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训

作品数:257 被引量:1,71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7篇骨折
  • 46篇周围神经
  • 40篇关节
  • 34篇神经再生
  • 29篇手术
  • 26篇神经损伤
  • 23篇细胞
  • 19篇股骨
  • 18篇肱骨
  • 18篇内固定
  • 17篇固定术
  • 15篇神经修复
  • 15篇周围神经损伤
  • 15篇近端
  • 15篇骨折固定
  • 14篇远端
  • 14篇疗效
  • 12篇远端骨折
  • 12篇术后
  • 11篇愈合

机构

  • 256篇北京大学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积水潭医...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宁波市第二医...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成都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北京急救中心
  • 3篇唐山市第二医...
  • 3篇天津市医疗器...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作者

  • 256篇张培训
  • 209篇姜保国
  • 119篇张殿英
  • 86篇付中国
  • 84篇王天兵
  • 65篇寇玉辉
  • 54篇殷晓峰
  • 50篇薛峰
  • 49篇张宏波
  • 46篇徐海林
  • 45篇陈建海
  • 43篇党育
  • 43篇杨明
  • 42篇韩娜
  • 36篇王艳华
  • 19篇熊建
  • 18篇安帅
  • 17篇赵富强
  • 16篇王光林
  • 14篇王静

传媒

  • 3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0篇中华肩肘外科...
  • 10篇第七届全国创...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手外科杂...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第八届全国创...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8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25篇2016
  • 16篇2015
  • 26篇2014
  • 12篇2013
  • 15篇2012
  • 27篇2011
  • 14篇2010
  • 25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虎骨粉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人工虎骨粉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麻醉状态下制作右侧胫中段骨折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灌服人工虎骨粉混悬液,对照组每日灌服蒸馏水。术后2周、4周、2月、3月分别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术后2月、3月分别进行骨折侧生物力学测量、健侧生物力学测量,并计算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结果影像学检查:术后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更广泛、明显;术后2月,实验组皮质骨形成较对照组多。组织学观察:术后2周,实验组骨痂中软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多;术后4周,实验组骨小梁数量较多,骨痂改建较好;术后2月,实验组骨折处皮质层较厚度对照组大。生物力学测量:术后2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28±0.41N、40.94±10.55%,实验组分别为3.29±0.68N(P<0.05)、58.85±11.22%(P<0.05);术后3月,骨折侧生物力学和骨折生物力学恢复率对照组分别为2.67±0.52N、47.17±13.78%,实验组分别为4.14±0.47N(P<0.05)(P<0.05)、62.19±13.45%(P<0.05)。结论人工虎骨粉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并可有效提高正常骨生物力学强度。
寇玉辉王天兵邓磊王艳华韩娜殷晓峰张培训张宏波张殿英姜保国
关键词:骨折生物力学
锁骨钩板内固定联合Endobutton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板内固定联合Endobutton喙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锁骨钩板内固定联合Endobutton喙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2~65岁,平均(37.50±8.7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 d,平均(4.50±1.95)d,均为闭合性损伤。损伤机制:直接暴力损伤9例,间接暴力损伤2例。对11例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35~100 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为1/甲级愈合。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0±6.6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锁骨钩脱落、断裂。术后10~18个月取出内固定,钢板取出后无再脱位等并发症。按美国肩肘外科协会标准化肩关节评定量表(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urgeons standardized shoulder assessment form,ASES)评价疗效,优(100~90分)9例,良(89~75分)1例,一般(74~51分)1例,差(≤50分)0例,优良率90.91%。结论锁骨钩板内固定联合Endobutton喙锁韧带重建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可临床推广应用。
张培训马明太刘中砥王依林付中国陈建海薛峰韩娜寇玉辉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板ENDOBUTTON韧带重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采用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用于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Google Scholar、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9年1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PFNA与DHS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以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功能评分等临床疗效指标和并发症等安全性指标为观察指标,提取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共779例患者,其中PFNA固定383例、DHS固定396例。分析结果提示,与DHS固定相比,PFNA固定的手术切口长度小[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 )=-7.43, 95% CI (-9.31,5.55), P <0.05]、手术时间短[ MD =-20.76, 95% CI (-29.57,-11.95), P <0.05]、术中出血量少[ MD =-216.34, 95% CI (-275.18 ,-157.49), P <0.05]、术后可更早开始负重[ MD =-12.34, 95% CI (-17.71,-6.97), P <0.05]、骨折愈合时间短[ MD =-5.00, 95% CI (-7.73,-2.26), P <0.05]、术后Harris功能评分高[ MD =12.22, 95% CI (3.88,20.55), P <0.05]、Harris评分优良率高[ OR =3.56, 95% CI (1.44,8.81),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 OR = 0.48, 95% CI (0.33,0.70), P <0.05]。按年龄亚组分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在住院时间及发生内固定松动、术中和术后股骨干骨折以及内固定断裂、切出、移位、退钉等固定失效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对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临床疗效优于DHS内固定,但二者的安全性分析仍需更多
