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超

作品数:123 被引量:972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5篇体育
  • 14篇学校体育
  • 11篇公共体育
  • 10篇高校
  • 9篇教学
  • 8篇体育资源
  • 8篇教育
  • 7篇运动员
  • 7篇体育产业
  • 7篇体育服务
  • 7篇公共体育服务
  • 7篇公平
  • 6篇指标体系
  • 6篇少年
  • 6篇田径
  • 6篇青少年
  • 6篇竞技
  • 6篇课程
  • 5篇体育场
  • 5篇体质

机构

  • 123篇河南大学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河南省社会科...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2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南财经学院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焦作工学院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郑煤集团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信阳学院

作者

  • 123篇张大超
  • 29篇李敏
  • 8篇常璐艳
  • 8篇杨娟
  • 5篇赫立夫
  • 4篇杨军
  • 4篇孟建斌
  • 3篇丁英俊
  • 3篇卢亚
  • 3篇常明杰
  • 2篇王相飞
  • 2篇韩新艳
  • 2篇李敏
  • 1篇王崇喜
  • 1篇阎华
  • 1篇张丽丽
  • 1篇崔节荣
  • 1篇漆昌柱
  • 1篇胡俊辉
  • 1篇陈海青

传媒

  • 8篇2015第十...
  • 7篇体育科学
  • 7篇中国体育科技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5篇武汉体育学院...
  • 5篇体育成人教育...
  • 4篇沈阳体育学院...
  • 3篇浙江体育科学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体育教学
  • 2篇体育文化导刊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四川体育科学
  • 2篇吉林体育学院...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2篇第八届全国体...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安徽体育科技
  • 1篇体育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8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09年
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日以规章的形式正式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作了如下界定: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合、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目前来说,对此概念的界定得到大家的认可。故本研究认为:体育课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见表1)
张大超徐晓芹
关键词:《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小学体育课教育教学活动校外活动管理责任教学设施
发达国家高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任何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为之辛勤努力付出的人才,国家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曾经提出,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口要达到600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和往输送市场生力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
张文浩张大超
关键词:大学体育授课模式师资配置批判性思维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中小学体育竞赛衔接机制研究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与中小学体育竞赛相衔接,并纳入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年,国家体育总局、...
马俊帆张大超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队衔接机制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无抵牾的学理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学校体育基础教育改革至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被热议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研究采用文献法,对影响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中心说",要素主义教育的"教师中心说"、结构主义教育的"学科中心说",在教师与学生关系定位方面的尖锐对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学理方面解释了两者之间非抵牾性的关系和各自的含义。研究认为,从教学论对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的预成性和生成性理论阐释,以及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于体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看,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并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共振,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将教和学割裂开来与对立起来,提出谁比谁更重要和以谁为主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不仅不是一对矛盾体,而且是互相统一、又互相促进的无抵牾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教师必须做到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到心中有"教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心中有"学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心中有"学生"。
蔺新茂张大超崔耀民
关键词: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实用主义进步主义要素主义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女大学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社会生态学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探究我国女大学生体育参与所面临的障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在全国11个地区对2000名18~22岁女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经常参与组和不经常参与组参与障碍存在显著差异,不经常参与组障碍多于经常参与组,经常参与组感知环境障碍最强烈,不经常参与组感知个人障碍最强烈;2)个人障碍和环境障碍是两组人的强影响因素,人际关系障碍和政策障碍是两组人的弱影响因素;3)不经常参与组女大学生感知的强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时间因素、个人生理因素、个人毅力品质、个人心理因素、场地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运动氛围因素;经常参与组女大学生感知的强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生理因素、环境障碍因素中的场地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4)弱影响因素中对不经常参与组女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周围人的参与、居住地周围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女性体育设施;对经常参与组女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周围人的支持、当地体育俱乐部没有为女性提供锻炼机会。结论与建议:女大学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受社会生态学模型下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促进女大学生体育参与也应构建综合性支持环境。
李敏李敏张大超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女性大学生体育参与
中国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供需、互动及发展研究
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等目标。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46号文件发布以来,中国学者对体育产业的研究成...
陈帅张大超
关键词:体育产业互动
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9年
通过分析近七届奥运会和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变化,发现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田径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发展问题是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从项目特性本质认识变化、训练理念、特色训练理论、训练设计、训练保障、训练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对30年来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研究,发掘出我国取得的宝贵经验,揭示出存在问题,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张大超孟建斌
关键词:竞技体育改革开放30年田径运动
美、日、英课余体育照顾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2022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美国、日本、英国课余体育照顾服务工作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日本和英国由国家政府出台课余照顾服务管理及运行法律法规;(2)重视对课余体育服务,遵循儿童成长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3)明确课余体育服务的内容,制定合理的课余体育照顾服务计划。建议建立课余照顾服务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模式,机构和家长积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常明杰张大超
中国体育系统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状况及对策
<正>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加快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是活跃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的关键。
张大超杨军
文献传递
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与扶植研究
2022年
通过梳理我国社会组织、妇女体育相关政策内容等,审视当前我国妇女体育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现实状况,调研发达国家妇女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目标、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资金来源、行动计划、志愿者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效等,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最新机制,对我国全国性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政策与策略、组织结构体系构成以及运行模式和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1)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承担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内部机构建设不完善和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2)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营造促进妇女积极参与体育的和谐体育文化氛围,为妇女提供平等参与体育的机会以及提高妇女体育参与率与获得感等;(3)应制定全国性和地方性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外部扶持政策,探索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建设我国妇女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的两条路径;(4)应从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人力资源、财务运营、宣传联络、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备的妇女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机构体系和运行机制。
李敏李军言张大超
关键词:妇女体育社会组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