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迪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新闻
  • 4篇媒体
  • 3篇健康
  • 2篇新媒体
  • 2篇新闻传播
  • 2篇公共关系
  • 1篇新媒体环境
  • 1篇新闻传播教育
  • 1篇新闻传播效果
  • 1篇新闻传播业
  • 1篇新闻工作
  • 1篇新闻工作者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信息环境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寻租
  • 1篇寻租现象
  • 1篇疫情
  • 1篇疫情防控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中央电视台

作者

  • 15篇张迪
  • 3篇张迪
  • 2篇靳雪征
  • 2篇张莹
  • 1篇邵若斯
  • 1篇姬德强
  • 1篇韩晓宁
  • 1篇梁鑫
  • 1篇卫薇
  • 1篇张毓强
  • 1篇肖瓅
  • 1篇李方波
  • 1篇相德宝
  • 1篇刘畅
  • 1篇徼晓菲
  • 1篇李雨波
  • 1篇刘晓阳
  • 1篇许玲
  • 1篇邵安娜
  • 1篇赵雯

传媒

  • 5篇国际新闻界
  • 3篇对外传播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商情
  • 1篇新闻春秋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信息获取渠道的聚类分析:主动获取与被动接触被引量:34
2015年
我国公众健康意识逐步提高,新媒体在公众生活中愈发普及,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使用新媒体获取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依据获取健康信息的所应用新媒体的类型与主动获取/被动接触行为两点标准,本研究对新媒体渠道进一步细分,改变了以往研究对新媒体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定义粗略的状况。以北京某高校大学生为样本,本研究对新媒体健康信息获取渠道进行调查,发现微信朋友圈是大学生群体获取健康信息最普遍的渠道。研究进一步利用聚类分析法将该群体划分为四类——主动搜索类、默然被动类、全社交媒体类与全新媒体类。最后,文章对研究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张迪古俊生邵若斯
关键词:聚类分析渠道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我国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了解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公众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情况,为有效开展相关信息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样本库调查样本2837人,分析其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内容偏好和网络传播渠道使用频率,以及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在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获取渠道选择方面的差异。结果 调查对象对知识类、生活方式与行为类、防护意识类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的关注度均较高,回答“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者占比均超过50%。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调查对象的信息获取行为可将网络传播渠道分为搜索类、浏览类和被动接触类3类;百科类网站、搜索引擎和问答类网站等搜索类渠道是调查对象获取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信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渠道,回答“总是”和“经常”使用者占比依次为79.4%、75.8%、61.8%;微信公众号(57.2%)、微信朋友圈(54.1%)、微博(52.2%)等被动接触类渠道也成为其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女性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77.5%)高于男性(72.6%);农村居民对搜索类渠道(64.1%)和被动接触类渠道(50.2%)的使用低于其他人群;自评健康信息素养不好者对搜索类渠道的使用相对少(68.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疫情大流行应对准备期健康教育信息的传播,要注重发挥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作用,并重视不同人群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传播。
靳雪征李雨波张迪刘雨凡张莹吴敬
国际传播实践与战略传播思维被引量:3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目标,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战略策划、策略实施和效果评估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尽管战略传播概念提出时间相对较晚,但是,战略传播观念实际在二战后已广泛应用于国际传播实践,成效显著。当下我国国际传播实践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更应秉承战略传播思维,提升专业化程度,加强前期调研和主动策划,加强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张迪张迪刘畅
关键词:战略策划
