈关明王伟封锡清马韵生薛松
文献传递
非开胸法堵塞动脉导管未闭
1995年
1990年至1993年10月,我们用非开胸法堵塞动脉导管未闭12例病人,10例获得成功。2例失败,特别对动脉导管术后再通的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总结了2例失败的经验教训。强调清晰的动脉导管造影是施行堵塞未闭动脉导管的重要步骤,动脉导管造影的准确性和塞体的放大比例非常重要。该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王伟林封锡清沈关明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瓣膜置换术5例
1995年
1993年9月至1995年1月,我们为5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1例,女4例。年龄25~46岁,平均38岁。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闭锁不全。5例中,4例二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
王伟林沈关明吕荣楠封锡清马韵生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二尖瓣疾病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瓣膜置换术(附5例报告)
1995年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瓣膜置换术(附5例报告)王伟林,沈关明,吕荣楠,封锡清,马韵生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210021993年9月至1995年1月我们为5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王伟林沈关明吕荣楠封锡清马韵生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二尖瓣装置
心脏贯通伤的救治分析——附28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探讨心脏贯通伤的诊断和抢救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8例心脏贯通伤的伤情、诊断和救治过程。结果抢救成功25例,死亡3例,成功率89.3%。1例外伤性室间隔缺损伤后1月经体外循环修补痊愈,其他均无并发症。结论心脏贯通伤虽然来势凶猛,如果正确的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开胸探查,抢救成功率是极很高的。
封锡清高杰周亚王虎
关键词:心脏贯通伤救治开胸痊愈抗休克治疗伤情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2月-2009年5月对23例慢性脓胸患者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果行单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21例,胸膜纤维板剥脱加局限性胸改术2例。手术时间2.5~3.5h,平均2.9h;术中出血量425~870mL,平均610.5mL。以术中剥脱纤维板和肺复张情况作为手术效果评价标准,其中完全剥脱19例(82.6%),未能完全剥脱4例(17.4%)。患者出院时胸部X线片检查示患侧肺复张良好21例(91.3%),复张不全2例(8.7%)。结论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脓胸较为理想与合理的一种手术方法。
周亚封锡清高杰梁建伟
关键词:慢性脓胸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外科治疗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1995年
王伟林吕荣楠沈关明封锡清马韵生
关键词:外伤性气管断裂支气管断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CABG+BMSC移植组(移植组,n=10)和CABG组(对照组,n=10)两组。对照组只行CABG,移植组在CABG的同时用制备BMSC悬液在梗死区域作多点局部注射。术后两组均随访4周和8周,观测左心室功能和梗死区域的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以及血供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第4周心功能有所改善,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改善明显(P<0.05)。移植组第4周,心功能参数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域节段性室壁运动改善;QRS记分明显降低,而且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核素灌注断层显像(ECT)放射性核素缺损区显著小于术前,且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CABG改善了心肌的血供情况,BMSC移植则有效地缩小了梗死坏死区域,改善了节段性室壁异常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封锡清高杰渠敬明周亚王虎景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