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平

作品数:34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地层
  • 6篇长江
  • 5篇地质
  • 5篇长江三角
  • 5篇长江三角洲
  • 4篇土壤
  • 4篇更新世
  • 4篇沉积环境
  • 4篇磁性地层
  • 3篇地震
  • 3篇第四纪
  • 3篇气候
  • 3篇浅层
  • 3篇粒度
  • 3篇古土壤
  • 3篇层序
  • 3篇沉积物
  • 2篇地层学
  • 2篇地层研究
  • 2篇地球化

机构

  • 25篇江苏省地质调...
  • 9篇兰州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泰兴市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34篇张平
  • 9篇冯文立
  • 8篇李向前
  • 7篇苗巧银
  • 7篇宋春晖
  • 6篇潘明宝
  • 5篇龚绪龙
  • 4篇夏维民
  • 4篇陈火根
  • 4篇刘平
  • 3篇季文婷
  • 3篇宗开红
  • 3篇邢强
  • 3篇赵增玉
  • 3篇潘美慧
  • 3篇程瑜
  • 3篇张大莲
  • 2篇胡思虎
  • 2篇刘维明
  • 2篇张红艳

传媒

  • 6篇地质学刊
  • 4篇沉积学报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江苏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第八届全国地...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角洲SZ04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文章对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平原区西部的SZ04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绝对测年,并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认为269.2 m岩芯清楚的记录了布容(Brunhes)、松山(Matuyama)、高斯(Gauss)极性带,及贾拉米洛(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等亚极性带和布莱克(Black)地磁漂移,其中B/M、M/G界限深度分别为100 m和155 m;SZ04孔底部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年龄大于5.23 Ma。研究发现,钻孔沉积物磁化率、岩石地层特征在特殊的时代界限附近有明显变化可进行区域对比。分析表明,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存在持续的构造沉降,且沉降中心持续往南东方向移动,构造沉降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三个重要的期次分别为2.58 Ma,0.78 Ma和0.125 Ma。
张平李向前潘明宝宗开红苗巧银李永祥欧健冯文立季文婷刘维明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磁性地层
长江三角洲北翼第一硬土层理化特征及其地质成因
2024年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代、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研究表明:第一硬土层形成年龄为20~11 ka B.P.(多个光释光和14C测年资料);硬土层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气候自下向上逐渐变凉和变干;第一硬土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频率曲线、C-M沉积图等特征显示,第一硬土层主要由粉砂、极细砂和粘土粒级组成,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主要呈单峰分布,反映出物质沉积前所受搬运营力性质单一,土体颗粒沉积以均匀悬浮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能环境。第一硬土层的发育受气候控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 ka B.P.)为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且以沉积作用为主,硬土层剖面厚度主要受该阶段控制,至末次盛冰期结束;第2阶段(15~11 ka B.P.)为暴露成土期,这时洪水不能形成越岸沉积,加积作用基本停止,硬土层厚度不再明显增加,已形成的第一硬土区域受到频繁变迁的分合河网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不规则古河道和台地,硬土层逐渐脱水成陆,经历了风化成壤的过程;第3阶段(11 ka B.P.至今)为淹埋期,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硬土层被其上覆的海相沉积层掩埋,成岩作用开始直到现今。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典型氯盐渍土类型,自下而上具有从低变高的趋势,为海相层覆盖硬土层以后成岩过程造成的。
朱锦旗龚绪龙苟富刚张平张岩杨磊刘源
关键词:古土壤硬土层粒度沉积环境
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磁化率与气候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环境重要参考指标的分析,并与黄土—古土壤和深海δ18O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和年代序列以及前人所获得的粒度和孢粉资料,揭示了3.6Ma~0.5Ma期间昆仑山垭口盆地气候变化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3.6Ma~2.48Ma气候相对冷干,2.48Ma~2.14Ma气候偏凉湿,2.14Ma~2.07Ma气候相对冷干,2.07Ma~1.16Ma气候总体相对较湿润(其间有数次冷干波动),1.16Ma~0.78Ma气候偏冷干以及0.78Ma~0.5Ma气候向冷湿发展。
张振宋春晖张平夏维民邢强
关键词:磁化率气候变化晚上新世青藏高原
江苏省徐州地区新元古界淮河系时代的重新厘定被引量:3
2020年
