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凌云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体感
  • 2篇体检
  • 2篇抗体
  • 2篇抗体检测
  • 2篇关节
  • 2篇肺炎支原体感...
  • 2篇IGA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增多
  • 1篇血小板增多症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幼年
  • 1篇幼年型

机构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7篇曹兰芳
  • 7篇徐凌云
  • 5篇陆伟蓉
  • 3篇卢燕鸣
  • 3篇夏敏
  • 3篇毛海英
  • 2篇马敏
  • 2篇顾梯成
  • 1篇姚培元
  • 1篇李琳
  • 1篇王瑾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56例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情况 ,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 2 93 6例住院患儿 ,男174 8例 ,女 1188例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 5 6例血小板计数≥ 5 0 0× 10 9/L ,发生率为 1.91% ,男∶女之比为 2 .1∶1,其中 <6岁 4 0例 ,~ 13岁为 16例 ,发病原因与感染相关占 71.9% ;<6岁组以急性炎症为主占 72 .5 % ,>6岁组急性炎症占 4 3 .8%。血小板计数在 1~ 3 3d内恢复正常 (平均 12d左右 ) ,病程中未发现血栓形成、出血、高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较低 ,主要与炎症相关 ,预后较好。
曹兰芳徐凌云李琳陆伟蓉
关键词: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儿童病因学
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7例急性白血病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姚培元曹兰芳徐凌云卢燕鸣
关键词:骨关节疼痛急性白血病误诊分析首发症状特发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了解CD40L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及支气管哮喘患儿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6例MP肺炎患儿、2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23例支气管哮喘非MP感染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L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所有MP肺炎组和支气管哮喘组患儿CD40L表达在PMA和离子霉素 (ionomycin)刺激前后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重要关系 ,MP感染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高表达CD40L可能促进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马敏曹兰芳陆伟蓉夏敏徐凌云王瑾卢燕鸣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感染单个核细胞CD40L表达MP肺炎
关节内注射药物治疗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的进展
2005年
关节内注射药物作为一种损伤性治疗,临床用于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在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新型制剂如透明质酸、放射性同位素相继出现,而传统的注射用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氨甲蝶呤经深入研究后,进入了临床成熟使用阶段。相比全身用药,关节内注射有其独特的优点。该文主要列举用于关节内注射的多种药物,介绍这些药物的特点,评价各个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情况、治疗效果和发展前景。
徐凌云曹兰芳
关键词:幼年型类风湿糖皮质激素类甲氨蝶呤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02年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A抗体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296例临床疑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特异性抗体MP -IgA检测 ,并与同时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的特异性MP -IgM抗体比较 ;对其中57例进行了为时2月~5.5月随访。结果显示 ,MP -IgA与MP -IgM测定结果高度一致 ,其阳性率随MP -IgM滴度上升及病程延长而增加 ,而MP -IgM滴度大部分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下降 ,部分持续时间较久 ;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 ,MP -IgA阳性率增加明显 ,而MP -IgM下降速度显著减慢。结果表明 :MP特异抗体IgA测定对提高MP感染诊断的敏感性。
曹兰芳陆伟蓉毛海英夏敏徐凌云顾梯成
关键词:肺炎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A检测的意义
曹兰芳陆伟蓉毛海英夏敏徐凌云顾梯成
文献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4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M,IgA,IgG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及MP-IgE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临床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测定特异性MP-IgA,IgG,IgE,采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IgM,并对5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访2~5.5月.结果在372例肺部感染患儿中,MP-IgA阳性184人,占49.5%;MP-IgM阳性241人,占64.8%;2种抗体同时阳性140人,占37.6%,2种MP特异抗体测定结果的一致性非常显著.其中149例测定了MP-IgG,105例阳性,占70.5%;而30例正常对照组中仅2例MP-IgG阳性,占6.7%,正常对照组MP-IgA,MP-IgM皆为阴性.MP-IgA,MP-IgM,MP-IgG的阳性率,在发病第2周均达到80%以上,明显高于第1周,在随访的57例MP感染患儿中,25例有反复呼吸道感染,MP-IgA在随访时阳性率明显增高,MP-IgM滴度居高不下;而在32例无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A的阳性率变化不明显,MP-IgM滴度则明显下降.MP感染组的MP-IgE的阳性率达73.3%,与哮喘合并MP感染组接近,但与哮喘合并非MP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种特异性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对于提高MP感染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MP再感染的发现及MP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机制研究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曹兰芳徐凌云卢燕鸣马敏毛海英陆伟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