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托幼机构
  • 2篇防制
  • 2篇病毒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学校突发公共...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严重急性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严重急性呼吸...
  • 1篇研究方法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疫情

机构

  • 8篇兰州市疾病预...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白银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张艳
  • 8篇张晓宇
  • 5篇苏延军
  • 4篇李盛
  • 4篇张薇
  • 3篇王昭君
  • 3篇刘琼
  • 3篇王宇红
  • 3篇马汉平
  • 2篇王龄庆
  • 1篇李红蓉
  • 1篇刘家吉
  • 1篇席莉华
  • 1篇李志强
  • 1篇王金玉
  • 1篇李小龙
  • 1篇董继元
  • 1篇刘萍
  • 1篇常旭红
  • 1篇常永强

传媒

  • 3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兰州市报告的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
2020年
目的对兰州市报告的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COVID-19疫情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月23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报告2例COVID-19疑似病例,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诊疗经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家庭环境、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和转归等情况,分析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和传播代际。结果该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从1月23日发现至2月21日,持续29 d,报告9例COVID-19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死亡1例。其中3例为武汉市输入病例,是该起疫情的传染源;二代病例7例,均与3例武汉市输入病例有聚餐史和(或)日常生活接触史,家庭续发率为41.18%(7/17)。9例确诊病例中,潜伏期最长10 d,最短4 d,中位数为9 d。除7例续发病例外,排查到密切接触者24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兰州市报告的首起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由武汉市输入病例引起,通过聚餐和(或)日常生活接触在家庭内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
王宇红张薇张晓宇马汉平王昭君张艳苏延军李红蓉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兰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防制对策被引量:3
2013年
为掌握兰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分析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并为防控对策的制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兰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疫情资料和人口学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兰州市2008-2011年网络数据。实验室资料来源于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
张晓宇王宇红苏延军张薇张艳王昭君高磊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制对策
兰州市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2010~2014年兰州市共报告156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人数为3 772人,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共152起,占总事件数的97.44%;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县区为城关区84起,占总事件数的53.85%;小学和托幼机构是事件的易发场所;农村学校多于城市;事件报告主要集中在5~6月份和11~12月份,时间分布总体呈双峰态势;事件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引起,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论:为有效地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进一步加强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建立健全各项防制制度及相关预案,严格落实,做好卫生、教育的信息互通和联合防控。
张艳刘琼李盛张晓宇苏延军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兰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的研究
王智永蒋永萍马彪雄刘萍马汉平刘家吉张薇王龄庆李志强张晓宇王芸王昭君张艳李小龙常永强
该项目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的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进行了研究,掌握了兰州市不同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青少年乙肝免疫现状等内容,评价了该市长期以来...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
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传染病防治知识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2~2014年每年随机平均选取兰州市8个县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共82所,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的160名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0名校医或保健教师中,城市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调查正确率高于农村;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调查正确率高于学校;30至39岁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最高,50岁以上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最低;女性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或保健教师问卷正确率略高于男性。结论:为提高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校医和保健教师的疾病防控能力,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减少校医或保健教师的流动性;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校医和保健教师应持续且及时地更新相关传染病知识,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刘琼李盛张晓宇张艳苏延军
关键词:托幼机构传染病知识
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乘积季节模型预测兰州市水相关疾病发病情况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水相关疾病发病率发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对兰州市水相关疾病发病情况进行预测。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水相关疾病发病率数据,利用R软件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利用2015—2017年实际发病率与模型拟合数据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并预测2015—2017年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结果在水相关疾病预测中建立ARIMA(2,0,1)×(2,0,0)_(12)乘积季节模型,Ljung-Box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8.64,P=0.824),2015年—2017年兰州市常见水相关疾病实际发病率均在预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为5%。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兰州市水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能够运用于水相关疾病发病趋势的预测及预警,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李盛王宇红王金玉冯亚莉李普董继元马汉平王龄庆常旭红李守禹张薇张晓宇贾清张艳
关键词:时间序列
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制工作现况,知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随机平均选取兰州市9个县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82所,对抽中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82所学校和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89.0%,消毒隔离制度建有率为67.1%;传染病应急预案86.6%;91.5%的单位建立了晨检制度,78.0%的单位建立了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69.5%拥有疫情登记本;开展消毒工作有记录可查的单位占84.1%;开展晨检和因病缺课病因排查工作的比例为86.6%和74.4%;82所单位均设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结论:兰州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传染病防制制度及相关预案建立较为完善,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够严格;虽都配有保健人员,但专职卫生技术人员较少,传染病知识贫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和保健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
张艳李盛张晓宇刘琼苏延军
关键词:托幼机构传染病
兰州市2~7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2~7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兰州市4个区选取649名儿童进行睡眠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2~7岁儿童全天总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各组间均数呈线形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9,P<0.01);男童睡眠时间长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1);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睡觉前有进食习惯、不能单独睡眠、睡眠需要帮助、睡中惊叫、睡眠时身体疼痛、白天嗜睡状态、早晨由他人唤醒、看护人总睡眠时间、失眠、看护人的年龄、学历等;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50.7%,男童发生率为47.3%,女童为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7,P=0.0046);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父母婚姻关系不良、母亲睡眠障碍、睡眠不规律、与父母同房睡、母亲高学历、单亲家庭等。结论兰州市儿童的睡眠时间少于国内外大多数城市,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睡眠相关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及带养人的睡眠习惯。
叶新华陈虹席莉华原新惠张晓宇张艳
关键词:儿童睡眠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