徐州地区淮河系(城山组—望山组)自建名以来,被划为南华纪地层沿用至今。本文通过近年来众多测年成果、臼齿构造碳酸盐岩分布时限、以及本次测年结果,地层区域对比等众多依据,将南华纪淮河系重新厘定为青白口纪地层,取消使用淮河系这一命名。以往众多学者测年研究成果表明淮河系沉积时限为700-1000 Ma,臼齿构造碳酸盐岩最大峰值的全球分布时限700-900 Ma。通过与吉林、辽宁、山东等地的区域地层对比,以及本次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原徐州地区淮河系沉积时代为920 Ma左右,参照《2018年国际年代地层表》青白口系地质年限(720-1000 Ma),因此淮河系时代应归属青白口纪。其对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具重要意义,为今后地层划分对比起到较重要的导向作用。
苗巧银潘明宝潘明宝张平徐士银冯文立
关键词:地层时代青白口纪
一种岩芯劈样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岩芯劈样平台,包括矩形台面和位于矩形台面下方且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矩形台面的两个长边上均设有至少一个V型侧托卡片,所述V型侧托卡片包括固定于矩形台面上的底面和设置在底面上的支撑面;所述底面的一端位...
许应石张平骆丁冯文立
文献传递
江苏省新近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与长江古河道变迁探讨被引量:6
2019年
依据江苏省内最新钻孔、剖面等岩性及微古等测试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的识别和判定,据此绘制本省区新近纪古地理图,直观展示了全省新近纪沉积环境分布和相变规律。通过研究长江古河道变迁,得出其形成时间为新近纪末期,新近纪-更新世早中期苏北盆地向准平原化发展,使长江在苏北盆地内南北向来回游荡,演化为现今地貌格局的时限为中更新世晚期。
苗巧银张平张平冯文立潘明宝张大莲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
苏南溧阳−南渡断裂活动性研究
2023年
溧阳−南渡断裂是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近EW向隐伏断裂,位于中国人口、经济和城镇密度最高区域之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中部,是一条重要的区域地貌和新构造分区界线。溧阳−南渡断裂尚未见系统研究,其最新活动时代尚不明确。为此,采用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等方法研究溧阳−南渡断裂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并对其构造多期活动及地震活动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断裂西段倾向向北;中东段倾向向南,具正断性质,倾角为64°~84°;断裂向上明显切错地表以下约70 m层位,垂直差异活动影响至地表以下36~45 m,综合分析认为应属第四纪早−中更新世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在距今(310±54)ka之后、晚更新世之前。断裂具多期活动:印支期到燕山早期为逆断裂,燕山晚期以来为正断裂控制新生代盆地和火山岩发育。研究成果为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张硕张平陈火根许书刚龚绪龙许汉刚许汉刚李丽梅冯文立
关键词:第四纪活动性隐伏断裂活动性浅层地震勘探
甘肃天水地区中新世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甘肃天水地区中新世古土壤(孙家剖面的第17~20层古土壤、下山剖面的第79~82层古土壤)微形态、粒度、碳酸钙含量、Rb/Sr、CIW、磁化率和色度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出该区中新世古土壤发育强度普遍高于当地现代土壤,其中早中新世中晚期古土壤发育程度相对较弱,古土壤类型为森林-森林草原型褐土-碳酸盐褐土,成壤时期气候为湿润-半湿润,指示亚洲季风可能在早中新世中晚期已经出现,强度较弱,但仍高于现代当地季风强度;中中新世古土壤发育程度强,古土壤类型为森林淋溶型褐土至棕壤,成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说明中中新世夏季风可能已很强盛,并且明显高于现在当地季风强度。
潘美慧宋春晖李吉均张军张平惠争闯
关键词:古土壤微形态古环境
汤原断陷始新统新安村组与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模式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岩芯、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对三级层序进行识别,获得4个三级层序:新安村组为SX1、SX2两个三级层序,达连河组为SD1、SD2两个三级层序。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和同相轴反射特征,对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等进行识别和划分,建立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模式。研究了该模式与岩性油藏的分布关系。认为缓坡一侧潜水区为岩性成藏发育的有利部位,深水区在低水位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重力流或水下扇,为有利的岩性油藏;陡坡一侧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较好的岩性成藏区块。以上根据层序地层研究,预测可能存在的有利区(岩性油藏)经勘探获得证实,所以层序地层模式对寻找隐蔽油气藏起到了较好的预测和类比作用。
苗巧银刘招君杜江峰柳容韩娇艳潘明宝张平
关键词:三级层序体系域层序地层模式汤原断陷
江苏沿海地区小波多尺度重力场特征与构造活动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重力场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多阶小波细节信息。通过对不同阶次小波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不同深度凹陷及隆起的空间展布情况,并推断研究区内7条深大断裂的走向及倾向,发现以兴化-大丰一带为界,北部断裂大部分走向为NNE向,倾向NW,且坡度较陡;南部断裂大部分走向NEE向,倾向SE,且坡度较缓,这种南北差异可能是下扬子对冲构造格局的反映。结合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地震分布与NE向和NEE向、NW向、近EW向(活动)断裂关系密切,东海-赣榆西北部和大丰港沿海一带断裂的活动性较强,应力场相对不稳定,发生地震的风险较高。
张大莲张平李向前张硕
关键词:重力场特征地震分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