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

作品数:76 被引量:3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3篇病毒
  • 24篇肠道
  • 24篇肠道病毒
  • 22篇基因特征
  • 19篇流行病
  • 19篇流行病学
  • 16篇基因特征分析
  • 16篇儿童
  • 14篇麻疹
  • 14篇脊髓灰质炎
  • 13篇疫苗
  • 13篇健康儿
  • 13篇健康儿童
  • 11篇急性弛缓性麻...
  • 11篇边境
  • 11篇弛缓性
  • 11篇弛缓性麻痹
  • 10篇边境地区
  • 8篇麻疹病
  • 8篇麻疹病毒

机构

  • 76篇云南省疾病预...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保山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市疾病预...
  • 1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临沧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临沧市...
  • 1篇杭州市妇产科...

作者

  • 76篇张杰
  • 62篇丁峥嵘
  • 44篇赵智娴
  • 42篇汤晶晶
  • 40篇田炳均
  • 19篇罗梅
  • 16篇余文
  • 16篇李立群
  • 11篇李凯
  • 10篇黄国斐
  • 10篇李琼芬
  • 10篇陆林
  • 8篇胡筱莛
  • 8篇庞颜坤
  • 8篇张丽芬
  • 6篇康文玉
  • 6篇李江嵘
  • 6篇熊庆
  • 6篇樊帆
  • 5篇宁岚

