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药物动力学研...
  • 2篇前列醇
  • 2篇米非司酮
  • 2篇米索
  • 2篇米索前列
  • 2篇米索前列醇
  • 2篇口服
  • 2篇非司酮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孕酮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阴道
  • 1篇阴道涂片
  • 1篇孕妇
  • 1篇孕酮

机构

  • 6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上海市计算技...

作者

  • 6篇张国庆
  • 3篇白秀梅
  • 2篇贺昌海
  • 2篇陈良康
  • 2篇陈建兴
  • 2篇陈海林
  • 2篇刘昌官
  • 1篇卢琦华
  • 1篇曹霖
  • 1篇许建秋
  • 1篇陈俊康
  • 1篇沈佩娟
  • 1篇顾林金
  • 1篇桂幼伦
  • 1篇周维谨
  • 1篇陈鸿彬
  • 1篇范倩

传媒

  • 3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米索前列醇的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及临床多中心试验
陈海林陈建兴陈良康张国庆刘昌官
新型口服抗早孕前列腺素药物—米索前列醇与抗早孕甾体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用于停经49天以内的早孕药物流产,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美国Searle公司的产品。该项目成功地自行设计了一条新的米索前列醇关键中间体-主环的合成路线。该路...
关键词: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临床多中心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鼠应用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ig(灌胃)和阴道给药米非司酮(均为16mg/kg)后0.5、1、2、4、8、24、48h的血清浓度,根据各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拟会曲线,ig呈二室动力学模型,阴道给药呈一空动力学模型,其Tmax分别为2.43h、4.50h;Cmax分别为320.60μg/ml、129.64μg/ml;Ka分别为0.84/h、0.67/h;T1/2分别为(1)0.88h、0.98h;(2)1.65h、15.07h;Auc分别为5153.1μg·h/ml,3155.99μg·h/ml;K10分别为0.12/h,1.06/h。结果显示米非司酮ig血药浓度较阴道给药血药浓度为高。
刘昌官张国庆白秀梅顾林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米非司酮药物动力学
抗孕-53针剂抗生育效果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88年
本文对我国研制的抗孕-53,进行口服与针剂用药的对比试验。显示针剂对新西兰兔、大小白鼠均有抗早孕的效果,而且用药量低于口服药。此外,针剂对孕兔、假孕兔和早孕大鼠的黄体功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血浆孕酮水平明显降低,并出现溶黄体现象。在临床探索性研究中表明抗孕-53对抗早孕也有部分效果,而催经的效果更明显,作为长效避孕针剂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陈鸿彬方晨风卢琦华张国庆曹霖顾锡根沈佩娟
关键词:针剂角化细胞细胞诊断阴道涂片血浆孕酮家鼠属
口服抗早孕药物-米索前列醇及其片剂的研发
陈海林陈建兴陈良康张国庆郑焱尹栩颖张志军陈华陈志发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生物医药。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及特点: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米索前列醇片(Misoprostol)与米非司酮片序贯给药,是临床应用最广、评价效果最好的药物抗早孕方法。自90年代起,中国对米索前列醇的需求始终...
关键词:
关键词:抗早孕药物米索前列醇片
孕妇及非孕妇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7
1992年
非孕妇(n=9)及早孕妇(n=36)口服不同剂量RU 486后,以HPLC测定服药后RU486及其代谢产物RU 42633、RU 42848和RU 42698的血浆浓度,结果显示不论妊娠与否,药物的吸收及代谢都很迅速;服药后20 min 即可测得血浆中的RU 486及其代谢产物;母药达峰时间Tmax 均为1~2h,其峰浓度Cmax 对数与剂量对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服相同剂量后,非孕组药-时曲线水平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大于早孕组,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非孕组及早孕组,口服25 mg、100 mg 和200 mg后,RU 486代谢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口服400 mg 和600mg 后则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石永恩叶智厚贺昌海张国庆江乃雄史美贞许建秋白秀梅
关键词:RU486药物动力学
国产半合成米非司酮临床药代动力学被引量:6
1994年
24例早孕妇女分别口服不同剂量的国产半合成米非司酮(RU486),以HPLC测定其血清母药及其代谢产物(RU42633,RU42848和RU42698)浓度,并以免疫火箭电泳测定α-酸糖蛋白(AAG)血清水平。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吸收和代谢均很迅速,口服20min后可测得母药.2h以后RU42633水平开始超过母药水平。母药峰浓度(CMAX)与剂量不成比例。按二室开放模型和非空模型计算,母药消除半衰期均随剂量而变化。但在600mg组,CMAX与0、24和48h的AAG平均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299,P<0.01),结果提示米非司酮在人体内代谢里非线性过程,AA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化合物血清浓度与代谢过程。
贺昌海张国庆白秀梅江乃雄周维谨桂幼伦范倩陈俊康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