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姗姗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利用生物标记分析,监测心肌肌钙蛋白(cTn-1)浓度变化的方法,对高龄手术患者术后心梗做出早期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方法 对1085例高龄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进行1次cTn-1检测作为对照.采用自动免疫酶联荧光分析方法,分别在术后1、6、12、24小时和第2、3天,分别抽取血样,检测cTn-1 浓度.如cTn-1血浆浓度高于1.5μg/L,示为有临床意义,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PMI)和评估预后的指标.结果 1085例受试人群中有187例(17.2%)被检测到cTn-1浓度异常.cTn-1于手术后6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达高峰.其中53例(28.3%)发生PMI.其梗死发生时间多在24~48小时之间(32例,60.3%),其余发生在第2天16例(30%),第3天5例(9.4%).53例PMI后总死亡14例(26.4%),其中早期死亡(24小时内)8例(57.1%),48小时后4例(28.5%),第3天2例(14.2%).结论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非心脏手术因心脏事件手术死亡率占住院人数的4%~5%,而本组统计总住院死亡率偏低,可能与本组早期连续监测cTn-1浓度,早期诊断,积极护理和治疗,以及围术期使用β或α受体阻滞剂有关.同时证实cTn-1浓度变化与PMI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cTn-1浓度越高,其预后越差.如果术后48小时内cTn-1浓度正常,PMI的发生率仅为0.4%,可见手术后持续监测cTn-1浓度变化对诊断PMI和预测患者转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刘辉蔡捍东王鹏巴姗姗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
-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使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组20例和常规输液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人数及输血量,记录ANH组患者采血前、采血后、输血前、手术结束(采集血回输结束)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值,以及相对应的各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两组患者相应时间点的HGB、HCT、PT、APTT值以及对应时间点的HR、MAP。结果患者出血量ANH组(662.4±85.9)ml,对照组(644.7±68.7)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NH组患者2例需要输异体血,输异体血3U,对照组患者有9例需要输异体血,共输异体血21U。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H组采血后HGB、HCT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NH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血液保护技术。
- 邹雪芹蔡捍东赵志丹杨宝韫巴姗姗
- 关键词:恶性肿瘤根治术血液稀释血液保护可行性
-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观察在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严重合并症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压力在11~12mmHg的病例为Ⅰ组,在14~15mmHg的病例为Ⅱ组,各100例。两组病人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术毕用药均相同。结果经临床观察发现Ⅱ组较Ⅰ组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Ⅰ组17%,Ⅱ组29%)。结论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与气腹压力的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气腹压力越高发生恶心、呕吐率越高。
- 张桂梅蔡捍东王鹏巴姗姗
- 关键词:腹腔镜气腹压力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