传媒

  • 2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7篇中国病毒病杂...
  • 11篇病毒学报
  • 5篇中国计划免疫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麻疹减毒活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云南省2008年和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控制麻疹的效果。方法收集云南省2008年、2010年MVSIA接种、现场调查、人群抗体水平及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2008年和2010年,MVSIA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90%和98.21%;报告>90%的乡(镇)快速评估接种率>85%;人群麻疹抗体监测阳性率分别为87.22%和95.03%。MVSIA前,即2008年1~l0月,麻疹报告发病2850例,报告发病率6.314/l0万;MVSIA后,2009年同期报告发病638例,报告发病率1.404/10万:2010年报告发病86例,报告发病率0.187/l0万。至2010年末,麻疹报告发病数及报告发病率降至云南省有历史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结论云南省2008年及2010年MVSIA效果显著。在常规免疫基础上适时开展MVSIA,能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但提高和巩固适龄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监测、评估、管理、督导,才是保障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根本途径。
余文黄国斐罗梅李立群张杰李徽丁峥嵘
关键词:麻疹减毒活疫苗
柯萨奇病毒B组3型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已公布的不同国家不同时间分离的人类柯萨奇病毒B组3型(human coxsackievirus B3,CB3)VP1区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特点。方法在GenBank中用BLASTN软件搜索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间发表的CB3VP1区基因序列,共得到来自8个国家的92个可用序列,用MEGA软件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率,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92株病毒可分为5个基因型(Genotype 1~5),基因型1由CB3原型株Nancy和3个法国株组成,基因型2由4株美国株组成,基因型3的地理分布最广,由德国、美国、罗马尼亚、法国、日本、荷兰、瑞典分离株组成,基因型4由5株中国台湾分离株组成,基因型5由中国山东株、云南株和台湾株组成,该基因型又分为A~E 5个亚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6.90%~24.64%(氨基酸差异率1.00%~10.20%),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5.91%~24.64%(氨基酸差异率4.02%~10.20%)。结论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赵智娴田炳均张杰汤晶晶丁峥嵘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组3型基因分型分子进化
云南省2019年8月龄-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率调查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云南省<15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云南省所有县(市、区)抽取387个乡镇1149个村(居委会、社区)的8月龄-14岁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分析三项标志物组合模式和阳性率。结果在21177名调查儿童中共检出8种HBsAg、HBsAb和HBcAb组合模式,其中三项指标均阴性、仅HBsAb阳性、HBsAb和HBcAb阳性、仅HBcAb阳性分别占31.26%、59.40%、6.46%、2.51%。儿童HBsAg、HBsAb、HBcAb总阳性率分别为0.37%、66.00%、9.17%;乙肝疫苗(HepB)全程接种、未全程接种、免疫史不详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5%、0.59%、0.82%(χ^(2)=5.27,P=0.07);首剂及时、不及时接种儿童分别为0.34%、0.58%(χ^(2)=4.48,P=0.03)。8月龄-4岁、5-9岁、10-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2%、0.43%、0.61%(趋势χ^(2)=5.05,P=0.03)。结论2019年云南省8月龄-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降至较低水平,但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HepB接种对阻断儿童乙肝传播的效果显著。需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HepB全程和首剂及时接种率。
李江嵘许琳康文玉余文李凯张杰唐婷婷李颖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儿童
2011—2021年云南省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流行风疹病毒(RuV)基因型分布及传播模式。方法采集云南省2011—2021年9个州/地级市的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对RuV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靶基因的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基因型和亚型参考株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别,同时与同期我国其他省份流行的RuV病毒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2011—2021年间在云南省流行的RuV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样性,监测到1E-L1、2B-L1和1E-L2三种基因亚型;发现RuV发生两次基因亚型转换,包括2012—2013年间1E-L1至2B-L1基因亚型流行的转换,以及2018年后2B-L1至1E-L2基因亚型的替换,两次基因亚型转换的时间与云南省2012年以及2018—2019年间风疹暴发流行的时间基本吻合;RuV病毒株氨基酸序列水平高度保守,重要功能区域均未发生改变。结论云南省RuV的传播模式与全国各省流行趋势基本一致。
李立群李江嵘余文张杰何丽芳龚琼宇周榕溶朱贞
关键词:风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云南省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云南省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基因组特征,对2010年及2012年监测到的4株VDP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2株Ⅱ型VDPV的基因组全长均为7439nt,与Sabin Ⅱ疫苗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4%和97.7%;2株I型VDPV基因组全长均为7441nt,与Sabin I疫苗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3.9%和97.9%。减毒位点分析发现II型和I型VDPV毒株分别有两个(nt 481和nt 2909)和三个减毒位点(nt 480、nt 2795和nt 6203)发生了回复突变。VP1序列分析显示II型和I型VDPV毒株与相应Sabin株的变异分别为1%和2.3%,重组分析显示II型和I型VDPV的基因组结构分别为S2/S3和S1/S2/S1/S3,后者的重组次数高达3次,显示了重组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也表明了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和传播的持久性与重组的多样性成正相关。因此,从分子水平分析VDPV的特性,可掌握病毒的变异动态,为制定科学可行的VDPV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汤晶晶张杰李凯田炳均赵智娴丁峥嵘
关键词: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特征
中国6省2005年麻疹病毒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47
2005年