张祎然饶烽皮伟张培训姜保国
关键词:髋骨折骨螺钉META分析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时限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估延长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初步探索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药物预防时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143例髋部骨折患者,分析抗凝药物使用时间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用药期间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药物预防具体方案均按照2016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建议执行,随访两组患者在骨折后5周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情况及用药期间出血情况。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有症状及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所有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需有血管彩超结果取得明确证据,以血管彩超结果为确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依据。出血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消化道出血、伤口出血、颅内出血、椎管内血肿、眼底出血。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延长至术后2周组和4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分别为 22.09%和8.77%( P =0.037),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分别为术后(17.32±7.75) d和( 29.20± 0.17) d,两组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期间均出现1例出血情况,用药期间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75%( P =0.769)。结论:抗凝药物使用时间延长至术后4周可显著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应仔细评估药物预防的风险及收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张玮张培训
关键词:髋骨折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
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ZN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Evans-Jensen分型中,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骨折4例;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闭合牵引复位ZNN内固定术治疗。记录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系统以及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7±21)min,术中出血量为(75±29)ml,住院天数为(14±6)d。末次随访时,12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6.0±1.5)w,Harris评分优8例,良4例,优良率100%;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牢固,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选方案。
刘中砥徐海林陈建海薛峰党育张培训
关键词:髋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
2004-2009年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所致腰外伤流行病学特征
王志永王振威安帅张培训寇玉辉尹晓峰韩娜张宏波姜保国
小间隙桥接周围神经后NRG-1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正常坐骨神经中阈水平的NRG-1对于维持髓鞘化是十分有益的。在髓鞘化中,这些阈水平的NRG-1可以决定雪旺细胞前体细胞形成髓鞘或成为非髓鞘化的雪旺细胞。本研究观察采用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调节蛋白1 ...
郁凯张丞张培训王艳华付中国张殿英张宏波姜保国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中枢和靶器官交互作用的双向诱导假说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是临床医学的难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目的在于获得末梢靶器官的功能恢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过程中涉及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中枢通过损伤修复后的周围神经对靶器官实现顺行重塑支配;其二是末梢靶器官通过修...
张培训薛峰寇玉辉殷晓峰韩娜姜保国
关键词:周围神经靶器官
不同频率载荷的轴向应力对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骨愈合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骨愈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频率、载荷的外部轴向叩击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评价胫骨骨折在钢板内固定下最佳叩击理论参数.[方法]对成年雌性山羊胫骨进行CT扫描,将数据以DIC...
薛峰付中国张殿英张培训熊健姜保国
关键词:载荷三维有限元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调控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存在雌激素受体,雌激素通过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发挥促成骨作用。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基础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别加入0(对照组),0.001,0.01,0.1nmol/L17β-雌二醇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Ⅰ型胶原的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Runx2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在给予0.001,0.01,0.1nmol/L17β-雌二醇干预后第5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仍旧呈高表达(P<0.05)。同时,在17β-雌二醇干预的第5,7天,Runx2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17β-雌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表明17β-雌二醇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其可能通过上调Runx2因子表达发挥促成骨作用。
韩娜寇玉辉王天兵殷晓峰何培英张培训
关键词:诱导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7Β-雌二醇RUNX2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