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广

作品数:174 被引量:955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0篇细胞
  • 66篇肝癌
  • 46篇肝细胞
  • 45篇肿瘤
  • 32篇切除
  • 30篇蛋白
  • 25篇肝切除
  • 24篇细胞癌
  • 24篇肝细胞癌
  • 22篇肝肿瘤
  • 21篇耐药
  • 20篇切除术
  • 20篇腹腔
  • 19篇基因
  • 19篇腹腔镜
  • 17篇静脉
  • 16篇凋亡
  • 16篇多药
  • 15篇多药耐药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6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泰安市中心医...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太和医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174篇张万广
  • 122篇陈孝平
  • 41篇张必翔
  • 24篇张志伟
  • 20篇黄志勇
  • 17篇梁慧芳
  • 17篇裘法祖
  • 17篇张伟
  • 16篇王其
  • 16篇张磊
  • 14篇杨盛力
  • 12篇朱虹
  • 12篇李高鹏
  • 11篇罗顺峰
  • 10篇李东华
  • 10篇项帅
  • 10篇王海平
  • 10篇关剑
  • 10篇刘利平
  • 10篇何松青

传媒

  • 26篇中华实验外科...
  • 22篇腹部外科
  • 16篇中华外科杂志
  • 1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0篇中国普通外科...
  • 9篇中华肝脏病杂...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7篇中国普外基础...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华普外科手...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09
  • 22篇2008
  • 25篇2007
  • 23篇2006
  • 8篇2005
  • 18篇2004
  • 12篇2003
  • 3篇2002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即时反应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转染小鼠pSG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SG5mPPARα)质粒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后,检测即时反应基因(IEG)如fos癌基因(cfos)、jun癌基因(cjun)和早期生长反应因1(EGR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结果EGR1基因表达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组与未转染加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jun、cfos和CyclinD1基因表达,较未转染加药组明显增强。结论EGR1、cjun、cfos和CyclinD1基因在肿瘤发生前阶段肝脏中的异常表达,对肿瘤形成可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陈德烽张万广陈孝平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1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对HCC伴有和不伴有PVTT的组织标本252例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多种基因在PVTT形成中的意义。标本分为:A组,未发现转移和PVTT的原发肝细胞癌组织,78例;B组,伴PVTT的原发肝细胞癌组织,50例;C组,PVTT,92例;D组,癌旁组织,32例。结果内皮钙黏附蛋白(ECD)的表达为癌旁组织(D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其受体(uPAR)的表达规律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P均<0.0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为门静脉癌栓组织(C组)>伴PVTT的原发癌组织(B组)>无转移肝癌组织(A组)(P均<0.01)。结论PVTT组织中VEGF、PCNA、uPA/uPAR高表达,ECD低表达为共同参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陈孝平裘法祖吴在德何松青张万广刘安重孟春城江斌乔森潘华锋史光军曹斌
关键词:肝细胞门静脉增殖细胞核抗原分子生物学门静脉癌栓形成肝细胞癌组织分子生物学机制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8
2003年
游建陈孝平张万广
关键词:肝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表达
儿童肝移植新进展
张万广王少发陈孝平
缺氧诱导因子-3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可以上调多达150种靶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在缺氧应答反应中最重要的调节因子。目前发现的缺氧诱导因子成员有HIF-1、HIF-2、HIF-33种,其中HIF-3是1998年Gu等首先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较少。现有的研究显示HIF-3主要在心脏、胎盘、骨骼肌和肺组织中表达,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可能是缺氧调控靶基因表达的负性调节因子。
杨盛力张万广陈孝平梁慧芳
关键词:转录因子
肝癌组织中乙肝病毒x蛋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Bx)与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14 1例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HBx和HIF 1α表达 ;用Lipofectamine2 0 0 0将 pHA HBx质粒转染HepG2细胞 ,G418筛选阳性克隆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HBx基因和HIF 1α基因转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转染细胞HIF 1α表达。结果  14 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 ,HBx和HIF 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者分别为 98例和 116例 ;转染HBx基因后的HepG2细胞RT PCR结果表明 ,HIF 1α基因呈阳性表达 ,而未转染细胞则为阴性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转染后的细胞 75 %HIF 1α表达阳性 ,未转染细胞几乎未见阳性细胞。结论 肝癌组织中HBx与HIF 1α的表达明显相关 (P <0 .0 1) ,HBx可以明显上调肝癌组织中HIF 1α的表达 ,两者的共同表达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有重要影响。
