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宁

作品数:32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他汀
  • 10篇伐他汀
  • 10篇氟伐他汀
  • 9篇动脉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6篇肾脏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卡托普利
  • 5篇高血压大鼠
  • 5篇病患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慢性
  • 4篇慢性心力衰竭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机构

  • 30篇佛山市第二人...
  • 6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1篇徐宁
  • 14篇刘怀昌
  • 11篇严俊儒
  • 8篇程晓曙
  • 5篇杨人强
  • 5篇梁健球
  • 4篇黄永光
  • 3篇张继平
  • 3篇熊华峰
  • 3篇简勋
  • 2篇颜艳
  • 2篇易月婵
  • 2篇李勤
  • 2篇涂爱兰
  • 2篇吴庆庆
  • 2篇李晓红
  • 2篇赵武民
  • 2篇邹月娥
  • 2篇张震洪
  • 2篇欧阳清彦

传媒

  • 8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肾皮质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在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以及联合使用氟伐他汀和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2组。(1)对照组0组(n=16): 自由饮食及饮水。(2)...
徐宁程晓曙杨人强
关键词:卡托普利氟伐他汀高血压大鼠细胞外基质肾皮质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和ANP及BNP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达利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ANP/BNP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卡维地洛,从每次3.125mg开始,2次/d,缓慢递增。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率、血压、心功能分期评估和血清ANP/BNP测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5个月后,心率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血清ANP/BNP明显下降(P<0.01)。66.7%患者服用卡维地洛剂量可达到目标剂量25mg,2次/d;33.3%患者使用中等剂量12.5mg,2次/d,维持治疗。结论长期服用卡维地洛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ANP和BNP水平。
严俊儒张震洪张耿新简勋林绍华刘怀昌徐宁
关键词:BNPANP心功能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血清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强化降脂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100例高指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氟伐他汀80mg/d。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8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激酶(CK)。结果两组均能非常显著比降低TC、LDL-C、TG(P<0.01),A组作用强于B组(P<0.05);两种降脂药均能升高HDL-C,A组仍大于B组(P<0.05)。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TC、LDC-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辛伐他汀40mg/d作用明显优于氟伐他汀80mg/d,两者均有好的安全性。
刘怀昌严俊儒徐宁
关键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HDL-CLDL-C降脂ALT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血压肾损害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各30例,除给予常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外,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0mg/d,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在给予缬沙坦80mg/d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汀10mg/d。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50d肱动脉血压、血脂、肝功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结果缬沙坦组和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缬沙坦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仅有轻微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仅有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均降低,但缬沙坦加阿托伐汀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单独使用缬沙坦或加用阿托伐汀均可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联合用药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徐宁熊华峰刘怀昌严俊儒
关键词:肾脏高血压
氟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氟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大鼠肾脏损害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2组。(1)对照组O组(n=16):自由饮食及饮水。(2)L组(n=40):L-NAME 50mg.kg·d。4周...
徐宁程晓曙杨人强刘怀昌
关键词:卡托普利氟伐他汀高血压大鼠肾脏保护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脂对大鼠肾脏损害的机制以及氟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缺乏性大鼠肾脏损害的机制以及氟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2组。(1)对照组O组(n=16):自由饮食及饮水。(2)L组(n=24):左旋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50mg.kg...
徐宁程晓曙杨人强
关键词:左旋硝基精氨酸大鼠肾脏氟伐他汀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被引量:3
2005年
刘怀昌严俊儒徐宁宋华立胡学强
关键词:雪卡毒素中毒中毒事件不适症状住院治疗病情特点深海鱼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20年1~10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12周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护理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2周后,2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2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且能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张清齐蹇祥玉吴洁华张红晓林冬梅徐宁罗丽燕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延续性护理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急诊PCI术后血栓前状态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栓前状态与术后冠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5年期间50例因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于急诊PCI术后24h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栓前状态指标D-D和PAT,所有患者观察28d,根据术后有无严重冠脉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发症组(A组)和非并发症组(B组),回顾性分析A、B两组的血栓前状态指标D-D和PAT,评价急诊PCI术后血栓前状态指标D-D和PAT与术后冠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所有50例AMI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指标D-D和PAT均较正常值升高,其中A组术后24h内D-D为(1.8±0.4)ng/L,B组D-D为(0.8±0.2)ng/L,B组明显低于A组(P<0.001);A组术后24h内PAT为(44±10)s,B组PAT为(16±5)s,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急诊PCI术后血栓前状态指标D-D和PAT较正常值升高,D-D和PAT升高的水平是术后严重冠脉并发症的预测指标,积极降低D-D和PAT水平有可能明显降低术后严重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梁健球吴庆庆余永卫徐宁黄永光
关键词:急诊PCID-二聚体
胺碘酮用于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急救的疗效及安全性
心律失常,尤其是伴有器质性的、突发的恶化性的快速心律失常是造成各种心脏病患者死亡 (或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识别并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时治疗是降低患者危险性的成功因素之一。既往抗心律失常药物与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存,因而...
刘怀昌张继平简勋严俊儒徐宁胡辉星李晓红赵武民
关键词:胺碘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