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江
- 作品数:70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 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STD流行特点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1999~2004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与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pi Info软件,对乌鲁小齐市1999~2004年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年累计报告STD病例31155例,年均发病率为303.711/10万。ST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由1999年的123.78/10万上升至2004年的475.96/10万,病种构成也发生较大改变,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构成跃居第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报告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男女性别比发生改变,自2003年起女性STD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乌鲁术齐市是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地区,近几年性病疫情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并且性病流行谱和人群分布特征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提示我们在制定防治措施和合理分配资源方面应做相应调整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 张丽江芮宝玲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 乌鲁木齐市职业禁忌证者职业卫生知识、态度、需求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职业禁忌证者的职业禁忌岗位就业状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的职业禁忌证者开展职业卫生知识、态度、需求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病相关知识(9题)、态度(7题)和健康需求(13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调查期间共有188人检出职业禁忌证,收集到完整信息者146人。男女性别比为11∶1,以20~29岁人群为主,占55.48%(81/146)。民族分布中汉族占78.08%(114/146),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55.48%(81/146)。职业禁忌中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者占81.51%(119/146),不宜从事粉尘作业者占17.12%(25/146),不宜从事化学类作业者占8.22%(12/146)。检出职业禁忌证后依然在禁忌岗位工作者占31.51%(46/146)。调查对象中非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对职业病的概念、作业场所有害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和劳动者应享有的职业健康保护权利的认知率高于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P〈0.05或P〈0.01);非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在是否会主动了解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等6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均P〈0.01);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享有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如何维权、广播专题讲座职业病知识和互联网提供职业病知识的需求率高于非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P〈0.05或P〈0.01)。而在个人防护用品及正确使用方法指导、提供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设置宣传栏/宣传册宣传职业病知识的需求率上,非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高于职业禁忌岗位工作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仍有部分职业禁忌证者离开应聘企业后在其他企业继续从事职业禁忌工作。职业禁忌证者对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均相对较低。
- 张丽江芮宝玲刘军于慧敏张亮路宝利卢耀勤何华
- 关键词:噪声职业禁忌证职业病
- 新疆某汽车制造厂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要求对就业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为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者就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某汽车制造厂3年来拟招收的就业者共计694例进行内科常规、肺功能、心电图、纯音电测听、高千伏X胸片等项目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异常顺位依次是: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8.47%,血压异常检出率为15.27%(其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2.39%,低血压检出率为2.88%),听力异常检出率为6.77%(多为高频听力下降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6.63%,其中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者占6.20%,有3例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者。结论开展岗前职业健康检查,避免在未来从事长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作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做好预防工作对保护即将就职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刘军张丽江路宝利张亮
- 关键词:岗前
- 乌鲁木齐市电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了解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204名从事电焊作业者的检查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4名电焊作业工人中检出尘肺观察对象24例,检出率为11.76%,眼部不适者占53.43%;肺部异常检出率有随着工龄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焊作业工人防护行为形成率较低,以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的使用率低为主。对肺部异常改变和其他相关不适症状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使用防护用品和工龄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电焊作业者的防护知识宣传与促进是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 张丽江张亮何华路宝利刘军马彦清
- 关键词:电焊作业影响因素
- 乌鲁木齐市邮政行业接尘作业人员生命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邮政行业接尘作业人员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一36)对乌鲁木齐市邮政行业456名接尘作业人员进行生命质量测定。结果456例调查对象中男性占79.61%,女性占20.39%;年龄分布以30~49岁居多,占81.80%;接尘工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15(9,20)年。人群生命质量总得分(75±11.22)分,不同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及患尘肺与否生命质量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生命质量总得分下降(P〈0.05),离异者和已婚者生命质量得分显著低于未婚者(P〈O.05),无尘肺者生命质量得分较高,壹期尘肺患者得分最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龄在10年以上者和尘肺病人是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邮政行业接尘作业人员生命质量较差,接尘工龄、患有尘肺病显著影响其生命质量。
