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福恢
- 作品数:59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单克隆抗体Dot-ELISA现场诊断日本血吸虫病被引量:1
- 1993年
- 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一些疾病循环抗原的检测,并使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我们选择一株保护性单抗—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建Dot—ELISA)来检测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在安庆地区现场与粪检(直孵法)进行了同步双盲法检测,现报道如下。
- 张军田锷张正达施福恢朱顺海叶萍蔡道南邵永康
- 关键词:牛病日本血吸虫病单克隆
- 一种吡喹酮缓释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防治人或动物寄生虫病的药物--吡喹酮缓释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包裹吡喹酮乳剂制成吡喹酮微囊,通过包裹材料半透膜作用逐渐将药物释放。本发明制备的吡喹酮缓释微囊径小于0....
- 叶萍陈永军石耀军施福恢林矫矫李浩傅志强田锷董克难李伟才钱承贵张正达
- 吡喹酮肌肉注射制剂治疗实验感染家兔和牛日本血吸虫病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报道吡喹酮肌肉注射制剂治疗实验感染家兔、水牛血吸虫病的杀虫效果、血药浓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结果.10%肌注剂15和25mg/kg治疗水牛血吸虫病的减雌率均为100%,减虫率为59.2%及81.9%.制剂无副作用,使用方便.血药浓度测定30mg/kg肌注组注射后0.5h达1297μg/ml,是同剂量口服组的3.7倍,是15mg/kg肌注组的3倍.并就肌注剂杀灭雌虫的意义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 施福恢沈纬钱承贵林邦发张正达叶萍汪英华田锷石跃军朱顺海张军严汉英朱延勤刘学丽王正佑杨正风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吡喹酮
- 抗独特型抗体预防绵羊日本血吸虫病试验被引量:1
- 1995年
- 抗独特型抗体预防绵羊日本血吸虫病试验林矫矫,田锷,叶萍,施福恢,付志强,石耀军,林邦发,陈永军,张正达,钱承贵,汪英华,顾忠娥,沈纬,郑晓东,朱炳辉(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关于独特型免疫网络在曼氏血吸虫方面的研究,国外报道...
- 林矫矫田锷叶萍施福恢付志强石耀军林邦发陈永军张正达钱承贵汪英华顾忠娥沈纬郑晓东朱炳辉
- 关键词:羊病绵羊日本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免疫试验
- 日本血吸虫冻融童虫苗和提纯抗原苗对水牛的免疫保护试验
- 1999年
- 应用日本血吸虫两种抗原疫苗免疫水牛的减虫率、肝组织虫卵的减少率和攻击前及解剖前的平均增重分别为:日本血吸虫冻融苗(F/T苗)组为64.8% 、81.8% 和28.5kg、55.3kg;日本血吸虫提纯抗原苗天然谷胱甘肽S-转移酶(nGST 苗)组为33.19% 、79.7% 和37.8kg、63.
- 石耀军施福恢林矫矫沈纬林邦发张正达钱承贵叶萍田锷陈永军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水牛免疫保护提纯
- 直接法McAb-Dot-ELISA在检测药物治疗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4年
- 直接法McAb-Dot-ELISA在检测药物治疗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中的应用叶萍,施福恢,沈纬,田锷,林矫矫,张正达,石耀军,林邦发,钱承贵(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232)张雪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我们已报告应用...
- 叶萍施福恢沈纬田锷林矫矫张正达石耀军林邦发钱承贵张雪娟
- 关键词:牛病血吸虫病抗原ELISA
- 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新技术研究
- 王庆波施福恢陆昌华曾宪光胡述光刘耀兴钱承贵金美玲李成亮
- 该项目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较为广泛,如农学,畜牧兽医学,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水产养殖,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技术。由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特别是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无法解决,致使我国疫情长期居高不下,...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物血吸虫病药物治疗农田基本建设
-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对黄牛的田间免疫试验被引量:4
- 2002年
- 用VRSj2 8、VRSj2 3和VRSj2 8+VRSj2 3对黄牛免疫后 ,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云南省洱源县进行日本血吸虫田间自然攻击 5 4d ,免疫牛的减成虫率为 3 3 .0 %~ 44 .0 % (P <0 .0 5 ) ,粪便和肝组织的减卵率较高 ,特异性IgG在首次免疫后显著增高。提示 ,用此类疫苗对牛进行大规模免疫预防 ,可减少人群感染的机会。
- 施福恢林矫矫沈纬李浩石耀军陆珂左新丁福先何秉宁赵克勤王文忠宋建平魏向阳王德吾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DNA疫苗黄牛田间免疫
- 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消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为了观察疫区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耕牛血清循环抗原消长规律,本试验将血吸虫病非疫区的水、黄牛各10头,转运至安徽省血吸虫病疫区,接受为期8周的自然感染。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牛血清循环抗原。结果,水、黄牛血清循环抗原滴度均于自然感染第4周后明显上升,水、黄牛自然感染第8周的血清循环抗原最高滴度分为1∶10240和1∶5120,最低滴度则分别为1∶1280和1∶640,水牛循环抗原滴度高于黄牛。虫荷数与血清循环抗原滴度未见有相关性。
- 叶萍傅志强刘金明李浩钱承贵石耀军施福恢李万友彭立斌吴宏春
- 关键词:耕牛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
- 吡喹酮缓释剂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试验被引量:5
- 1997年
- 为了观察吡喹酮缓释剂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本试验以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作为高分子包裹材料,制备吡喹酮缓释剂(包封率为56.05%),通过皮下埋植治疗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0±1条)40d后的ICR小鼠,4周后剖杀小鼠。结果,吡喹酮剂量138.4mg/kg的治疗组减虫率为64.08%(P<0.01),减雌率75.86%(P<0.001);吡喹酮剂量69.2mg/kg治疗组的减虫率为25.29%(P>0.05),减雌率39.14%(P>0.05)。毒性试验组小鼠皮下埋植空白壳聚糖微囊后,未见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
- 叶萍陈永军李浩石耀军傅志强施福恢董克难李伟才
- 关键词:小鼠日本血吸虫病壳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