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格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 背景:
胶质瘤是脑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神经病理学、遗传和预后的显著异质性使得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虽然神经外科、放疗及化疗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胶质瘤的平均生存期仍比较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
- 张格
- 关键词:磁共振脑胶质瘤影像诊断
- 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幕上Ⅱ~Ⅳ级胶质瘤多模态MRI的分级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胶质瘤患者12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Ⅱ级)56例、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以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结果:常规MRI、DWI、DTI、DCE-MRI、3D-ASL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8.57%、91.07%、91.07%、92.86%、83.93%,特异度分别为81.43%、90.00%、91.43%、95.71%、88.57%,上述序列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8.21%,特异度为97.1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Kappa=0.952)。结论:多模态MRI对幕上Ⅱ~Ⅳ级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
- 张格陈旺生陈峰赵应满
- 关键词:胶质瘤多模态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动态增强成像动脉自旋标记
- 脑胶质瘤MR氨基质子转移成像与病理学特性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MR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及病理特征,探讨APT成像可能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28例,包括11例低级别(低级别组)与17例高级别胶质瘤(高级别组),进行常规扫描及APT扫描,手术标本采用常规HE染色、CD34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瘤核心APT值、肿瘤细胞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肿瘤增殖标记指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肿瘤核心APT值与肿瘤细胞密度、MVD及肿瘤增殖标记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T值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级别组及高级别组瘤核心的APT值分别为(2.3±0.6)%、(3.6±0.7)%,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9.4±2.4)%、(18.4±4.7)%,MVD分别为(19.0±7.4)、(38.9±11.3)条/高倍视野,肿瘤增殖标记指数分别为(14.2±5.4)%、(31.7±4.5)%,高级别组各指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4、-5.89、-5.13、-9.28,P值均<0.01).高、低级别肿瘤瘤核心的APT值与肿瘤细胞密度、MVD及肿瘤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4、0.598、0.750,P值均<0.01).且瘤核心的APT值(Y)与肿瘤细胞密度(X1)、MVD(X2)及肿瘤增殖指数(xO之间呈多元线性相关,方程为Y=0.801+ 0.12X1-0.003X2+ 0.026X3 (F=46.437,P<0.01,R2=0.853).结论 脑胶质瘤APT成像能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胶质瘤瘤核心的APT值越大,肿瘤细胞密度、MVD、肿瘤增殖指数越高,肿瘤级别越高.
- 张格王显龙路世龙周进元温志波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 米诺环素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对大鼠局限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重塑及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及影像可视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早期给药组、晚期给药组、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2只。其中早期给药组于手术后即刻尾静脉注入MC(3mg/kg);晚期给药组于拔线后恢复再灌注6h后大鼠尾静脉注入MC(3mg/kg);生理盐水组于再灌注即刻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了不插入线栓外,其余处理同生理盐水组。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采用HE、免疫组化、Westernblot、免疫荧光及磁共振成像等方法观察MC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BB重塑的影响及影像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生理盐水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给药组;早期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晚期给药组。磁共振图像显示各组最终梗死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给药组及晚期给药组梗死体积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早期给药组小于晚期给药组,假手术组未显示梗死灶。给药组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CD11b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早期给药组低于晚期给药组;给药组脑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YM1、RECA-1、PDGFR-β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且早期给药组高于晚期给药组。给药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且早期给药组低于晚期给药组。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给药组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TNF-α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早期给药组低于晚期给药组;给药组claudin-5、occludin、ZO-1、IL-10、TGF-β和YM1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且早期给药组高于晚期给药组。结论MC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促发BBB重塑,立即给药对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 李蕊蕊林园凯张格李姣黄薇园
- 关键词:米诺环素血脑屏障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
-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在胶质瘤的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方法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检查。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瘤周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灌注明显升高,肿瘤实性部分CBF、患侧/健侧CBF比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健侧CB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患者Cho/NAA、Cho/Cr、NAA/Cr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ADC、ADC比值、FA、FA比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MRS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正确率为82.98%(39/47);仅以DTI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8.09%(32/47);仅以ASL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76.60%(36/47);综合3种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3种功能成像单独应用(χ2=6.021、14.763、9.553,P均<0.05)。结论联合三种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可优势互补,提高脑胶质瘤分级准确性,有助于手术方式的确定。
- 张格陈旺生陈峰赵应满
- 关键词: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
- 早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多参数评估及其机制研究
- 黄薇园李建军陈峰陈旺生李长清张格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发病率最高的脑血管病,影响其预后的最关键因素是再灌注损伤,该项目运用动态对比增强(DCE)-MR技术,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规律,并探索该技术在预测出血性转换(HT)及预后方面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卒中治疗
- 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在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估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胛)成像对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及APT扫描,病灶划分瘤核心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3个感兴趣区并测量其APT转移率,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瘤核心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胛转移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瘤核心区的APT转移率。结果33例中,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12例,将Ⅱ级设为低级别组,Ⅲ级、Ⅳ级为高级别组,高级别组的瘤核心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PT转移率分别为(3.05±0.63)%、(1.94±0.54)%、(1.63±0.46)%,低级别组瘤核心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APT转移率分别为(1.88±0.54)%、(1.19±0.87)%。无论高级别或低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瘤核心区信号均高于水肿区与对侧正常白质区(高级别组P值均〈0.01,低级别组P=0.035〈0.05),且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瘤核心区APT转移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级别组瘤核心区信号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APT成像结合常规MRI序列,可提高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率,对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格王显龙路世龙黄凡衡温志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上皮病理学
- 少见部位颅内软骨瘤的影像特点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少见部位的颅内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和南方医院放射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大脑凸面及大脑镰颅内软骨瘤患者6例,其中大脑凸面3例,大脑镰区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CT显示肿瘤边缘清楚,5例可见数量不等钙化,相邻骨质受累2例;MRI显示病灶呈混杂信号,其中肿瘤实质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肿瘤出血为长T1、短T2信号;其中3例可见特征性的“皂泡征”;MRI增强扫描显示1例明显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发生于大脑凸面及大脑镰的颅内软骨瘤罕见,术前误诊率高。结合肿瘤体积较大、多发钙化、可见“皂泡征”、增强扫描无或轻度边缘强化等特征,可对其做出影像学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 张格王显龙王燕钰陈燕萍路世龙温志波
- 关键词:颅内软骨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