文明交流互鉴下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范式创新与路径重构被引量:7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目前,国际传播研究主要依靠西方国际传播理论框架,如在媒介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对南北、东西国际传播不平衡格局进行批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多次讲话和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国际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理念,以战略传播为手段。本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应脱离西方话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研究范式和理论创新路径。在宏观层面,从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重构国际传播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在微观层面,从战略传播视角出发,聚焦我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诸如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国际舆论引导等前沿问题。
张迪
国家战略传播与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并指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传统,坚持从国家战略传播高度开展国际传播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国家的国际传播战略和实践。
张迪
关键词:国际新闻
糖尿病防治媒体报道现状研究与传播建议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回顾中国大陆糖尿病防治媒体报道,提出糖尿病防治媒体报道的误区与传播建议。方法从反应中国经济水平差异的12个城市中选取销量最高的1家晚报、1家都市报,将其2010—2012年关于糖尿病主题报道作品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的数量、议题分布、软文特点等传播要素进行分析。结果从12个城市24家纸媒中共抽取了2066篇糖尿病报道,其中,晚报类为1176篇,占56.92%,都市报类为890篇,占43.08%;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之间的糖尿病报道数量差异明显,从地域分布看,一线城市的报道最多,共915篇,占44.29%,但以新闻体裁为主,二线城市次之,为671篇,占32.48%,三线城市最低,为480篇,占23.23%;在报道体裁上,新闻类报道占绝大多数,为68.1%;媒体提及糖尿病时,69.55%的报道并没有对糖尿病类型进行细分,关于治疗方法的报道量最大,为49.03%;有12.05%的报道为明显的软文,其中有85.54%的软文关注的是非正规治疗手段及药品。结论糖尿病议题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误区与盲区,媒体在重视糖尿病报道的同时,应加强预防类主题的宣传与报道,提高分众传播意识,避免软文泛滥现象的发生。
邵安娜张莹赵雯卫薇张迪靳雪征李方波徼晓菲许玲肖瓅
关键词:糖尿病防治媒体报道
论报纸版面设计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2014年
在现代报纸版面设计当中,设计元素的多元应用,使得报纸版面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优秀的设计能让新闻报道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冲击力,成为一份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这种无声的版面语言对新闻传播效果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超越了文字本身。
张迪
不同信息环境下记者寻租现象的演化:一种博弈分析
2016年
本文界定的"记者寻租"是指记者以获利为目的,利用手中的新闻报道权为团体或个人谋求利益,对社会没有益处甚至造成损害的一种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本文尝试使用博弈分析方法研究记者个体的"新闻寻租"行为。我们考察了不同信息环境背景下,记者、行贿者和监管者的动因与策略。通过建模和求均衡解,本文提出了防范记者"新闻寻租"行为的一些可行方法。
刘晓阳张迪徐仲超梁鑫
关键词:博弈论信息环境
健康传播发展的三个理论维度被引量:2
2014年
来自不同国家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同一新闻体制及新闻机构工作,是全球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中央电视台外籍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他们的基本特征与工作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外籍员工以男性偏多,呈现出高学历、高收入、新闻从业经验丰富、传播专业背景好、中文语言能力强等特征。他们工作岗位类型受到制约,层级不高,对工作比较满意,最满意的指标是人际关系,最不满意的是升迁机会,愿意长期在此工作的只占少数。研究还发现,不同语种的外籍新闻工作者,在收入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韩晓宁张迪艾奎宇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外籍员工工作满意度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事件的解读特征与情绪表达——基于新浪微博“基因编辑婴儿”文本的框架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本文以"基因编辑婴儿"为案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果壳网、央视新闻等7个微博账号,以其中的165条事件相关微博原文和6440条微博评论为样本进行框架分析,并以恩克曼六种基本情绪指标对评论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相关微博文本中存在"个人问责""外部问责"等十个框架。在描述分析基础上,研究利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检验微博原文框架、评论框架、评论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原文框架与评论框架存在较强一致性,原文和评论中的"个人问责""外部问责"和"科普"框架能够一一对应;"个人问责""外部问责"和"受害者权益"三个框架微博下的评论呈现更明显的负面情绪,"宿命论"和"科普"框架则与快乐情绪相关。此外,综合媒体账号与科普账号存在差异:科普账号的微博原文框架与评论框架的相关性显著高于综合媒体账号,两类账号的原文框架与评论情绪的相关性基本一致。
张迪童桐施真
关键词:情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