李东华陈孝平张万广王海平裘法祖
关键词:肝癌乙肝病毒X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癌组织缺氧
肝胆胰疾病MDT单中心开展七年经验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肝胆胰疾病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单中心开展的7年总体情况和效果,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胰疾病MDT病例的基本信息。对MDT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包括病人的地域分布、疾病归类、专家到场情况、讨论结果以及落实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开展188期,讨论病例数共689例次,按病种分类,肝脏原发疾病占31.2%,肝转移瘤占27.6%,胆道疾病占19.2%,胰腺疾病占16.3%,腹膜后肿瘤占5.8%;按疾病的性质分类,良性疾病占19.0%,恶性肿瘤占81.0%。专家到场参加MDT讨论的平均出场率为92.3%,首席专家及执行组长出场率为83.2%。单例讨论时间由最初的(26.4±11.7) min降至目前的(12.2±4.5) min。讨论结果的落实率为76.5%,反馈率为35.7%。结论稳定的组织框架和长效工作机制是保证MDT高效持续开展的重点。MDT开展过程中,讨论结果的落实以及病人持续性的反馈是工作的难点。
张斌豪李开艳邱红李震朱小华况东吴亮陈倩胡学梅程恒辉倪明邹思娟胡萍李勇丁则阳陈琳覃华刘梅张万广陈孝平张必翔
关键词:肝胆胰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强力霉素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裸鼠肝癌HepG2^Tet-on-HIF-1α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Dox)后,观察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荷瘤裸鼠口服强力霉素可以上调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肿瘤体积Dox(+)组vs.Dox(-)组为(513.545±276.229)mm^3 vs.(166.506±110.142)mm^3(P〈0.05),肿瘤重量(1.251±0.438)g vs.(0.640±0.296)g(P〈0.05),肿瘤生长速度Dox(+)组明显超过Dox(-)组,肿瘤内面积坏死率明显小于Dox(-)组(31.360%±2.728%)vs.(36.640±3.804%)(P〈0.05);同Dox(-)组相比,Dox(+)组裸鼠体重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荷瘤鼠均无肝、肺转移发生。结论强力霉素可以诱导裸鼠肝癌HepG2^Tet-on-HIF-1α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促进肿瘤的生长。
金炜东陈孝平杨盛利张万广靖凯
关键词:肝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动物实验
肝癌肝切除术中损伤控制和无瘤操作策略被引量:8
2018年
行肝切除手术病人存在发生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及感染等损伤的风险,术中出血和围手术期输血、切肝方式、手术切缘、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等均影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术者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遵循损伤控制理念和无瘤操作原则,综合运用肝血流阻断技术、断肝器械和合理的肝断面处理方法,预防和控制术中出血和围手术期输血,采用解剖性肝切除、保证足够手术切缘、前入路肝切除,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和血管切除以及腹腔镜肝切除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使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和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张万广龙新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无瘤操作
肝胆胰外科新理念与新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胰肿瘤最有效和首选的方法,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简化手术操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一直是肝胆胰外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作为国内最早施行肝胆胰手术的中心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本课题组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提出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理论并应用于临床,拓展了肝切除治疗肝癌的适应证;提出肝细胞癌新的分类方法,有利于针对大小不同的肿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进行疗效评估;针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效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创立3种肝脏手术控制出血新技术:不解剖肝门经肝实质结扎入肝及出肝血流、第一肝门阻断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经肝裸区双悬吊法;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新理念;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肝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新的"U"型胰肠套入式缝合法;世界首个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手术方式,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陈琳董为张必翔张志伟黄志勇陈义发罗鸿萍张万广梅斌肖震宇陈孝平
关键词: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胆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