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干预对伴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大于50识别是否有抑郁情绪,将有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病例27例,非干预组病例30例。尖锐湿疣治疗:CO2激光彻底清除皮损;心理干预方法为:采用疾病认知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每周1次,共6次。结果①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非干预组;②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0.74%,6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4.44%,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8.15%、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有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 冯少慧张勇黄永初陈兴平
- 关键词:心理干预抑郁尖锐湿疣复发
- 颈髓损伤早期急诊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早期急诊减压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7年6月我科治疗的颈髓损伤患者68例,按是否进行急诊手术分为急诊手术组22例和非急诊手术组46例。所有患者均采集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状况(入院时和最后一次随访时)、术后并发症、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受伤节段、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状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最后一次随访时2组相比神经功能无显著性差异,但急诊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非急诊手术组。结论:颈髓损伤后早期急诊手术可行、安全,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帮助。
- 霍喜卫李锋熊伟姚广清吴巍张勇
-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急诊手术
-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样蕈样肉芽肿一例
- 2023年
- 68岁男性患者,四肢及骶尾部瘀点、瘀斑进行性加重4年。皮肤科检查见双下肢及骶尾部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瘀点、瘀斑及褐色斑片,双下肢皮损以胫前区为重,瘀斑相互融合成片,皮损间可见正常皮肤。大腿外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棘层增厚,部分皮突下降增宽,灶性海绵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见红细胞外溢及少许含铁血黄素沉积,可见核大浓染的淋巴细胞移入表皮。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8+,CD45RO+,CD20-,CD79a-,提示侵入表皮的淋巴细胞为T细胞表型。TCR基因重排显示单克隆阳性。诊断:蕈样肉芽肿。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300 IU肌内注射,隔日1次,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每周3次,治疗2周后皮损无明显变化。
- 郭帆孙小燕陈岚张勇陈思远夏颖
-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
- T—consling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早期疗效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 评价T—consling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的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女性SUI患者9例,年龄45~63岁,平均51岁。病程1~5年,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单纯性SUI,腹腔漏尿点压为75~103cmH2O(1cmH2O=0.098kPa),平均87cmH2O,无明显阴道前壁膨出等盆腔脏器脱垂表现。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阴道前壁切口T—consling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25min,平均17min;术中出血量5~30ml。术后3~4d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9个月。8例尿失禁症状基本缓解,咳嗽等腹压增加时无明显漏尿发生;1例改善,腹部加压时仍有漏尿发生,但较术前明显好转。总的早期治愈率为89%。结论T—consling吊带治疗SUI安全、操作简单易行,近期疗效好。
- 胡嘏陈忠吴嘉张勇袁晓逸陈园杜广辉杨为民叶章群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
- 小分子双链RNA对人类细胞中抑癌基因p21表达的上调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筛选更多的对小分子双链RNA(dsP21-322)介导抑癌基因p21WAF1/CIP1激活起效应的人类细胞系,并初步研究该过程是否依赖p53的表达。方法选择4种表达不同类型p53蛋白的人类细胞系,p53野生型(p53wild type)的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p53突变型(p53mutant type)的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及p53缺失(p53null)的人肺腺癌细胞系NCI-H1299,转染dsControl(阴性对照)或dsP21-322至以上细胞,RT-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21、p5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dsP21-322的转染未明显影响上述细胞系p53的表达;而在U2-OS、HeLa和293T细胞系中均能激活p21的表达,相比dsControl,分别上调p21mRNA的表达3.97倍、4.94倍和4.64倍,Western blot进一步证明在这3种细胞系中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与p21mRNA水平的上调相一致,且与dsContro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p53缺失的NCI-H1299细胞系中,dsP21-322则不能上调p21的表达。结论 dsP21-322介导p21激活现象存在于人类细胞,而其未能上调p53缺失细胞系中p21的表达是否提示该过程可能依赖p53的表达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胡嘏陈忠吴嘉张勇徐华杨为民叶章群
- 关键词:P21P53人类细胞
- 脊柱手术操作与医源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索脊柱手术中常见操作与医源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从参与单位抽取符合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组;以医院和原发疾病为配比因素,按1∶3的比例配比对照组病例。对各研究因素先后作一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有统计学意义者并确定其相关性。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神经电生理监护仪是保护因素(P<0.05,OR<1);椎管内使用双极电凝器、椎管内使用骨蜡或明胶海绵、控制性降压、结扎或栓塞节段动脉、三维矫形操作,块状植骨是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在脊柱手术中应尽量采取保护因素,避免危险因素,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 陈奇李锋吴巍方忠张勇姚广清罗伟
- 关键词:手术操作LOGISTIC回归分析
- FoxP3+Treg在尖锐湿疣组织局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及低剂量的环磷酰胺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
- 曹育春赵捷张勇邹耘査锦东陈岚黄波
- 该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尖锐湿疣(CA)的高复发率与CA的免疫逃逸有关。阐明CA的免疫逃逸机制将会为降低CA的复发率带来新希望。该项目在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支助下,系统地对CA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阐明了CA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尖锐湿疣环磷酰胺治疗
- AMPK激活剂AICAR供体预处理保护大鼠移植心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 目的研究AMPK激活剂AICAR预处理供体对移植心脏低温静态冷保存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2只移植心脏供体SD大鼠(250~300g)分别用AICAR(200mg/kg)(预处理组n=16)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1...
- 杨超徐洪来周鸿敏姜毅楠张勇陈忠华
- TLR2在红色毛癣菌感染中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红色毛癣菌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以及TLR2对γ-IFN和IL-8分泌的影响。方法用红色毛癣菌悬液分别刺激TLR2抗体处理前后的角质形成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γ-IFN及IL-8的浓度,并设置阴性对照;比较TLR2抗体处理前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结果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4 h即开始,至16 h达高峰;用TLR2抗体中和TLR2后,上清液中IL-8的浓度在2 h、4 h、8 h、16 h各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IFN的浓度2 h、4 h、8 h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6 h时间点,上清液中γ-IFN的浓度与中和前比较略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TLR2在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 涂盛安张勇陈辉陈兴平
-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红色毛癣菌Γ-IFNIL-8
- 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转染KLD-12自组装纳米肽纤维支架三维培养前软骨干细胞被引量:3
- 2010年
- 背景:作者前期试验证实了外源性细胞因子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具有很强的诱导前软骨干细胞向成熟软骨分化并促进其增殖的能力。国外的研究均证实了在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中三维培养有利于软骨源性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目的:将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转染于三维培养于KLD-12肽纳米纤维支架内的前软骨干细胞中,并比较其与二维培养前软骨干细胞转染效率的差异。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取并纯化前软骨干细胞,将其种植于KLD-12肽纳米纤维支架内,使用xfectTM stem纳米干细胞转染试剂将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分别转染入KLD-12三维支架内培养的前软骨干细胞和普通二维培养基培养的前软骨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转染后48h不同组别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转染后不同时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结果显示,KLD-12三维支架内培养的前软骨干细胞转染后转化生长因子β3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普通二维培养基内前软骨干细胞(P<0.05),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相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显示,转染24h前软骨干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3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72h后达到峰值,随后稍下降进入平台期。提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基因在三维培养于KLD-12肽纳米纤维支架内前软骨干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高于普通二维培养基培养的前软骨干细胞。
- 丁然张勇游洪波李锋孙凯
- 关键词:前软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