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谭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额尔齐斯河(中国段)白斑狗鱼复口吸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 目的:额尔齐斯河多种鱼类感染复口吸虫(Diplostomidae sp.),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极高,其中白斑狗鱼感染也非常严重。这对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渔业生态以及新疆水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为掌握相关病原流行情况,我...
- 番林古丽·热哈提焦丽郝翠兰郭帅张子龙岳城
- 关键词:种群生态学白斑狗鱼
- 文献传递
- 额尔齐斯河鱼类宽头鲤蠢绦虫的种类鉴定及流行特点分析
- 2016年
- 为了研究额尔齐斯河鱼类肠道寄生的宽头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laticeps)种类及流行特点,试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虫种,并对额尔齐斯河鱼类8次采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依靠形态学观察可知虫体不分节,头节宽大,体末端有"H"状卵巢,初步鉴定为鲤蠢绦虫属种类;通过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1)序列,发现该虫与Gen Bank上公布的宽头鲤蠢绦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的相似性为97.56%(639/655),为同一种。被宽头鲤蠢绦虫感染的5种鱼中,散鳞镜鲤的感染率最高(为16.67%),感染强度最低(为1);东方欧鳊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均高,分别为15.27%和14;银鲫的感染率最低,为3.28%。说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能够准确鉴定虫种;东方欧鳊感染宽头鲤蠢绦虫的情况最严重,且体长段适中的东方欧鳊更易感染宽头鲤蠢绦虫。
- 任皓党瑞郭帅番林古丽张子龙王京京焦丽岳城
- 关键词:线粒体DNA
- 额尔齐斯河鱼类绦虫种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鱼类绦虫种类及寄生情况.[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10~2012年在额尔齐斯河进行病料采集,共剖检24种鱼类共2 455尾,分析绦虫的种类和寄生情况.[结果]共检出绦虫8种,分别为宽头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laticeps)、许氏绦虫(Khawia sp.)、马口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opsariichthydis)、结节三枝钩绦虫(Triaenophorus nodulosu)、舌状带绦虫裂头蚴(Ligula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Digramma sp.)、犁头绦虫拟囊尾蚴(Cryporhynchus sp.cysticercoid)、圆叶目绦虫幼虫(Cyclophyllidea sp.larva).[结论]宽头鲤蠢绦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最弱的是双线绦虫1.39%.感染强度最高的是结节三枝钩绦虫1~60条.
- 张子龙龙敏贾舒安焦丽郝翠兰岳城
- 关键词:鱼类绦虫感染率
- 额尔齐斯河鱼类四钩虫种群生态学研究
- 2016年
- 于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7次采样,调查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鱼类感染四钩虫种类组成及其感染情况。分析四钩虫的种类组成、感染率、感染强度、平均丰度和方差均值比。结果发现,额尔齐斯河鱼类感染四钩虫共2种,分别为单肠四钩虫(Tetraonchus monenteron Wagener)和北方四钩虫(Tetraonchus borealis Mizelle et Webb)。单肠四钩虫仅见于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的鳃部,其感染率从冬季至春季逐渐上升,达到最大值44.8%,夏季大幅度下降,冬季有所回升,单肠四钩虫在不同季节呈聚集分布。北方四钩虫仅见于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Pallas)的鳃部,因北极茴鱼属额尔齐斯河珍稀土著鱼类,数量少,故采集到的北方四钩虫数量十分有限。研究表明单肠四钩虫感染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动态变化,春季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夏季、冬季,与感染强度、平均丰度、方差均值比呈现相同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单肠四钩虫在白斑狗鱼不同体长组中方差均值比均大于1,表现为聚集分布,其中25~30 cm体长组方差均值比最高。
- 张子龙岳城
- 关键词:鱼类种群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