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笠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光电脉冲穴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激光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与常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5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西药组(A组,n=32),激光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组(B组,n=32)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组(C组,n=31),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血糖等指标。结果:(1)A组与B组相当,C组效果则明显加强,优于A、B组(P<0.05)。(2)A、B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值较A、B组差异显著(P<0.05),而血流变值三组治疗前后均无差异(P>0.05),血糖值三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光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提高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疗效等同于常规西药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后疗效明显加强。激光电脉冲穴位刺激治疗能克服针灸治疗时手工刺激强度不一、疼痛与皮肤破损不易愈合的缺点,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雷水红樊吉义张笠赖晓阳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
- 甘舒霖30R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 2007年
- 选择90例新发空腹血糖大于14 mmol/L的T2DM患者,分别予以甘舒霖30/70和诺和灵30R注射。结果两组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围、体重及BMI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舒霖30/70预混人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疗效肯定。
- 雷水红赖晓阳熊淑玲余戎张笠张美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诺和灵30R疗效
- 低血糖昏迷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占69.0%(29/42);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占83.3%(35/42),病因以用药不当为主;非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占16.7%(7/42),包括2例席汉氏综合征及2例酒精性低血糖。4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应加强预防低血糖的知识宣传,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建议将血糖检测作为昏迷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以利于快速确立正确诊断。
- 秦淑兰张美英李志平张笠赖晓阳
- 关键词:低血糖昏迷老年人
- 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28只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n=14)和糖尿病+苯扎贝特干预组(DMB,n=14),另设正常对照组(NC,n=14)。DMB组给予每日苯扎贝特50mg/kg剂量灌胃,DM组和NC组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测定大鼠药物干预前后的TG、TC、FBG、FINS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胰腺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β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经苯扎贝特干预后,DMB组血TG、TC较前明显下降(P<0.01),FBG也下降(P<0.05),而FINS则较前升高(P<0.05)。(2)与DM组相比,DMB组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减少(P<0.05),caspase-3表达也减少(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改善胰岛分泌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胰岛caspase-3表达,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 蔡霞赖晓阳张笠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苯扎贝特脂毒性胰岛Β细胞凋亡
- 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胰岛B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6只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然后按3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0.5%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总共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随即将28只2型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B组给予苯扎贝特50 mg.kg-1.d-1灌胃,DM组和NC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灌胃。3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测定药物干预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观察胰岛B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经苯扎贝特干预后,DMB组大鼠血清TG、TC、FBG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均P<0.05),而血清FINS水平则较干预前升高(P<0.05)。②与DM组比较,DMB组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率、胰岛B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Caspase-3表达,发挥抗脂毒性凋亡的作用,从而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 蔡霞赖晓阳张笠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苯扎贝特脂毒性胰岛B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细胞凋亡
- 糖尿病并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雷水红樊吉义张笠李经赖晓阳
- 关键词:糖尿病带状疱疹病例报告
- 苯扎贝特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保护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干预前后肥胖和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胰岛分泌功能的变化以及胰岛β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n=10),高脂饮食组(HF,n=65)喂养8周建立的肥胖模型再随机分为肥胖组和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造模成功后,将上述两组再随机各分两组,分别为:单纯肥胖组(OB),肥胖+苯扎贝特(OB+BZ),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苯扎贝特组(DM+BZ),与NC组一同进入药物干预,测定药物干预前后FBG、TG、TC、FINs等指标,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并采用TUNEL法计数凋亡胰岛β细胞。结果(1)肥胖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合并高TG、TC血症,经苯扎贝特干预后血TG、TC明显下降(P<0.01),OB+BZ组FINs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DM+BZ组FBG获得改善,FINs水平得到恢复(P<0.05)。(2)OB、DM组均出现胰岛β细胞凋亡,DM组凋亡趋势更为显著,苯扎贝特干预后OB+BZ组较OB组、DM+BZ组较DM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肥胖和2型糖尿病大鼠多合并脂代谢紊乱并造成胰岛β细胞凋亡,苯扎贝特控制高脂血症可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减少胰岛素抵抗,对胰岛β细胞脂性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糖代谢。
- 王艳赖晓阳张笠
- 关键词:Β细胞苯扎贝特脂毒性肥胖2型糖尿病
- 苯扎贝特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保护的实验性研究
- 王艳赖晓阳张笠
-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并肌酸激酶升高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又称甲状腺毒性周期性瘫痪(TPP),主要见于亚洲地区的成年男性Graves病患者[1]。亦可见于其他类型的甲亢患者,如碘甲亢、垂体TSH瘤、甲状腺毒性腺瘤、甲状腺炎伴甲亢等。患者通常无家族史,发作前无前驱症状,起病急,发作时血钾低。回顾甲亢性周期性瘫痪致肌酸激酶升高1例进行报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
- 陈超沈云峰胡磊余戎张笠赖晓阳
- 关键词:甲亢性周期性瘫痪肌酸激酶个案
- 安博维联合金水宝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9年
- 分别应用安博维(对照组)及安博维+金水宝(观察组)治疗非高血压性糖尿病早期肾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尿白蛋白肌酐排泄率(UAER),并测血压、血糖、血钾、肌酐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均较前降低,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均下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安博维联合金水宝对非高血压性糖尿病早期肾病有明显的干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安博维。
- 雷水红李经赖晓阳张美英张笠熊燕
- 关键词:安博维金水宝糖尿病肾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