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瑶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活性
  • 5篇药理
  • 4篇学成
  • 4篇药理活性
  • 4篇化学成分
  • 3篇药材
  • 3篇别样
  • 2篇地骨皮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色谱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相色谱
  • 2篇聚类分析
  • 2篇抗氧化
  • 2篇老鹰茶
  • 2篇高效液相

机构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国家教育部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黔南民族医学...

作者

  • 13篇张鑫瑶
  • 10篇许利嘉
  • 9篇肖培根
  • 8篇彭勇
  • 5篇肖伟
  • 5篇马培
  • 2篇何春年
  • 2篇赵晓玲
  • 2篇王婉莹
  • 1篇刘延泽
  • 1篇韩碧群
  • 1篇谭芳
  • 1篇胡华刚
  • 1篇万文婷
  • 1篇姚霞
  • 1篇刘勇
  • 1篇郭建军
  • 1篇王哲
  • 1篇肖璇
  • 1篇张伟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中地骨皮甲素和乙素及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地骨皮药材(包括野生、栽培和市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3种来源的地骨皮药材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Synergi 4u Hydro-RP80A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来源于栽培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地骨皮中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普遍较高,均大于9.090 mg/g;来源于野生的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地骨皮以产于山西、陕西和宁夏的地骨皮甲素/乙素含量较高,在8.969~15.012 mg/g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阿魏酸含量最高的4个样品均存在于来源为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地骨皮中,其他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均为7.459~39.258μg/g,无明显的规律性。结论地骨皮甲素/乙素可作为地骨皮质量控制的特征指标,且含量不应低于1 mg/g,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且专属性强,可为地骨皮的质量控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赵晓玲张鑫瑶何春年彭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地骨皮阿魏酸
国外别样茶—巴拉圭茶被引量:3
2013年
巴拉圭茶作为南美家喻户晓的饮品,至今已有400多年的饮用历史。巴拉圭茶含有丰富的天然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保健及医疗作用显著,适用人群广泛,饮用方式便捷,口感良好,因此,备受国际上的关注与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茶与中国的茶在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对巴拉圭茶的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进行简述,以促进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张鑫瑶肖伟许利嘉肖培根
关键词:茶文化
山绿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山绿茶是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干燥叶经加工炮制而成,其使用历史悠久。现代化学研究表明山绿茶富含黄酮类、三萜类、半萜苷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及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以及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水肿、扁桃体炎、痢疾等病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文对山绿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整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其医疗保健作用提供参考。
孙乐张鑫瑶万文婷许利嘉肖培根
关键词:山绿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利用RSLC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地骨皮药材的超快速液相色谱(RSLC)特征指纹图谱,检验地骨皮来源品种的成分区别,控制地骨皮商品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UPLC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315nm。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地骨皮药材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地骨皮药材的RSLC特征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骨皮药材2个来源品种枸杞和宁夏枸杞之间仅在含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差别不大。结论:本研究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有助于深入评价地骨皮药材质量。
赵晓玲姚霞张鑫瑶马培何春年彭勇
关键词:地骨皮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大黄属药用植物抗HIV-1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大黄属药用植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抗HIV-1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IV-1逆转录酶相关的核糖核酸酶H活性测定检测了大黄属16种22个样品的抗HIV-1活性;同时测定了22个样品的UPLC特征图谱;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并采用UPLC-TOF-MS/MS指认样品主要成分峰。结果:藏边大黄、苞叶大黄和河套大黄提取物有较好的抗HIV-1活性。谱效相关性研究表明4.74,7.99,21.18 min色谱峰与活性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通过谱效研究,推测了有抗HIV-1活性的大黄属药用植物及其活性组分,为大黄属植物深层次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马培张鑫瑶许利嘉王哲肖培根
关键词:抗HIV-1活性谱效关系
石崖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较全面的阐述石崖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石崖茶使用历史悠久,现代化学研究表明石崖茶富含黄酮类、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多种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石崖茶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对石崖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将对我国茶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及调整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张鑫瑶许利嘉肖伟刘勇彭勇肖培根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叶下珠和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叶下珠和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为其是否可以混用或代替使用提出物质基础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INDUSTRIES Epic C18 120A(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A)-水(0.1%磷酸,V/V)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建立了叶下珠和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其混用或代替使用提出物质基础的依据。
张鑫瑶许利嘉张伟
关键词:叶下珠苦味叶下珠指纹图谱
虎杖药材UPLC特征图谱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建立虎杖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5%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290 nm。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38批不同产地的虎杖药材UPLC特征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虎杖药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为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36批虎杖药材相似度>0.9;2批药材相似度为0.733,0.89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药材分为3类,不同类别间质量有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虎杖药材的特征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全面控制市场流通虎杖药材的质量。
马培许利嘉刘延泽彭勇张鑫瑶肖培根
关键词:虎杖超高效液相色谱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老鹰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方法:3月至8月定期采集老鹰茶样本,分别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 nm和753 nm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测定不同月份的老鹰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计算不同月份老鹰茶样品的EC50值,并用SPSS软件计算老鹰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EC50值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3-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17.96%-21.81%)高于6-8月份的含量(12.05%-13.64%),其中5月份的老鹰茶总黄酮含量最高;3-5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8.03%-8.15%)高于6-8月份的含量(5.96%-6.16%),其中3月份的老鹰茶总多酚含量最高;3月份老鹰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EC50 5.293μg·m L-1),随着月份的累积活性降低;老鹰茶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总多酚的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总多酚是老鹰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建议老鹰茶的采集时间在每年的3-5月,其中以3月最佳。
肖璇彭勇许利嘉胡华刚张鑫瑶肖培根
关键词:老鹰茶黄酮多酚抗氧化
甜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4年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是广西民间长期使用的茶、糖、药三位一体的甜味植物,具有茶文化特征。民间饮用经验证明,甜茶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的功效。甜茶含有黄酮类、二萜及其苷类、多酚类、鞣质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甜茶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防龋齿、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且安全无毒。笔者还对甜茶的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甜茶提供科学依据。
韩碧群谭芳张鑫瑶彭勇
关键词:甜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