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 作品数:36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负压密封引流与普通换药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密封引流(VSD)与普通清创换药在治疗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4月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41例,采用随机分组,其中采用VSD治疗的患者(VSD治疗组)21例,采用普通清创换药的患者(普通换药组)20例;通过记录感染切口的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感染的并发症、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VSD与普通换药的疗效。结果 VSD组切口清洁时间为(5±1)d,切口愈合时间为(10±1)d,普通换药组分别为(8±2)d、(1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口愈合分级VSD组甲级95.6%、乙级4.4%,普通换药组甲级81.5%、乙级10.4%、丙级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普通换药组比较,感染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SD治疗组有1例出现术后大量出血,为负压吸引导致血管吻合口破裂所致;VSD组术前和术后VSA疼痛评分差值为(4.86±0.67)分、满意度为(9.85±0.99)分,而普通换药组分别为(2.24±0.77)、(7.21±1.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密封引流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普通换药相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赵晓峰张军钱宇
- 关键词:持续负压引流切口感染骨科
- 经皮多针内固定结合股骨髁上牵引治疗高风险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风险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高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局麻)下经皮多针多向内固定结合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评价其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平均随访8.8个月,42例恢复行走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优良率91.3%。结论局麻下经皮多针多向内固定结合股骨髁上牵引,对于伴发多种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和较大手术的高风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徐国健钱宇金柏军翁东张军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微创
- 创伤性肢体闭合性骨折一期手术的安全性评估
- 2005年
- 金柏军钱宇徐国健张军
-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安全性评估一期手术创伤性肢体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下颈椎损伤分类和诊治策略的临床研究
- 骆剑敏李宏斌谢明华范洪辉章才军金以军张军
- 简要技术说明:该研究收集200例下颈椎损伤病例,详细询问病史,专科体检,摄颈椎X正侧位片(或过伸过屈位片)、CT及MRI,应用下颈椎损伤改良Moore分类法全面地描述下颈椎损伤的状态,把颈椎损伤严重程度(稳定性)量化评分...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颈椎损伤临床治疗方法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的脊髓前移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的脊髓前移现象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重建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81例颈椎病患者资料,男44例,女37例;年龄37-72岁,平均52.3岁;脊髓型颈椎病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1例。81例患者中行椎体次全切除术31例,椎间盘切除术50例。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与椎管后壁距离(Da)和脊髓中点与椎管后壁距离(Dm)等参数,评估颈脊髓向前移位距离及其程度。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观察患者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20.7个月。MRI上测量脊髓前缘与椎管后壁距离、脊髓中点与椎管后壁距离,术前脊髓前缘与椎管后壁距离与脊髓中点与椎管后壁距离分别为(11.11±1.59)nlm与(6.30±0.84)mm,与术后6个月的脊髓前缘与椎管后壁距离(11.63±1.47)mm与脊髓中点与椎管后壁距离(6.62±0.80)m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除C2-3水平外,在C3-4C4-5C5-6C6-7各椎间隙水平,脊髓前缘与椎管后壁距离与脊髓中点与椎管后壁距离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共35例在手术减压节段ADa〉2mm或ADm〉1.3mm,占43.2%(35/81)。术前颈椎曲率指数为10.0%±6.3%,术后6个月为13.5%±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OA评分从术前的(9.7±1.5)分提高到术后1周的(13.7±1.1)分及术后6个月的(13.9±1.3)分。1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较术后1周下降,其中14例MRI测量达到脊髓显著前移标准。余无一例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减压重建术后存在脊髓前移的现象,脊髓前移可能导致脊髓二次压迫。
- 钱宇何磊赵晓峰张军
-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术减压术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VSD技术结合二期创面修复治疗的2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VSD组,同期21例采用传统换药结合二期修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治疗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创面或无效腔均愈合,无感染。VSD组创面缩小程度、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治疗费用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用于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可明显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方法。
- 梁文清何伟赵晓峰张军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基于改良Moore分类评分的下颈椎损伤诊治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的改良方案与下颈椎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依据改良Moore分类评分系统,定性量化评分〈3分者,采用保守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3分,且不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采用保守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3分,且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建议手术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4分,存在下颈椎不稳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稳定性量化评分值越大,手术指征越明确;若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损伤表现者则有绝对手术指征。同时参考患者的其他因素,综合选择治疗方法。结果根据改良Moore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及参考患者及家属意见,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1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级)患者中,2例手术治疗后无明显脊髓功能恢复迹象,但其神经根刺激症状基本消失;另1例未手术患者脊髓功能及神经根刺激症状基本无变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B、C、D级)患者手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平均提高1.6级。未手术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ASIA分级平均提高0.5级。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者手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问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未见椎体问滑移或不稳定,均恢复了颈椎的正常序列和高度。结论改良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考虑了脊髓神经损伤情况,综合评判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颈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骆剑敏陈其昕钱宇陈雪荣李宏斌金以军张军曾青东
-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椎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内翻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髋内翻畸形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9例,PFLCP治疗30例。所有患者术后6h开始不负重下患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Palmer评分和颈干角丢失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0~18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和末次随访时Park-Palmer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LCP组与PFNA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多,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延长,颈干角丢失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少,允许患者早期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可考虑作为治疗首选。但对于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伴骨质疏松严重(有内固定切割、髋内翻高风险)、股骨髓腔狭小和转子冠状面劈裂患者,优先考虑PFLCP治疗,以降低术后髋内翻发生率。
- 梁文清赵晓峰徐国健翁东谢明华张军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内翻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
-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6例单纯压缩性骨折或轻中度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47例,女19例,年龄2662岁,平均45....
- 梁文清钱宇赵晓峰张军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
- 文献传递
- 内脏源性腰腿痛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张军金柏军徐国健钱宇
- 关键词: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