- 张丽江刘金宝何华刘军李新风路宝利
- 关键词:邮政行业接尘作业生命质量
- 乌鲁木齐PM2.5的长期暴露与环卫女工性激素水平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招募乌鲁木齐市某区从事道路清洁的环卫女工和同小区内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的机关、后勤女性分别作为PM2.5暴露组和对照组,研究PM2.5长期暴露对环卫女工性激素水平的影响。PM2.5暴露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分别为(7.85±9.87)、(8.74±10.51)mIU/m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40±19.14)、(13.17±14.57)mIU/ml](P值均<0.05)。进一步分析发现,35~39、40~44、45~49岁暴露组的FSH含量低于对照组,35~39岁和45~49岁暴露组L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工龄<5、5~9、≥10年暴露组的FS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工龄5~9、≥10年暴露组的LH含量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
- 张丽江刘军俞文兰任艳张璞于常艳何华
- 关键词:颗粒物妇女性激素
- 119例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疆乌鲁木齐市某耐火材料厂尘肺患者的肺功能表现,探讨各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为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和《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的要求,对乌鲁木齐市某耐火材料厂接触粉尘的119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结果在对119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特点的调查中发现,Ⅰ期尘肺患者中肺功能改变主要为混合性障碍,占50.9%(28/55);Ⅱ期尘肺患者中肺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障碍,占71.8%(23/32);Ⅲ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改变多以混合性障碍为主,占82.27%(15/17);各期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指标最大呼吸中期流速以外均有明显降低。结论粉尘对作业工人的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均有影响,尘肺可以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且随着尘肺病期别的增加损害加重,因此对不同期别且已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其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者应定期观察,使其尽快脱离接触,以免造成较严重而持久的呼吸系统损害。
- 胡尔西达.赛来张丽江张亮
- 关键词:粉尘矽肺肺功能检查
-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与定性访谈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深入了解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为提高随访质量,加强对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5月,以随访的97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定性访谈方法,对来自3个社区、3家用人单位和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的18名负责随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97例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8.66%,女性占11.34%;平均年龄(57.20±8.72)岁,平均接尘工龄(23.27±7.49)年;平均诊断年限(8.39±2.73)年;有临床症状的占75.26%;职业性煤工尘肺占65.98%,职业性矽肺患者占34.02%。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贰期和叁期患者占比均高于职业性矽肺患者(P<0.05)。自我管理方面,以能采取营养膳食者居多,占35.05%。需求方面,以希望能够提供免费复查体检的需求率最高,占61.86%。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的定期复查率、希望提供病症处置方法的需求率均高于职业性矽肺患者(P<0.05)。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各部门重视职业性尘肺病随访工作,但部门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离岗、户籍改签、年代久远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由于个人信息缺失,追踪随访困难较大;职业卫生人力资源和专业队伍配置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力弱。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随访管理较为薄弱。应强化多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合作机制,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需求、诉求出发,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健康水平,解决实际困难,高效推动职业性尘肺病随访管理。
- 张丽江田冬林刘军刘桂桃于慧敏杨新建木拉提卢耀勤
- 关键词:随访管理定性访谈
- 乌鲁木齐市1994-2013年中小型煤矿煤工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正>研究乌鲁木齐市中小型煤矿企业煤工尘肺的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收集1994—2013年乌鲁木齐市各诊断机构诊断并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例。筛选出中小型企业,对其中诊断的煤工尘肺病例共计617例建立档案。1994—2013年乌...
- 张丽江何华张亮刘军路宝利
- 关键词:煤工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小型煤矿
- 文献传递
- 上岗前人员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上岗前人员职业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来自乌鲁木齐市属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中403名上岗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专家授课、发放宣传材料、现场或网络咨询等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知识、职业防护理论与实践操作等的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每半个月1次,累计十余次。干预前后均对调查对象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态度和职业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403名调查对象职业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88.09%vs 49.63%,P<0.01),职业病防治态度总体积极率较干预前提高(96.03%vs 62.28%,P<0.01),职业健康教育总体需求率较干预前提高(84.62%vs 48.64%,P<0.01)。结论针对上岗前人员及时实施职业健康促进可以提高职业知识的知晓率,认识和识别危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保护就业者身心健康,避免职业危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 张丽江何华刘军于慧敏张亮路宝利芮宝玲
- 关键词:上岗前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