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君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鸣禽
  • 3篇蟾蜍
  • 2篇性腺
  • 2篇延髓
  • 2篇听觉
  • 2篇前脑
  • 2篇睾丸
  • 2篇纤维联系
  • 2篇WU
  • 1篇大蟾蜍
  • 1篇单位放电
  • 1篇电活动
  • 1篇性激素
  • 1篇性腺分化
  • 1篇学习记忆
  • 1篇燕雀
  • 1篇养殖
  • 1篇语图
  • 1篇中国林蛙
  • 1篇中华大蟾蜍

机构

  • 1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张君利
  • 11篇李东风
  • 4篇付立波
  • 4篇王学斌
  • 2篇霍洪亮
  • 2篇蓝书成
  • 1篇杨志杰
  • 1篇车力龙
  • 1篇汪大伟
  • 1篇赵显玲
  • 1篇胡波
  • 1篇乌旭
  • 1篇王祖望
  • 1篇唐业忠
  • 1篇焦明大
  • 1篇韩彧
  • 1篇曾庆华
  • 1篇加米拉

传媒

  • 10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松辽学刊(自...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鸣禽栗巫鸟前脑高级发声中枢及其架区的纤维联系
1998年
用CB-HRP顺、逆行追踪的方法,研究了鸣禽栗巫鸟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及其周围架区(shelf)的传入、传出投射.结果表明,HVC接受丘脑葡萄形核(Uva)、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内侧部(mMAN)、新纹状体界面核(NIf)的传入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至旁嗅叶的X区和古纹状体粗核(RA);还通过架区间接联系听区复合体(L区)及脑桥的蓝斑核(Loc)等.
王学斌李东风李东风付立波付立波
关键词:纤维联系鸣禽前脑
蟾蜍听觉中继核团上橄榄核及外周听觉神经投射的研究
张君利
燕雀前脑古纹状体粗核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实验用鸟经脑灌流后于RA取材 ,用Epon 81 2包埋剂浸润包埋 ,经铀 -铅电子染色后 ,H -60 0投射电镜下观察 ,IBAS图像分析仪进行处理 .结果发现 ,燕雀RA的轴 -体突触较多见 .突触类型包括GrayⅠ型和GrayⅡ型 .Ⅰ型突触后膜显著增厚 ,突触前含有清亮圆形小泡 ;Ⅱ型突触前后膜对称 ,突触小泡多为扁平囊泡 .经统计学t检验 ,突触总数、GrayⅠ型突触数和棘突触数 ,雄鸟多于雌鸟 ,性别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
李东风车力龙张君利霍洪亮胡波焦明大
关键词:古纹状体粗核超微结构燕雀前脑
斑胸草雀延髓喙端腹外侧区呼吸相关单位电活动的观察
1996年
观察了斑胸草雀延髓喙端腹外侧区(RVL)呼吸相关单位的电活动.结果表明,RVL参与呼吸节律的调控,其放电增加引发吸气运动,在鸟类发声与呼吸的协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东风张君利
关键词:单位放电延髓斑胸草雀RVL电活动
朱雀鸣声声谱与语图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1
2000年
利用计算机声音分析技术对朱雀 (Carpodacuserythrinusgrebnitski i)的求偶歌唱、害怕时的惊叫声和正常联系声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鸣声特征与行为的关系 .朱雀的歌唱婉转多变 ,频率范围在 2 5~ 10 5kHz之间 ;惊叫声尖厉 ,频率范围在 2 4~ 8.0kHz之间 ;正常联系声频率范围在 2 0~ 6 .
加米拉乌旭汪大伟李东风张君利
关键词:朱雀鸣声声谱语图雀形目
鸟鸣学习记忆神经回路的可塑性
1998年
鸣禽鸟鸣啭神经基础和鸣啭行为之间存在着机能对应性 所以 ,鸣啭控制系统成为人们研究神经系统与学习、行为和发育关系的重要模型 鸣禽的鸣啭系统在发育中及成年表现出的神经和行为巨大变化特点 ,为我们理解敏感期、突触联系的分布、结构特化、细胞死亡与再生、经验依赖式神经可塑性以及性别分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李东风张君利杨志杰
关键词:鸟鸣鸟类记忆神经回路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在鸣禽鸟脑内的分布被引量:1
1996年
成年鸣禽脑经常规颈动脉灌流固定,冰冻切片,TMB(四甲基联苯胺)处理,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鸣禽鸟脑内存在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主要分布在带核、中脑背外侧核、视顶盖、外膝体、上纹状体附属部、视峡核、中央和周围等处,脑桥与延髓亦有分布.这些酶的分布似乎与这些核团的神经元代谢有关,而其中酶的某些作用有可能是通过脑脊液完成的.这是国内首次对鸣禽鸟脑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分布报道.
王学斌李东风付立波张君利
关键词:鸣禽
中华大蟾蜍延髓听觉核团的纤维联系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HRP顺、逆行束路追踪法,对中华大蟾蜍延髓听觉核团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将HRP分别注入内耳囊和延髓上橄榄核。在同侧第八脑神经和延髓背侧核获得顺行纤维和终末标记;在双侧延髓背侧核(对侧为主)获得逆行标记细胞,顺行终末标记出现在同侧外侧丘系核及中脑半环隆枕主核和对侧上橄榄核。
张君利李东风蓝书成
关键词:听觉核团延髓HRP法蟾蜍纤维联系
鸣禽栗鹀性腺季节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利用H-E染色方法,IBAS图像分析仪分析及微机处理技术对鸣禽栗巫鸟春秋季的性腺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鸣禽性腺在重量、体积、精细管和卵泡的最大平均直径以及内部结构组成上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些结果为鸟类性腺的季节性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进一步研究激素对鸟类发声学习的影响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付立波李东风张君利王学斌
关键词:睾丸卵巢鸣禽性腺
蛤蚧发声通路核团定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方法和电刺激技术对爬行类动物蛤蚧发声通路的神经核团进行了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在延脑部位 ,疑核和迷走神经运动核参与对蛤蚧发声活动的调节 ,但以疑核对发声活动的调节作用最为重要 .疑核对蛤蚧发声器的支配为双侧性的 ,但以同侧为主 .而迷走神经运动核只有单侧的标记 .实验结果提示 ,中脑的中央灰质区 (SGC)的背外侧核团可能通过对疑核的调节来影响蛤蚧的发声活动 ,大脑皮质的背侧皮质区 (DX)也可能参与对发声活动的调节 ,且均为双侧性的调节作用 .
张君利唐业忠李东风王祖望韩彧
关键词:HRP发声机制蛤蚧爬行动物神经核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