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引导穿刺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肾脏
  • 1篇肾脏透明细胞...
  • 1篇肾肿瘤
  • 1篇双能CT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癌
  • 1篇肿瘤
  • 1篇组织病理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韧带
  • 1篇膝关节韧带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弥散

机构

  • 3篇潍坊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张万伟
  • 3篇马智军
  • 2篇房伟
  • 2篇高言君
  • 2篇冯强
  • 2篇董海霞
  • 1篇周茂义
  • 1篇田立善
  • 1篇于洪
  • 1篇辛毅
  • 1篇宗佩君
  • 1篇伍建林
  • 1篇席焕久
  • 1篇程传明
  • 1篇蒋瑞生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肾脏透明细胞癌扩散张量成像参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透明细胞癌且病变最大径≥1cm的30例患者。患者均行肾脏DTI检查,测量肾肿瘤和正常肾实质的ADC值、主特征向量(E1)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手术取得的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将患者分为低级别(I~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肾透明细胞癌组,并测得肿瘤细胞密度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细胞密度和MV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肾组织、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DTI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各DTI参数与细胞密度和MVD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15例(I级7例、Ⅱ级8例),高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15例(Ⅲ级9例、Ⅳ级6例)。低、高级别组的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51.73±6.73)%和(64.87±9.08)%,低、高级别肿瘤的MVD分别为(49.33±7.76)、(61.27±8.45)条,高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0和-4.03,P均〈0.05)。正常肾实质、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和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2.08±0.10)×10-3、(1.24±0.19)×10-3、(1.08±0.19)×10-3mm2/s,E1值分另0为(2.19±0.15)×10-3、(1.44±0.16)×10-3、(1.21±0.21)×10-3mm2/s,FA分别为0.32±0.05、0.29±0.08、0.22±0.06,不同组织间上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47、127.366、11.511,JP均〈0.05)。ADC、E1、FA值与细胞密度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6、~0.865、-0.730,P均〈0.05);ADC、E1、FA值与MVD问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9、-0.826、-0.761,P均〈0.05)。结论DTI参数和肾透明细胞的病理分级间具有相关性。
冯强马智军房伟董海霞高言君伍建林宗佩君张万伟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
双能CT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双能CT成像显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单侧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0例,同时行MRI检查和双能CT扫描,对数据行多平面重组(MPR)及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VRT)图像后处理,分别测量其CT值、长度及起点、止点和中点的厚度。结果MPR和VRT图像均较清晰地显示了后交叉韧带,病变侧和正常侧的CT值分别为(60.10±3.21)、(72.98±7.35)HU(t=4.33,P=0.006);后交叉韧带长度,病变侧为(4.42±0.56)cm,正常侧为(4.14±0.49)cm(t=-1.20,P:0.285);后交叉韧带起点、中点、止点厚度,病变侧分别为(0.88±0.19)、(0.58±0.10)和(0.38±0.12)cm,正常侧分别为(0.43±0.07)、(0.39±0.03)和(0.43±0.12)cm(t=-6.89,P=0.001;t=-4.38,P=0.007;t=0.85,P=0.587)。结论双能CT是一种能够多方位、立体、直观地显示膝关节韧带的新方法,对诊断和手术前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强马智军席焕久于洪田立善程传明高言君辛毅张万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MR-DWI成像和CT引导穿刺活检对良、恶性肺部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08年4月-2009年12月,经MR-DWI和CT引导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良、恶性肺部病变52例,其中良性病变17例,肺癌35例。对其DWI信号强度和ADC值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最佳ADC截断值诊断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的能力,对其诊断效能与CT进行对照。结果:肺癌与良性病变实性区信号强度和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肺癌区肿瘤坏死及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与肺癌肿瘤实性区平均ADC值配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显示病变内坏死、肿瘤及肺不张优于CT。诊断良、恶性肺结节性病变的最佳ADC截断值为1.24χ10^-3mm^2/s。结论:ADC值是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可靠指标;DWI判断肺肿瘤内坏死和周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较准确;对确定CT穿刺活检靶点,提高肺内病变活检成功率很有帮助。
董海霞蒋瑞生房伟马智军周茂义张万伟
关键词:肺疾病弥散螺旋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