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邦本

作品数:5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0篇文化
  • 10篇古蜀
  • 6篇早期文明
  • 5篇丝绸之路
  • 4篇大禹
  • 4篇上古
  • 4篇蜀文化
  • 4篇水文
  • 4篇水文化
  • 4篇文明
  • 4篇先秦
  • 4篇考古
  • 3篇中华文明
  • 3篇史迹
  • 3篇蜀地
  • 3篇文翁
  • 3篇名人
  • 3篇南方丝绸之路
  • 3篇古蜀文明
  • 3篇传世文献

机构

  • 58篇四川大学
  • 3篇西华大学

作者

  • 58篇彭邦本
  • 3篇李钊
  • 1篇惠翔宇
  • 1篇钟周铭

传媒

  • 9篇中华文化论坛
  • 5篇郭沫若学刊
  • 5篇西华大学学报...
  • 3篇四川文物
  • 2篇文史知识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天府新论
  • 2篇巴蜀史志
  • 2篇阿坝师范高等...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环球人文地理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河梁遗址与文明起源的诸因素被引量:2
1990年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人们对辽西红山文化新发现的热烈探讨和争议,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或以为这些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①或评价其“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②或指出,这些发现“说明了我国早在五千年前,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③反对上述意见者则认为,“尽管牛河梁遗址有‘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的存在,但在五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没有发现人类的居住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尚难于全面地衡量它的社会结构”,“特别是象城市、文字、金属器那些基本要素。在这里也是完全缺乏的,因而象‘文明的曙光’,‘文明黎明’
彭邦本
关键词:文明起源居住遗址中华文明史金属器二里头
禹族西兴东渐及其在黄河中下游的活动初探被引量:8
2003年
禹族或曰夏部族起源于上古西羌 ,并在岷江上中游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和治水经验 ,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由西东渐黄河流域 ,成为尧舜部族联盟的重要成分。伴随着洪水治理和夏、夷两大族群的起伏跌宕的政治互动 ,禹族或曰夏部族的诸多支系在虞夏之际即已徙居或建国于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为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并在那一带留下了凝淀有丰富古代信息的诸多传说。
彭邦本
关键词:黄河流域
百年文翁研究述论
2023年
西汉景、武之际的蜀守文翁,是我国古代著名循吏,其兴学化蜀、勤政爱民的史绩,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巴蜀历史和中华文明有卓越的创造性贡献。本文从文翁生平、文翁政绩、文翁兴学与古代教育、文翁化蜀与巴蜀文化以及文翁资料整理与研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百年来学界关于文翁研究的学术成果,并由此提出未来文翁研究的些许思考,以期对文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有所裨益。
李钊彭邦本
姑蔑国源流考述——上古族群迁徙、重组、融合的个案之一被引量:1
2005年
姑蔑本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经历了源于华夏,由中原播迁东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终融入汉民族统一体的曲折历程,并在先秦夷夏互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周初东征践奄,姑蔑作为被征服国族,一部分留居鲁地逐渐融入华夏;其主体部分则与徐奄等夷人族群辗转南下越境,并在越国的军事政治活动中发挥过重要影响。楚灭越后,越地经战国纳入统一的秦汉帝国版图,其境内的姑蔑族也在汉晋以后逐渐融入汉族。
彭邦本
关键词:姑蔑族群迁徙
先秦古蜀与华夏的交流互动与融汇初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早期历程的重要个案
2016年
先秦古蜀与华夏之间的交流互动源远流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阶段长江上游的古蜀与黄河流域的华夏之间的族群发生互动、迁徙以至融合、重组可追溯至五帝、三代时期,期间可能出现过间歇,但总体上始终存在。第二个阶段为殷商时期,蜀和商是并存的区域性共主,蜀对商王室有战有和,中原的地理政治优势地位使得很多时候蜀选择了臣服于商。两者的互动不仅在殷墟卜辞中有记载,而且得到蜀地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印证。第三个阶段为两周时期,古蜀与华夏中原的互动深化,并进一步融为一体,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互通有无,而且制度、礼俗趋同。秦并巴蜀,巴蜀在政治上与华夏整合为一,但蜀地文化融入华夏还有一段历程,而且在融入华夏以后仍然长期保持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正好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巨大包容性特征。
彭邦本
关键词:古蜀华夏互动交流
资源与前景:关于南丝路文化旅游线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南方丝绸之路是现今已知最早连接中外的古老通道,历史上沿线连绵不断的人流、物流以至文化信息流动,为中外文明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沿线山河壮丽,景观和生物资源之多样化、生态环境之优美、历来世居民族之多、人文资源之丰富多彩,可谓国内独有,举世少见,构成了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的优质资源。随着当今社会旅游业的兴起,并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理应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旅游业中的黄金线路,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彭邦本
关键词:南方丝绸之路生态景观人文资源
古代成都与北方丝绸之路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丝织业故乡,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则是传说中蚕桑丝绸业的发明者嫘祖的故里.东亚大陆上古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
彭邦本
关键词:丝绸之路丝织业丝绸业
区域统一的构建:再论战国时期秦对蜀的治理
2023年
战国中期秦并蜀后,对蜀近百年的统治,不仅为秦国的争霸与统一战争营造了重要的战略后勤基地,也让蜀地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秦的先进制度、技术、文化传入了蜀地,促进了蜀的社会转型,有效地维护了秦、蜀的区域统一。但秦并蜀之初的封蜀侯于蜀及对蜀侯的屡次废、立,以及蜀民与西南夷部族对秦统治的疑虑,皆表明治蜀并非易事。秦凭借强大的武力优势,硬、柔手段并举,历经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终于稳固了对蜀地的郡县统治,从制度上保证了蜀对秦的战略支撑。在霸业的推动下,秦不断加大对蜀地经济的开发力度,最终不仅促进了蜀地经济的飞跃,还让蜀地在战国末期呈现出“染秦化”的文化特征,为统一大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彭邦本汤新钊
关键词:治蜀
世纪之交的古蜀文化研究力作——读《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
2002年
彭邦本
关键词:文化
古代都江堰岁修制度——从《秦蜀守李冰湔堋堰官碑》说起被引量:7
2018年
文章从传世文献、近年出土的考古资料和都江堰本身的工程模式、建堰材料推知,都江堰的岁修应于建堰之初即已经起源,至迟在汉代即基本形成。都江堰从古至今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一整套一以贯之、日臻完善、博大精深、充满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岁修制度。古代都江堰的岁修制度包括科学合理的岁修准则、约定成俗的岁修时序、沿革成制的工役组织、多源多样的经费渠道,充分反映都江堰不仅在工程模式、水文明理念等方面堪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而且在组织、制度层面同样为世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彭邦本
关键词:碑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