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
-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生命“存在”与“死亡”的哲学张力——曹禺剧作中悲剧意象的解析
- 2012年
- "死亡"与"存在"是生命现象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作为一个生命体来说,非此即彼。关于如何对待死亡与存在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家庄子就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过庄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如何"存在"的价值,是对生命久长的一种渴望。
- 左边
- 关键词:曹禺剧作周朴园《雷雨》悲剧作品《北京人》
- 孔子音乐教育思想探微被引量:1
- 2007年
- 孔子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实现他最高理想“礼制”而劳碌奔波的一生。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也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这位伟人因为“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系统的著述,只有一部他的门徒们将孔子的教诲整理成的语录式的《论语》。我们要想同这位思想家对话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 左边
-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孔子政治理想《论语》思想家
- 曹禺的戏剧创作对西方文化的消解与重构
- 2007年
- 曹禺的戏剧创作从对西方宗教的消解中重新认识社会与人生,从对西方的悲剧意识的消解中重构独特的剧作状态,从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消解中熔铸独特的悲剧含义。
- 左边
- 关键词:戏剧创作西方文化消解
- 寻找人类的精神坐标——《曹禺自述》读解
- 2011年
- 《曹禺自述》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着那段历史,映照着曹禺的身影与心灵,为我们走近历史,走近大师,走近曹禺提供了及其难能可贵的历史资料。经典意识的萌动、悲剧精神的勃发、宗教情结的萦绕以及创作理念的超越,这一切都是曹禺为寻找人类的精神坐标所做的努力。
- 左边
- 曹禺“悲剧精神”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
- 2009年
- 曹禺先生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主张“悲剧的精神是要极端的”;但先生正如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悲剧作家一样,并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对悲剧的本质特征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定位。本文试图以曹禺先生的剧作与部分创作感言为依托,探索“悲剧精神是要极端”的内涵与美学意义。
- 左边
- 关键词:悲剧精神美学意义
- 宗教文化视阈中的曹禺戏剧创作
- 2010年
- 宗教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存在.无疑时时都在催促作家对现实的高度反思,曹禹剧作强烈的宗教情结正好体现了作家的人文思想与情愫。曹禺利用宗教传播和宗教普及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充分打造悲剧的气氛,使之产生特殊的审美心理效应。曹禺剧作中所运用的现代表现主义艺术手法,从某种角度上讲与宗教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或者说表现主义艺术的某些特征和本质来自于宗教本身。我们必须以审慎的态度作出客观的解析,才能够真正透视曹禺剧作中的宗教文化情结的历史地位、价值与作用。
- 左边
- 关键词:宗教文化戏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