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手术治疗
  • 3篇动脉
  • 3篇心内膜
  • 3篇心内膜炎
  • 3篇置换术
  • 3篇内膜
  • 3篇二尖瓣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心内膜...
  • 3篇瓣膜
  • 2篇导管未闭
  • 2篇动脉导管
  • 2篇动脉导管未闭
  • 2篇心脏
  • 2篇杂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未闭
  • 2篇疗效

机构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张宇峰
  • 12篇王志农
  • 10篇杨新伟
  • 10篇谭健
  • 7篇纪广玉
  • 4篇刘随意
  • 3篇徐志云
  • 3篇张宝仁
  • 2篇邹良建
  • 2篇赵仙先
  • 1篇蔡成良
  • 1篇杜晶
  • 1篇张浩
  • 1篇唐昊

传媒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不典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一例
2010年
张宇峰杨新伟谭健刘随意纪广玉王志农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心律不齐瓣口面积中度狭窄二尖瓣
创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二例
2009年
随着高速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这一非穿透性胸部钝性伤造成的罕见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三尖瓣损伤后血流动力学通常比较稳定,因此在胸部撞击伤的急性期,三尖瓣损伤容易被忽视。我院手术治疗2例创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效果良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总结如下。
杨新伟杜晶张宇峰谭健蔡成良王志农
关键词:创伤性罕见并发症胸部钝性伤血流动力学胸部撞击伤非穿透性
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9.2岁(13~63岁)。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42.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21例,Ⅳ级4例。手术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35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早期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院检查体温均正常。长期存活39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对二尖瓣脱垂出现中到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且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早期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和围术期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是提高手术效果和防止术后心内膜炎复发的关键。术中根据瓣膜情况,决定施行二尖瓣修复术还是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选用机械瓣治疗效果良好。
杨新伟王志农徐志云张宝仁邹良建纪广玉张宇峰谭健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
杂交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被引量:1
2009年
病人女,2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近2个月活动后胸闷、气促。查体:口唇无发绀。脊柱侧弯畸形,心率90次/min,律不齐,强弱不等,第2心音亢进,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心尖部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PDA),管腔内径0.8cm;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瞬时反流量72m1)(图1);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瞬时反流量4.3ml);
杨新伟张宇峰谭健赵仙先王志农纪广玉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合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杂交脊柱侧弯畸形心脏杂音
急性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
2009年
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仅占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的8.8%。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我们共收治急性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杨新伟王志农谭健纪广玉张宇峰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手术治疗急性
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8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经验,评估IABP治疗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疗效、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自1998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IABP辅助循环的顽固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MVR)2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0例,双瓣膜置换术(DVR)35例;术中使用IABP 37例,术后使用IABP 45例。总结手术经验,评估其疗效、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52例(63.4%)有效,撤机后患者均预后良好,正常出院;30例死亡(36.6%),其中20例因难逆性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而死亡。置管时间32~631 h,平均126 h。IABP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缺血表现1例(1.2%),局部血肿4例(4.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1.2%),坠积性肺炎15例(18.3%)。结论 IABP对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对于瓣膜病史较长,左室较大,心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应适当放宽IABP的使用指征,以免错过最佳的应用时机,甚至可预防性应用;穿刺操作熟练、术后严密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宇峰王志农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
严重瓣周漏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评价(附26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严重瓣周漏的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26例人工瓣膜严重瓣周漏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8±10.6)岁。其中主动脉瓣位11例,二尖瓣位1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6例,Ⅳ级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中所见是诊断的主要方法。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9例患者行再次机械瓣置换术。结果:手术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存活18例,术后随访2个月~8年(平均2.7年),1例术后2个月瓣周漏复发,患者拒绝第3次手术,术后5个月死于心力衰竭。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随访6个月内均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严重瓣周漏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再次机械瓣置换术可以显著提高严重瓣周漏患者的生存率,且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杨新伟王志农张宇峰张宝仁谭健刘随意
关键词:瓣周漏瓣膜置换术预后
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成人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共收治年龄≥14岁TOF患者149例,其中男78例,女71例;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26.3岁。有20例患者先行主肺动脉分流术,再行根治术;129例行一期根治术。右心室流出道拓宽38例,跨瓣补片107例,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4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为4.0%(6/149),4例为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为严重肾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1例,灌注肺10例,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9例,严重心律失常7例,再次开胸止血术7例,再次气管内插管6例,室间隔缺损残余漏5例(再次手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经皮介入封堵2例),肾功能衰竭2例。术后随访134例,随访率93.7%(134/143);随访时间3~102个月(47.2±28.6个月)。晚期死亡2例,1例于术后12个月因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1例术后29个月猝死。发生室间隔缺损残余漏1例(2mm小缺损),患者活动和生活正常;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大于40mmHg4例,重度肺动脉瓣反流2例;未发现三尖瓣中重度反流。随访期间生存132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21例,Ⅱ级11例。结论由于长期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和缺氧,成人TOF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术前应全面评估,术后积极治疗并发症,对左心室和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应先行分流术;成人TOF根治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良好。
纪广玉徐志云王志农邹良建唐昊张浩张宇峰
关键词:外科治疗远期疗效
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镜治疗经验被引量:2
2009年
自发性血气胸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机制是进行性肺萎陷造成壁层和脏层胸膜之间粘连处的血管撕裂出血。大量自发性血气胸常为致命性,诊断和治疗延迟可能增加病死率。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们利用胸腔镜手术共治疗15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获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杨新伟王志农徐志云张宝仁张宇峰谭健刘随意
关键词:自发性血气胸胸腔镜治疗临床疾病脏层胸膜肺萎陷进行性
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指征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70例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7例(10%),死于脑血管意外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手术指征是重度反流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50%)预示着较高的围术期病死率。
杨新伟谭健王志农张宇峰刘随意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病死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