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文版ODI对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致下背痛患者手术疗效的评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对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下背痛患者手术疗效的评定作用。方法采用CODI对CCS致下背痛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定,并将其结果与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CS致下背痛患者术后CODI评定优良率为92.68%,CRMDQ评定优良率为92.68%,CODI术前评分为(34.25±19.05)分,术后评分为(20.87±18.14)分;CRMDQ术前评分为(7.66±5.48)分,术后评分为(3.76±3.99)分,2种评定方法均提示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DI与CRMDQ间的一致性较好,采用CODI评定CCS致下背痛患者手术疗效具有简便、准确、稳定等特点,可作为术后疗效评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 俞红周璇张春燕白跃宏
- 关键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解剖及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2000-01/2007-03及Embase数据库2003-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BP,lumbar muscle strain,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下腰痛、肌内压测定有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45篇关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最终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但是1981年Peck就首次报道腰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提出该病可能是下腰痛原因之一。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与其他部位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理变化相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这是腰肌劳损形成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定。骨筋膜间隔内压力的直接测定仍然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四肢部位都趋向于行解压手术治疗,腰骶部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意见不一,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痛症状但疗效没有确切的统计学依据,并且不能预防阻止受压的骨骼肌变性。筋膜切开解压术是针对此病的基本疗法,有关专家的研究�
- 张春燕毕霞白跃宏
- 关键词:下腰痛腰肌劳损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