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心肌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造影
  • 2篇造影结果
  • 2篇下壁
  • 2篇急性下壁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1篇胆固醇
  • 1篇调脂

机构

  • 6篇西安市北方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张尚杰
  • 3篇袁伟
  • 1篇董振雷
  • 1篇杜燕
  • 1篇李博
  • 1篇杨勇锋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AIMI患者的心电图是否有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心功能分级和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合并左前降支病变组与不合并左前降支病变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心功能在Ⅱ~Ⅳ级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组明显高于无胸前导联ST段下降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左前降支病变存在与否无关,与无胸前导联ST段下降者相比心功能更差。
袁伟张尚杰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患者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经统计学处理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2013年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诊断过程中极易与多种妇科疾病混淆,出现误诊或漏诊,从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促进疾病治疗。我们对83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超声诊断检查,并与其他妇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张尚杰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波诊断中常见误诊情况解析
2013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超声波检查具有无创、快捷、方便等特点。为此,临床诊断先天性疾病常采用超声波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多种影响因素制约,也常会造成漏诊、误诊,影响早期诊断质量。2004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共接诊24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杜燕张尚杰李博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波诊断误诊
脾脏滑膜肉瘤诊断1例
2008年
患者,女,65岁,发热伴左季部疼痛3天加重1天。查体:WBC:10×10^9/L,T:36.4℃,P:82次/分,BP:110/70 mmHg,ESR:105 mm/h。超声声像图所见:脾脏门下部形态较饱满,可见一类圆形异常回声区大小约7.8 cm×8.0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为中等略低回声及少许点状强回声,分布不均匀(图1)。
杨勇锋张尚杰
关键词:滑膜肉瘤超声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42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董振雷梅审之谭丽张尚杰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血流频谱心脏超声检查脉冲多普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AIMI病人的心电图是否有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心功能分级及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并发左前降支(LAD)病变组与不并发左前降支(LAD)病变组,经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功能在Ⅱ级~Ⅳ级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组明显高于无胸前导联ST段下降组(P<0.05)。结论AI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降与左前降支(LAD)病变存在与否无关,与无胸前导联ST段下降AIMI时相比心功能差。
袁伟张尚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高胆固醇血症病人35例,体检健康者33名,分别测定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受试者肱动脉血管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予阿托伐他汀片10mg/d,干预治疗8周后,重复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NO水平降低(P<0.01),血浆ET-1增高(P<0.01),NO/ET-1比值明显降低(P<0.01)。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含服硝酸甘油后、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反应性充血时病例症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高病例组血清TG、TC、LDL-C明显下降(P<0.05),HDL-C升高(P<0.05),ET-1水平下降(P<0.01),血清NO水平升高(P<0.01);NO/ET-1比值明显改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不完全依赖于其调脂作用。
袁伟张尚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内皮素-1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