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露

作品数:51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药学
  • 8篇药物
  • 8篇甲氨蝶呤
  • 8篇大剂量
  • 8篇大剂量甲氨蝶...
  • 7篇临床药
  • 6篇血药
  • 6篇药学监护
  • 5篇血药浓度
  • 5篇药浓度
  • 5篇用药
  • 5篇肾功能
  • 5篇肿瘤
  • 5篇基因
  • 4篇药师
  • 4篇药学服务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临床药师
  • 4篇膜剂

机构

  • 40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佛山市顺德区...
  • 5篇顺德市慢性病...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51篇庞露
  • 38篇肇丽梅
  • 25篇刘立民
  • 24篇朱旭
  • 15篇杜晓明
  • 14篇孙浩
  • 13篇菅凌燕
  • 5篇刘晓东
  • 5篇陈志科
  • 4篇孙亚欣
  • 4篇于丹
  • 3篇邱枫
  • 3篇何晓静
  • 2篇罗光浦
  • 2篇朱珂
  • 2篇邓红
  • 2篇陈闯
  • 1篇张敏辉
  • 1篇于莹
  • 1篇吴斌

传媒

  • 9篇中国医院药学...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医药导报
  • 2篇广东药学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今日药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药材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莫三嗪药动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随着拉莫三嗪在抗癫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拉莫三嗪药动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阐述拉莫三嗪药动学特点及药物相互作用、年龄、体质量、妊娠期、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对其药动学的影响,为拉莫三嗪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立民江丹庞露朱旭杜晓明孙浩肇丽梅
关键词:拉莫三嗪药动学影响因素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的质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中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结果:水杨酸质量浓度在8~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低、中、高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0%、99.35%、99.96%,RSD分别为0.26%、0.62%、0.56%(n=9);丙酸氯倍他索质量浓度在20.16~100.7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100.20%、101.10%,RSD分别为0.62%、0.59%、0.79%(n=9)。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的质量控制。
庞露陈志科吕冠欣
关键词:丙酸氯倍他索水杨酸涂膜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优化复方苦参涂膜剂提取工艺
2014年
目的优化复方苦参涂膜剂的中药提取工艺。方法选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实验,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总碱含量,以生物总碱含量及干膏收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作为工艺筛选的评价指标。结果 9个实验的平均生物总碱含量为2.29 mg/g,干膏收率为40.02%,平均综合分为83.01,中药浸泡温度对工艺影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量60%乙醇溶液,70℃水浴浸泡3 h,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加热浸渍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
庞露陈志科邓红林耀坚
关键词:酸性染料比色法正交设计
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为使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甲氨蝶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综述可能引起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因素。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可能引起大剂量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患者生理状态、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酶等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导致甲氨蝶呤的排泄延迟,在临床应用中,应引起警惕,减少排泄延迟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庞露刘立民肇丽梅
关键词:甲氨蝶呤影响因素
复方熊果苷乳膜的制备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制备复方熊果苷乳膜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乳剂配制方法 ,以高分子聚乙烯醇 (PVA)为成膜材料 ,加入水溶性月桂氮芯卓 酮为主药渗透剂 ,制成乳膜剂型 ,用于临床黄褐斑的治疗 ,并以 2 %氢醌霜为对照品。结果 :制剂性质稳定 ,光滑易涂布成膜与脱膜性能优良 ,未发现不良反应。试验组 33例 ,总有效率为 87.9% ,对照组 35例 ,总有效率 71.4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 。
庞露谢汉平林耀坚罗光浦
关键词:熊果苷黄褐斑氢醌霜
伊布替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文献分析
庞露菅凌燕刘立民朱旭肇丽梅
拉莫三嗪所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中文文献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拉莫三嗪所致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特点,探讨其安全性,为拉莫三嗪的合理应用提供信息。方法:检索1994~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拉莫三嗪所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文献报道,统计性别、年龄、病因、给药情况、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出现的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转归等,并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女性多于男性,出现时间较分散,以皮肤受累最多见,总体转归较好。结论:应关注拉莫三嗪所致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尤其是在剂量调整和合并用药过程中,保障用药安全、合理。
刘立民刘美朱旭杜晓明庞露孙浩肇丽梅
关键词:拉莫三嗪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1例TDM及基因检测指导下伏立康唑治疗方案调整的病例分析
庞露肇丽梅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血脂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血脂的有效性。方法:在CNKI、Medline检索2003—2011年国内外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文献,应用RevMan5.1.4软件对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中英文文献23篇,经筛选最终纳入8篇关于研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用药的文献。同质性检验:有效性:TC:Tau2=0.29,Chi 2=316.86,df=11,P<0.000 01,I2=97%;TG:Chi 2=13.60,df=10,P=0.19,I2=26%;LDL-C:Tau2=0.22,Chi 2=244.91,df=11,P<0.000 01,I2=96%;HDL-C:Chi 2=14.96,df=11,P=0.18,I2=26%。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有效性:TC:Z=4.60,(P<0.000 01),合并SMD=-0.74,95%CI(-1.05,-0.42);TG:Z=7.04,(P<0.000 01),合并SMD=-0.20,95%CI(-0.26,-0.15);LDL-C:Z=5.85,(P<0.000 01),合并SMD=-0.83,95%CI(-1.11,-0.55);HDL-C:Z=5.90,(P<0.000 01),合并SMD=0.16,95%CI(0.11,0.22)。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血脂的疗效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四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
杜晓明刘立民庞露麦合木提.麦提如则孙浩菅凌燕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META分析
复方苦参涂膜剂成膜材料及辅加剂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优化复方苦参涂膜剂成膜材料和辅加剂。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成膜的因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涂膜剂的成膜时间、成膜性、涂展性、撕拉性作为综合评分考察指标,优化聚乙稀醇(polyvinyl alcohol,PVA17-88)、卡波姆(carbomer,Cab-940)、聚山梨酯-80(吐温-80)、95%乙醇4因素水平。结果:10%PVA17-88、0.2%Cab-940、1%吐温-80、乙醇50 mL为涂膜剂的最佳工艺方案。结论:优选出的涂膜剂均匀、易涂展,与皮肤贴服,成膜时间短,易撕拉剥离。
庞露林耀坚陈志科陈甲娥
关键词:正交试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