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清
  • 5篇心肌
  • 5篇心绞痛
  • 5篇绞痛
  • 4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绞痛患者
  • 4篇梗死
  • 4篇冠脉
  • 4篇冠心病
  • 3篇动脉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组织
  • 3篇血浆组织因子
  • 3篇抑制物
  • 3篇途径抑制物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无复流
  • 3篇氯吡格雷

机构

  • 17篇沈阳医学院沈...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徐萍
  • 11篇齐晓云
  • 8篇王万粮
  • 7篇杨洋
  • 6篇李春华
  • 5篇徐崇泽
  • 3篇李春华
  • 3篇东洋
  • 3篇刘洁
  • 3篇张继红
  • 2篇李昭
  • 2篇刘冬梅
  • 1篇何军
  • 1篇刘冬梅
  • 1篇孟丹
  • 1篇赵金晶
  • 1篇陈岩
  • 1篇黄丽
  • 1篇刘晓芳
  • 1篇毕平

传媒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钙冠心病患者脂联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日一次口服,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在用药前及用药三...
王万粮徐萍齐晓云东洋李春华
文献传递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 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近期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疗程14天,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及心排指数(C I)。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用药前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对照组LVEF、CO、及C I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LVEF、CO、及C I较前显著改善(P<0.01),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各指标相比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左心功能。
王万粮李春华徐萍东洋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充血性脑钠素生脉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后无再流与血浆组织因子及其途径抑制物的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探讨TF、TFPI与无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于我院急诊行PCI的AMI患者53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外周静脉血TF、TFPI水平。比较其中无再流者与再灌流者不同时点TF、TFPI水平的变化。结果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无再流组血浆TF、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流组[TF(275.3±46.2)ng/L比(236.8±44.3)ng/L、(332.7±41.3)ng/L比(282.3±38.7)ng/L、(315.5±47.8)ng/L比(248.1±46.9)ng/L;TFPI(165.2±38.4)μg/L比(128.5±18.7)μg/L、(176.3±36.8)μg/L比(135.6±20.3)μg/L、(149.8±31.7)μg/L比(118.7±19.2)μg/L;均P〈0.01];PCI术后即刻,两组T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PCI术后24h,无再流组TF水平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再灌流组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PCI前后两组TFPI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MI患者直接PCI后无再流的发生与血浆TF水平呈正相关,TF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微血栓而导致无再流,而TFPI可阻止血栓形成而防治无再流的发生。
徐萍齐晓云李春华张继红刘冬梅刘洁王万粮
关键词:心肌梗死凝血致活酶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58例AMI患者(发病<3h组n=22,3-12h组n=36)于入院即刻采静脉血,测心肌酶谱、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测定20例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结果:入院时AMI组的血清HGF浓度(1635.8±327.0)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721.8±67.9)pg/ml明显增高(P<0.001),AMI发病3h内血清HGF水平就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917.6±73.6)pg/mlvs.(721.8±67.9)pg/ml(P<0.001)。AMI患者血清HGF浓度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01)。结论:AMI患者血清HGF浓度升高,可能与AMI的炎症反应有关;有望成为诊断早期AMI的一个新指标。
徐崇泽杨阳徐萍
关键词:心肌梗塞肝细胞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质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及GMP-140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RP(C-反应蛋白),GMP-140(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浓度及氯吡格雷对其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 mg,次日起75 mg/d,连服2周)3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RP,GMP-140浓度。结果:氯吡格雷组临床总有效率(93.3%)优于常规治疗组(72.4%)(P<0.05)。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RP,GMP-140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氯吡格雷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UA患者血清CRP,GMP-140浓度,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齐晓云马丽娟徐崇泽徐萍
关键词:心绞痛氯吡格雷C-反应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sCD40L、GMP-140的检测及氯吡格雷的干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GMP-140的变化及氯吡格雷的干预影响和临床疗效。探讨sCD40L与GMP-140关系,在UA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氯吡格雷的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mg,次日起75mg/天,连服两周)3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GMP-140浓度,并观察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结果UA患者血清sCD40L、GMP-14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氯吡格雷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sCD40L、GMP-14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氯吡格雷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氯吡格雷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sCD40L可刺激GMP-140表达,可作为AS斑块不稳定的标志。氯吡格雷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齐晓云马丽娟徐崇泽徐萍
关键词:心绞痛氯吡格雷SCD40LGMP-140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8周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组内比较用药前后早搏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稳定确切,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不良反应小。
杨洋张明徐萍
冠脉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的防治研究
徐萍齐晓云杨洋李春华刘洋隋姿李英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能抑制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增加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且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安全有效治疗和预防...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支架置入治疗雷帕霉素
血脂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血脂康胶囊0.6g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在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用药前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王万粮李春华徐萍薛红
关键词:冠心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兔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探讨TFPI改善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和TFPI组。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模型。用硫黄素S活体染色,观察兔心肌无复流范围;伊文斯蓝、四氮唑红染色,评估兔心肌缺血及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梗死及周围区组织因子(TF)、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心肌梗死再灌注后90min,盐水对照组兔IL-6和TF水平明显高于TFPI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各组TNF-α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TFPI组与盐水对照组结扎区心肌范围相似(P>0.05),但无复流范围及坏死心肌范围明显小于盐水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兔心肌梗死缺血60min再灌注90min可发生无复流现象;TFPI可缩小无复流及坏死范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有关。
齐晓云徐萍李春华杨洋王万粮张继红刘洁刘冬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