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Al掺杂量对纳米Ni(OH)_2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Al掺杂纳米Ni(OH)2粉体,并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合金表面元素组成分布(EDAX)分析及充放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含量的提高,纳米Ni(OH)2粉体由β-Ni(OH)2逐步转变为α-Ni(OH)2,其形貌由细针状逐渐转变为球形颗粒后向不规则块片状转变。随着Al含量增加,样品的放电比容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当Al含量为15%时,所制备的粉体为球形纳米α-Ni(OH)2,其放电比容量高达302.25 mAh/g,且放电平台高,充电电压较低。
- 汤玉飞赵芳霞寿奉粮张述东张振忠
- 关键词:微乳液AL掺杂电化学性能
- 含超细铜粉/多相变微胶囊导热膏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针对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硬件在向性能更强、更稳定、体积更小、功耗更小、使用更方便、运行更安静以及更低操作温度等的发展中带来的散热问题,本文以解决计算机CPU的散热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基础导热硅脂中通过添加具有优异导热性能...
- 张述东
- 关键词:超细铜粉散热效果
- 超细铜粉的分散及其在导热膏中的应用
- 2015年
- 在测量超细铜粉Zeta电位的基础上,选用SHMP、OA、SDBS、PVP、PEG五种分散剂,研究超声时间和分散剂浓度对超细铜粉在无水乙醇中分散性能的影响,以及超细铜粉的加入量、粒径、不同粒径铜粉复配等对导热硅脂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中添加3%的SHMP超声50 min,铜粉分散效果最好。随着超细铜粉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导热膏的导热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当超细铜粉的总加入量为33%,82 nm和800 nm的铜粉以3∶1进行复配,导热膏的导热性能最优,导热系数最大为1.413 W/m·K。
- 王志愿赵芳霞华娇何伟张述东
- 关键词:超细铜粉无水乙醇导热系数
- 水性镍系电磁屏蔽涂料的制备及屏蔽效能被引量:3
- 2012年
- 以稀盐酸处理的、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表面改性的超细镍粉为导电填料,水性聚氨酯乳液为粘结剂制备水性导电涂料,研究了填料的含量,偶联剂处理工艺,水用量,以及涂料固化工艺等,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及涂层的电磁屏蔽效能。实验表明,镍粉含量在40%~50%,偶联剂处理工艺选用预处理法,偶联剂用量为镍粉含量的3%,涂料含水量为40%,涂层固化工艺为40℃固化15 min,涂层表面状态和导电性能均较好,且得到的水性导电涂料在频率为50~1 500 MHz段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达到了25.0~47.5 dB。
- 寿奉粮赵芳霞张述东华娇张振忠
- 关键词:水性镍系导电涂料电磁屏蔽
- 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6
- 2013年
- 以三聚氰胺-甲醛为囊壁,混合石蜡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相变储能微胶囊材料,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和TEM、FT-IR分析手段研究了乳化剂、pH值和NaCl对相变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对微胶囊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体系pH值太大时,形成的微胶囊不够坚固,易被渗透,微胶囊化产率较低,而当溶液的pH值太小,酸性太强时,囊壁形成过快,质量不易控制,容易发生团聚和结块现象;在酸催化预聚体缩聚过程中,向体系中加入一定质量比的NaCl,可以得到更坚固的微胶囊材料。研究发现,当乳化剂为OP-10,pH为3.5,并加入NaCl时,密胺树脂成功的包覆上了石蜡芯材,其包裹率为80.4%,所合成的相变微胶囊,呈均匀分散的球形,外形完整,平均粒径为2.5μm,粒度分布比较窄,且具有很好的分散性。
- 张述东雷艳惠赵芳霞王志愿张振忠
- 关键词:石蜡相变微胶囊原位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