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永乐
- 作品数:42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略论梁启超在方志学上的贡献被引量:3
- 2004年
- 梁启超为近代著名学者 ,在方志学研究领域中卓有成效 ,其方志理论思想具体体现在所撰写的《说方志》等三篇文章中 ,他继承了传统的方志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
- 时永乐梁松涛
- 关键词:方志学志书编纂
- 古籍散亡原因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代众多的杰出学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但从古至今,古籍散亡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本文梳理总结了造成古籍散亡的15条原因。
- 时永乐门凤超
- 关键词:古籍
- 叶圣陶编《十三经索引》给当代编辑的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叶圣陶编纂《十三经索引》,既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了一部高质量的检索工具,也对当代编辑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有诸多启示:要善于在编辑实践中发现选题;选题要具有普适性与长远价值;编辑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不但要出好书,还要善于宣传。
- 时永乐
- 关键词:叶圣陶学术修养
- 《四库》本《论衡》校读散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取《四库》本《论衡》,与明嘉靖十四年吴郡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论衡》对校,发现《四库》本胜于通津草堂本,提出了在《四库》诸本中尤以文渊阁本为最善的观点。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论衡》这部重要典籍在清代没有善本的原因。
- 时永乐门凤超
- 关键词:四库本论衡
- 古籍今译中误解字词古义举例被引量:1
- 1994年
- 古籍今译中误解字词古义举例时永乐古籍今译是一项难度大、要求高的严肃的学术工作,要求译注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小学根柢,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和古文的原义去翻译。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点,亦洵非易事。笔者在翻阅古籍今译本时,时常发现望文生训、误...
- 时永乐
- 关键词:《出师表》古义解字杨伯峻
- 《论衡》校注史上的突破性成果——《论衡校笺》评介被引量:1
- 2001年
- 东汉王充所撰《论衡》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 ,素称难读。河北大学杨宝忠教授所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论衡校笺》可谓董治《论衡》的佳作。其优点如下 :一 ,为长期积累、潜心治学的结晶 ;二 ,集已有成果之大成 ;三 ,补正前贤 ,为求实之学 ;四 ,利用新材料 ,精研全书 ,在校勘上取得突破。
- 时永乐孙小超
- 关键词:《论衡》校勘笺释
- 《汉语大字典》“劣”字释义补正
- 2003年
- 本文根据《论衡》一书中“劣”字的用例,对《汉语大字典》解释该字三个方面的缺失进行了补正:一、理解例句欠准确;二、义项不全;三、例证过晚。
- 时永乐
-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释义补正
- 宋本《集韵》述略被引量:2
- 2006年
- 宋代丁度等人编纂的《集韵》,共有宋刻本六种,流传至今者三种,另有影宋抄本二种。本文通过认真比勘,认为这些本子皆为价值连城的文物性善本,但难以称得上校勘精审的善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前人所不具备的条件,吸收有关成果,校勘出一部名副其实的学术性善本来。
- 时永乐王景明
- 关键词:集韵宋刻本
- 对《鲁迅全集》一条注释的疏证——关于“拆灶”情节的民俗学解读被引量:2
- 2011年
- 该文对鲁迅小说《离婚》中的"拆灶"情节进行民俗学解读,揭示其象征意义与历史渊源,从而对《鲁迅全集》中关于"拆灶"的注释做一疏证;认为绍兴等地农村旧时的"拆灶"与河北保定乡下的"砸锅"行为,都是古代殡葬礼俗中"人死而毁其灶"的变相残留。
- 邓芳宁时永乐
- 关键词:鲁迅全集疏证民俗学解读
- 清人不重视校注《论衡》之原因被引量:3
- 2011年
- 王充与《论衡》在现代学者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少清代学者对该书却非常冷漠,他们认为王充是一个毁祖誉己的小人与破坏名教的千古罪人;王充在《论衡》中"问孔""刺孟",被视为毁谤圣人的悖逆者;加之乾隆皇帝明确表态,将王充和《论衡》在政治上判了"死刑",致使《论衡》在清代,既无善本,亦无一个完整的校注本。
- 时永乐智延娜
- 关键词:清人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