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红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量表
  • 2篇焦虑
  • 2篇焦虑障碍
  • 1篇动脉溶栓
  • 1篇选择性动脉
  • 1篇选择性动脉溶...
  • 1篇银染
  • 1篇银染核仁形成...
  • 1篇饮酒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溶栓
  • 1篇染色
  • 1篇染色单体
  • 1篇无症状
  • 1篇无症状性

机构

  • 3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南充精神卫生...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彭红
  • 2篇龙继发
  • 1篇王尚均
  • 1篇黄平
  • 1篇汪小敏
  • 1篇陈执卿
  • 1篇柳华
  • 1篇葛承廉
  • 1篇王济良
  • 1篇杜鑫
  • 1篇邹辉
  • 1篇何学芳
  • 1篇刘萍萍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的方法,尿激酶以1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00万U,平均73.5万U。并比较溶栓前、后1、7、14天的NIHSS评分。结果 39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4例,大脑中动脉分支1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闭塞6例。闭塞再通情况,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10例,大脑中动脉分支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5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龙继发杜鑫王尚均王济良邹辉彭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临床疗效
饮酒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银染核仁形成区的影响研究
1989年
本文对饮酒组28例、对照组22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核仁形成区和随体联合进行了观察、统计。并对两组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葛承廉彭红汪小敏
关键词: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9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根据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为焦虑组61例和非焦虑组137例,并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分析两组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脑梗死后焦虑障碍发生率为30.80%,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病灶、数量及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均与脑梗死后焦虑障碍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首次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较高,≥65岁的女性,大脑前半球、额叶、基底节区域梗死,病情严重,社会支持度低及生活活动能力差是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
刘萍萍龙继发柳华何学芳彭红
关键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
102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102例经CT和MR I证实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对其梗死灶的部位、数量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发生率为74.5%;②无症状性脑梗死后焦虑障碍的发生率与梗死灶的数量密切相关;③皮质下梗死,尤其是多灶性腔隙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相比,更易出现焦虑障碍;④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年龄大小、高血压病程成正相关。结论焦虑障碍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彭红陈执卿黄平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焦虑障碍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