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琼

作品数:32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护理
  • 8篇用药
  • 7篇用药差错
  • 7篇住院
  • 6篇用药安全
  • 6篇手术
  • 5篇床单
  • 4篇压疮
  • 4篇眼科
  • 4篇老年
  • 4篇护理质量
  • 4篇患者用药
  • 3篇垫式
  • 3篇质量指标
  • 3篇气道
  • 3篇人工鼻
  • 3篇住院患者
  • 3篇开放气道
  • 3篇肺部感染
  • 3篇敷贴

机构

  • 32篇复旦大学
  • 8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作者

  • 32篇张琼
  • 15篇席淑新
  • 8篇沈国妹
  • 8篇杨红红
  • 8篇蔡志芳
  • 8篇周英凤
  • 8篇秦薇
  • 8篇薛嵋
  • 6篇吴沛霞
  • 5篇华玮
  • 4篇黄颖
  • 3篇虞卫
  • 3篇何颖蕾
  • 3篇吴津
  • 3篇万凌光
  • 3篇林晨珏
  • 2篇万艺
  • 2篇曹峻
  • 1篇孙兴怀
  • 1篇徐建鸣

传媒

  • 8篇护理学杂志
  • 3篇上海护理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全国肿瘤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视力障碍病人饮食护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归纳分析了各个营养素与老年人群、老年视力障碍人群之间的关系及研究结论在实际饮食护理中的运用,为国内老年视力障碍病人的饮食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郭小红席淑新张琼
关键词:视力障碍饮食护理老年人
人工鼻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人工鼻组件。本发明包括人工鼻,所述人工鼻的底部设有一弹性连接管,所述弹性连接管嵌入于底部设有敷贴的中空底座中。本发明优点:①有效加温、湿化;②将开放气道变为封闭气道,减少肺部感染和交...
席淑新张琼吴沛霞
文献传递
护理敏感指标在五官科手术相关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从敏感指标入手,有助于管理者以点带面地进行重点管理[1]。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原名“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俗称“压疮”,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2]。手术相关压力性损伤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发生于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至术后6 d内,其中以术后1~3 d最为多见[3-4]。手术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5]。2015年我院引进脑外科专家后,颅底外科联合眼、耳、鼻科手术的数量逐步增加,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偶有出现术后皮肤压红甚至破溃的病例。2016年护理部将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作为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不断改进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指标的测量方法1.1 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将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作为敏感质量指标。根据其分期定义[6]来鉴别术后压力性损伤。I期为皮肤完整,出现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II期为表皮和部分真皮缺损,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溃的血清性水疱,也可表现为浅表开放的粉红色创面,周围无坏死组织的溃疡,甚至较干燥。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指标定义:住院患者因手术原因新发压力性损伤的人数占统计周期内住院手术患者总数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某时期因手术原因新发压力性损伤人数/同期住院患者手术总数×100%。
华玮张琼席淑新钦苓
关键词:压疮护理质量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手术相关压疮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华玮张琼席淑新钦苓
半卡垫式病房床单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床单是患者床单位护理用品的必需品之一。传统大单为184cm×250cm的长方形白色棉布单,总面积为4.60m。采用传统大单铺床,操作步骤烦琐、耗时较长,且床单不易固定,易松动、滑脱,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时容易起皱,导致不舒适感,尤其当患者取半卧位时,床单极易下滑皱折不易整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有可能因此导致压疮等严重后果。
万艺曹峻张琼
关键词:床单
国内用药安全相关护理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被引量:43
2011年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用药安全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了解国内促进安全用药的策略,明确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文献评阅数据库,对1998-2010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CBM中与用药安全相关的护理文献624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60.1%为临床经验介绍与探讨,77.2%没有采用任何统计分析方法。用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药环节管理(23.1%)、用药差错环节分析(21.3%)等。结论研究关注临床的安全用药问题,但以经验总结为主,设计欠严谨,统计分析方法较单一,定性论述为主。亟需加强与用药安全相关的护理研究,促进用药安全策略及社区用药安全的研究,为构建适于中国的用药安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提供依据。
周英凤杨红红秦薇沈国妹薛嵋蔡志芳张琼
关键词:用药安全护理文献计量分析
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最佳证据的遴选及应用实践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遴选出与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相关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以促进用药安全。方法遵循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和证据转化系统,遴选出16项证据,根据证据制定21条评价标准,对病区护士进行3个月基线评价了解证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3个月的培训及证据的应用实践,之后再进行3个月应用实践及执行率评价。结果经过培训及临床实践后21条评价标准中9条执行率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循证文献检索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可确保遴选的证据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针对性培训和实践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给药流程及给药行为,有利于促进证据的转化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周英凤刘睿艳秦薇徐建鸣薛一帆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薛嵋
关键词:用药安全用药差错
老年住院病人用药差错预防及护理管理策略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系统收集与评价现有的与老年住院病人用药差错相关的预防及护理管理策略的有效证据。[方法]通过构建研究团队,确定检索策略及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系统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构建文献评阅数据库,对文献进行系统的评阅。[结果]共纳入44篇文献,对10项预防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现有证据支持启用计算机化医嘱输入(CPOE)和临床次策支持系统(CDSS)以减少给药差错的发生。有限的证据指出,启用计算机报警系统、病人个体化发药系统、自动发药系统、计算机生成给药记录及条形码技术,对用药流程进行重建、构建多学科的用药回顾与安全委员会及匿名的、非惩罚性的差错上报系统有利于促进用药安全。尚缺乏证据支持床旁终端系统、设置专门的发药护士、双人核对及常规的教育与培训对减少用药差错的效果。[结论]关于老年住院病人用药差错预防策略的证据是非常有限的,其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周英凤杨红红秦薇沈国妹薛嵋蔡志芳张琼
关键词:用药差错药物不良事件用药安全
老年病房护理人员用药差错、差错环节及相关因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病人用药差错、差错环节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个老年病房符合标准的护士15人,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通过个人深入访谈收集资料,采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老年病房常见的差错包括剂量差错、药物差错、病人差错、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差错。其中,护士对给药时间差错最为忽视。从用药差错发生的环节看,排药过程是最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核对是最难的环节,发药护士则是责任的直接承担者,服药环节受病人的依从性影响而最难控制,发药后的监测是最薄弱的环节。未遵守给药流程、工作环境缺陷、药物知识缺乏、对病人信息缺乏了解、护士的态度及医护沟通欠缺、护士配置不足及病人参与用药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定期进行用药差错环节分析,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规范工作环境,激励护士严格遵守用药流程,加强与医生及药剂师沟通,并加强病人教育,提高病人参与安全用药的责任,以减少给药差错。
周英凤秦薇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薛嵋
关键词:护理人员用药差错
压疮发生率敏感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持续改进中的运用
华玮钦苓张琼席淑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