研究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基因型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为进一步的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用RT-PCR方法,从2005年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 N)基因C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其中两株为H1b亚型, 其余为H1a亚型.48株野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1%~100%(核苷酸差异为0~22bp),氨基酸同源性为92.7%~100%;与我国疫苗株S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92.5%,氨基酸同源性为88.0%~91.2%.其中Shaanxi05-1和Yunnan05-1,Anhui05-2和Ningxia05-9的N末端456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Hebei05-19、Anhui00-2和Liaoning02-2,Hebei05-1和Chongqing04-3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引起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为H1基因型,并以H1a为绝对优势亚型.各省之间存在相同毒株引起的传播链,不同年份之间存在相同麻疹野毒株的持续循环传播.同时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由核苷酸变异引起的氨基酸变异及中和抗原位点等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可能影响麻疹病毒的毒力和传播力.
姬奕昕许文波张燕朱贞蒋小泓梁勇周淑洁詹军陈慧张杰司源冯燕芦起许松涛
关键词:麻疹病毒H1基因型
2002年云南非脊灰病毒测序定型和ECHO13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云南省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灰病毒(non-polio,NPV)的带毒情况及埃柯病毒13型(echovirus 13,E13)的基因特征进行描述。方法按Obster等介绍的方法,对2002年云南省脊灰实验室分离到的21株NPV进行基因测序定型。结果 2002年云南省共报告267例AFP病例,共采集到<15岁AFP病例的合格粪便标本257份,257份便标本中共检测到NPV43株(带毒率为16.7%),其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22株(阳性率8.6%),均为疫苗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检测到非脊灰病毒(NPV)21株(阳性率8.2%)。21株EV中,12株为人类肠道病毒B组(HEV-B,11个血清型,其中3株为E13),3株为人类肠道病毒C组(HEV-C,1个血清型),未分离到HEV-A和HEV-D组病毒。结论 2002年云南省AFP病例中非脊灰病毒携带率不高。对3株常见的E13进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E13病毒存在基因多样性特点(即存在不同的基因型)。
田炳均丁峥嵘张杰汤晶晶赵智娴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基因特征分析
云南省人类肠道病毒(EV)B组中新型EV_(80) EV_(81)和EV_(83)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对云南省4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的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定型。方法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通用引物187/011、187/222扩增病毒基因组VP1区基因,直接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在基因库进行Blast搜索,并与所有EV(包括新发现的EV)基因的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4株病毒为EV80、EV81和EV83,为人类EV B组中的新型病毒。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出传统方法所无法鉴定的血清型,并能提供病毒遗传学信息。
田炳均张杰康文玉赵智娴丁峥嵘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云南省2005~2013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5~2013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风疹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云南省2005~2013年风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报告风疹病例31 16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63/10万。每年4~6月为季节性发病高峰,每3~4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005~2013年,北部地区平均发病率较高而东部地区平均发病率较低,除2010年迪庆州、2012年怒江州无病例报告外,每年各州(市)均有病例报告。2005~2013年风疹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在1.08~1.32之间,且各年男性发病均高于女性。风疹发病以〈15岁人群为主,2010年以后〈15岁人群发病占总人群发病比例出现明显下降,而15~29岁人群发病占比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中学生发病数均居各年总发病人数之首,占比在44.28%~76.75%之间,其次是幼托儿童,再次是散居儿童。2005~2013年共报告爆发疫情133起,每年均有风疹爆发疫情报告。所有爆发疫情除2005年有一起发生在村庄内,其余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尽快制定全国范围内切实可行的风疹控制策略,根据不同地区风疹的流行特点和传播规律,依托持续、高质量的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containing Vaccine,RC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接种,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余文丁峥嵘李立群张杰黄国斐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特征
云南省应对缅甸输入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实验室监测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临沧市1例缅甸输入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病例调查中实验室的监测情况,为云南省应对缅甸输入VDPV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与缅甸接壤地区入境就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标本进行脊灰病毒(PV)特异性引物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快速检测,现场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及边境地区健康儿童粪便标本开展脊灰病毒监测和肠道病毒型别特征分析;在病例所到过的临翔区和与缅甸接壤的镇康县连续6个月采集环境污水标本开展PV检测分析;采集境内外健康儿童血标本开展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分析,对输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经实验室分析证实在中国消灭和维持无脊灰工作进程中监测到首例缅甸输入VDPV病例,病毒型别为Ⅰ型VDPV,有2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2.3%。在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及外环境中未检测到同类病毒。在健康儿童中检测到NPEV 13株,在环境标本中检测到NPEV 5株,PVⅢ1株,境内儿童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阳性率分别是100.00%、100.00%、98.00%;境外儿童三型阳性率分别是94.34%、100.00%、84.91%。结论云南省脊灰监测系统敏感性高,具备及时发现输入疫情的能力,病例输入后开展人际监测和环境监测,证实边境地区有较好的免疫屏障,未在云南省境内引起二代病例,但云南省面临再次输入的风险较大,应充分发挥实验室监测作用,严防病例或病毒输入后引起本地传播流行。
赵智娴汤晶晶杨朝明张杰袁书益田炳均胡筱莛穆秀海丁峥嵘
关键词: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