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杰
- 作品数:95 被引量:342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从汶川地震救援谈灾害医疗救援模式被引量:1
- 2008年
- 解放军总医院第309野战医疗所成立于2002年,是一支可以参加多种灾害救援的专业化救援队伍,历经抗击SARS、禽流感、局部战争卫勤保障演练和首都应急卫勤保障.经过专业培训及演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灾害医疗救援模式。汶川地震发生后,我部受命组成82人的抗震救援医疗队奔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本文通过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救援工作有所帮助。
- 李小龙于浩天徐燕杰程红群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食管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研究
- 1995年
-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用我院近年来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共计47例,按Broder分级,Ⅰ级12例,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所有组织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备染。 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 所有单克隆抗体及ABC试剂均为美国Dako公司提供。
- 徐燕杰张玉芝王政民
- 关键词:食管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 读片窗
- 2003年
- 全昌斌徐燕杰李红韩永
- 关键词:肾盂鳞状细胞癌CT外科手术
- 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医疗救援的启示被引量:25
- 2008年
- 徐燕杰李贵堂赵学伟李昂
- 关键词: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战备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与随访分析
- 2006年
-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人胶质瘤中的的表达,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人胶质瘤标本的uPA表达情况,追踪患者预后,并通过多因素分析评估其预后作用。结果:uPA在恶性胶质瘤呈高水平表达,而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弱甚至不表达。uPA水平与胶质瘤影像水肿表现显著相关。结论:uPA的高水平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显著相关,并可作为星形细胞瘤的一种独立预后指标。
- 刘策余新光周定标周敬安徐燕杰王一平韩勇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 自拟青城糊剂在地震灾区湿疹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自拟方青城糊剂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 381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9例,对照组49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青城糊剂外用,对照组给予皮炎平乳膏外用,2/d,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861例(96.9%),对照组有效421例(83.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瘙痒程度及皮疹面积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青城糊剂在地震灾区湿疹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
- 郭青云李贵堂徐燕杰靳青杜国盛冯端浩
- 关键词:湿疹自然灾害地震
- 膀胱移行细胞癌AgNOR计数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1993年
- 对49例有随访结果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以AgNOR技术染色,计算其银染颗粒数量,并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间AgNOR均数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AgNOR表达强、弱两组之间生存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AgNOR技术不仅是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一个判断、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 徐燕杰王政民王一平王健康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膀胱肿瘤
- 输液(血)器
- 一种用于安装软液袋给病人输液(血)的输液(血)器,它有一个前夹板和一个后夹板,前夹板与后夹板之间联有卷簧,前夹板和后夹板均带有夹子。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加高软液(血)袋的高度即可顺利输液,而且便于病人在输液(血)过程中移动,...
- 徐燕杰黄显泰庞忠玉刘振华王健康
- 肝外胆管腺癌中原癌基因C-erbB-2产物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应用抗原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的抗体,检测41例肝外胆管腺癌。结果发现,相当数量的胆管腺癌有C-erbB-2的过度表达,提示该肿瘤有C-erbB-2基因的扩增。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膜。C-erbB-2产物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
- 徐燕杰王政民肖荫琪张玉芝
- 关键词:原癌基因胆管肿瘤腺癌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急性应激障碍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对急性应激障碍预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及有关信息;急性应激障碍确诊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3)诊断标准,并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相关内容。采用个性指标,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情绪指标,植物神经功能评定等指标;数据库建立采用SPSSl7.0软件,建立神经网络模型(ANN)。结果积累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军队及地方突发事件应对人员,及医院门急诊采集病例近1000人,确诊急性应急障碍患者97人,患病率为9%。从被研究者中抽取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和非急性应激障碍者各97名为建模对象,将其情绪因子、性格指标、认知指标、植物神经指标等7个变量作为网络的输入层,进行ANN的拟合。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6%;能够正确预测建模对象中95.3%的非急性应激障碍患者,95.1%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输入变量敏感性系数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焦虑素质、认知功能、应对能力和植物神经功能。结论ANN在急性应激障碍(预测)中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 侯艳红张林陈晓菲张颖齐秦甲子徐燕杰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急性应激障碍数学模型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