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忠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临沂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脉注射液联用美乐欣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 张建忠李勇田相同李树霞薛彦军张凤芳
- 目的:评价生脉注射液加美乐欣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将30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应用生脉注射液联用美乐欣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连续10d为1个疗程,间隔5...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分析临床确诊为AMI的54例青年组(<45岁)及108例老年组患者(≥60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诱发因素:青年组76%(41/54),老年组22.2%(24/10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青年组中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史、家庭史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很少累及左主干,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戒烟、降低血脂、规范青年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助于预防青年人AMI的过早发生。
- 刘新宇牛纪华张建忠吕德田相同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青年患者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资料1,0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0例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采取替格瑞洛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血管再通率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其提供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张建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 2024年
-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室增大为特征,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DCM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致病,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遗传因素主要是指基因突变,Titin(TTN)基因突变和Lamin AC(LMNA)基因突变是DCM遗传病因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后天因素包括感染、酒精和免疫介导。现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引起心肌损伤和产生抗自身心肌抗体,在D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相关病因的特异性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常规的利尿、扩血管、延缓心室重构等治疗方法基础上,通过免疫疗法去除抗心肌抗体阳性患者的抗心肌抗体,可减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炎症,改善心功能及预后。但目前免疫疗法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支持,仅是DCM患者的一种实验性治疗选择。
- 沈启明王慧张建忠马丽红张义红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免疫疗法
- 经不同血管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病人心理状况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经不同血管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理状况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2018年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1,000例,根据不同的介入路径分为2组,其中经桡动脉介入者500例,经股动脉介入者500例。比较介入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前后,两种血管介入径路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下降,出现了焦虑抑郁的情况,并且经股动脉介入较经桡动脉介入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更高。另外,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情况更优,术后并发症少,说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可行性高,患者术后获益多。
- 张建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精神卫生桡动脉路径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与辨证分型相关性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对69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冠脉造影结果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具有血瘀表现。其中血瘀寒凝患者所占冠状动脉病变例数虽少,但血管病变支数发病最多;血瘀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且病变程度也较轻;血瘀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重,多为重度狭窄。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证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也越重,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 牛纪华刘新宇张建忠吕德
- 关键词:冠心病辨证分型
- 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冠脉造影及临床研究
- 2014年
-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报道,人院时血糖水平与AMI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1-2].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能准确地代表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且HbAlc水平与是否空腹、抽血时间、应激反应等外界因素无关.本研究观察了AMI患者住院期间HbAlc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化血红蛋白;冠状动脉造影术;预后分类号:R542.22
- 牛纪华刘新宇张建忠刘宁田相同吕德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化血红蛋白冠状动脉造影术预后
- 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结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的AMI患者1,000例,遵从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治疗组(行PCI治疗+替罗非班治疗)、参照组(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TMPG II级-III级的比例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替罗非班、PCI联合运用于AMI患者中安全有效,能积极改善冠脉血流,值得借鉴。
- 张建忠
-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心血管不良事件经皮冠脉介入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生脉散加味,观察综合疗效、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合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比单纯应用西药有更好的疗效。
- 田相同张建忠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生脉散加味中西医结合疗法
- 降纤酶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62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李勇周成梅张建忠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生脉注射液降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