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中镇

作品数:129 被引量:6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育种
  • 25篇基因
  • 18篇多态
  • 16篇性状
  • 16篇微卫星
  • 15篇标记辅助选择
  • 14篇多态性检测
  • 13篇种猪
  • 13篇分子标记
  • 9篇地方猪
  • 9篇畜禽
  • 8篇性状相关
  • 7篇生猪
  • 7篇通城猪
  • 7篇微卫星标记
  • 7篇位点
  • 6篇地方猪种
  • 6篇育种工作
  • 6篇肉质
  • 6篇猪种

机构

  • 126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麦吉尔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北京市奶牛研...

作者

  • 128篇彭中镇
  • 71篇刘榜
  • 48篇赵书红
  • 48篇李奎
  • 41篇樊斌
  • 35篇朱猛进
  • 30篇余梅
  • 24篇徐学文
  • 15篇熊统安
  • 14篇龚炎长
  • 9篇张庆德
  • 7篇曹胜炎
  • 6篇李长春
  • 5篇喻传洲
  • 4篇孙玲
  • 4篇邱海芳
  • 4篇唐中林
  • 4篇韩雪蕾
  • 4篇蒋腾飞
  • 4篇何小平

传媒

  • 14篇华中农业大学...
  • 13篇猪业科学
  • 7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养猪
  • 4篇中国畜牧杂志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中国猪业
  • 3篇遗传
  • 3篇Journa...
  • 3篇湖北畜牧兽医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国外医学(遗...
  • 2篇“六马”杯生...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地方猪种...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3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被引量:17
2006年
彭中镇刘榜樊斌赵书红
关键词: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人大常委会法律手段畜牧
一种猪背膘厚基因CMYA1的克隆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动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猪背膘厚基因CMYA1的克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克隆到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猪背膘厚基因CMYA1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检测到3个影响猪背膘厚的碱基...
刘榜许晓玲李奎樊斌徐学文余梅赵书红朱猛进彭中镇
母猪产仔模型的选优与模型参数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姜曲海猪产仔数表现出的生命旋回与逐胎波动两大特征,分别用泊松旋回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Ⅰ和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Ⅱ4种数学模型对其窝产仔记录进行了拟合。从统计和生物意义两方面综合评价,改进二次多项式模型Ⅰ为产仔数的优选模型。单性状动物模型和DFREML算法被用来估计优选模型参数的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产仔模型参数A、B和模型纯二次曲线顶点估计值的遗传力较产仔数的遗传力高,提示针对产仔模型参数的选择将比直接选择产仔数更为有效。
朱猛进丁家桐李长春樊斌余梅刘榜彭中镇赵书红
关键词:母猪模型参数遗传力
外种猪遗传改良进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已多年成为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第一大国,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出栏生猪达6.67亿头,猪肉产量达5070万吨,都占世界生猪出栏总数和猪肉产量的40.6%以上(孙德林、云鹏,2011)...
刘榜蒋腾飞樊斌彭中镇
关键词:养猪业外种猪
猪MHC-Ⅱ类区DQA新等位基因及新突变位点的发现被引量:22
2003年
根据猪SLA DQA基因cDNA序列和人HLA DQA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 ,在猪中成功扩增了一个 731bp的片段 ,该片段包括猪SLA DQA基因的大部分第 2外显子、完整第 2内含子和少部分第 3外显子 ,通过克隆和PCR直接测序获得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在家系中对第 2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的α1 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并与GenBank中所有的SLA DQA第 2外显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有 4个新突变位点和两个新等位基因存在。新等位基因分别是DQA SLT 2 6和DQA TC 2 1 1。DQA SLT 2 6与单倍型c、d相比有 8个核苷酸的差异和 4个氨基酸的改变 :单倍型c、d在 6 0、6 5、81、93位的氨基酸分别是Val、Lys、Asp、Lys;而DQA SLT 2 6相应的氨基酸是Ala、Glu、Gly、Ile。DQA TC 2 1 1与单倍型c、d相比存在 1个氨基酸的改变 ,由单倍型c和d中 94位氨基酸His变为Tyr。
刘榜朱正茂余梅曹建华林丽熊统安朱猛进彭中镇李奎
关键词:DNA序列
猪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及与性状关联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此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通城、鄂西黑、英国大白、瑞典长白纯种猪和大长通、长大通三元杂种猪的α-1岩藻糖转移酶(FUT1)基因编码区第307位的多态性,并进行FUT1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免疫性状间的关联分析。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鄂西黑、长白、大白、大长通和长大通中该位点存在多态;通城猪中该位点呈单态分布,只有易感的GG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猪在内脂率上低于AG和GG基因型猪,而在眼肌面积、腿臀肉骨率和红细胞数上高于AG和GG基因型猪;AA基因型猪的失水率低于GG基因型猪、板油率高于AG基因型猪;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何小平彭勇波樊斌李奎朱猛进彭中镇徐三平杜亚球刘榜
关键词:多态性
猪数量性状基因及其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41
1999年
对猪中有关生长、胴体、肉质和繁殖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及其标记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了综述。
彭中镇赵书红李奎李奎杨兴柱
关键词:数量性状位点候选基因
应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10个品种猪遗传变异的研究
2005年
对我国7个地方猪品种(二花脸、通城、清平、阳新、皖南花、赣东黑、万安)和3个引进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的4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地方品种中二花脸、赣东黑、通城的品种内遗传变异较高,万安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最低。除万安猪外,其它地方品种的品种内变异均大于引进品种。品种间的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品种的地缘分布。
李雪梅谷忠新李奎彭中镇龚炎长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与猪生长速度相关分子标记克隆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家畜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猪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与生长速度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由COPB1基因克隆得到,它的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述。在序列表SEQ ID NO...
刘榜邱海芳樊斌徐学文余梅赵书红朱猛进彭中镇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生长、胴体、肉质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为评价以通城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大白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的培育效果,对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进行同期对比试验,测定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肉质性状(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鄂通两头乌日增重((596.27±90.24)g/d)极显著高于通城猪((513.28±90.31)g/d,P<0.01),瘦肉率(49.56%±2.21%)极显著高于通城猪(43.47%±1.39%,P<0.01),背膘厚((34.73±0.94)mm)极显著低于通城猪((38.80±0.96)mm,P<0.01);通城猪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47±1.16、3.45%±1.11%,与通城猪相比,鄂通两头乌肉质性状中除了肌内脂肪含量(2.72%±0.87%)有降低外,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品种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在保留通城猪优良肉质性状的同时其生长和胴体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
付明徐三平吴平波余新良张宇王文君王文君郑建保徐学文张静徐学文刘榜
关键词:通城猪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