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荣军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灰色Pd/TiO<Sub>2</Sub>纳米线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灰色Pd/TiO<Sub>2</Sub>纳米线光催化剂,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TiO<Sub>2</Sub>粉末加到NaOH水溶液中,搅拌均匀,接着升温至150~200℃进行水热反应36~48h,之后过滤,滤饼经酸洗...
- 杜明明朱城镇曾淦宁晏荣军范吉安严俊杰刘畅郑琳一王国梁李清彪
- N/P比及氮盐浓度对眼点拟微绿球藻培养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N/P比及Na NO3浓度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设计4个不同N/P比(=1∶1,4∶1,16∶1,32∶1)和6个不同Na NO3浓度(0.025、0.075、0.225、0.450、0.900、1.350 g/L)。实验结果表明:N/P比及Na NO3浓度均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有很大影响。当Na NO3浓度为0.225 g/L,N/P比为4∶1时,其油脂含量和生物量最高,分别为41.20%和2.53 g/L。实验找到眼点拟微绿球藻高油脂含量和高生长密度的N/P比和Na NO3浓度的最佳结合点,为眼点拟微绿球藻能够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提供实验依据。
- 窦晓陆向红卢美贞薛蓉晏荣军计建炳
- 关键词:生物柴油眼点拟微绿球藻
- 2株球形棕囊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3
- 2011年
- 从珠海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溶藻细菌Y01和Y04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解作用时间为6 d.借助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观察Y01和Y04溶藻过程,发现2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均为直接裂解藻细胞.溶藻细菌Y01和Y04的16S rDNA系列分析表明,溶藻细菌Y01和Y04的PCR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1 468 bp和1 548 bp(登录号分别为DQ531607和DQ531608).菌株Y01和Y04与多株芽孢杆菌的16S 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7%以上,均归属于芽孢杆菌属.
- 晏荣军尹平河裘俊红
-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溶藻细菌有害赤潮RDNA芽孢杆菌
- 高密度高含油率微藻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1年
- 微藻以其生长周期短、不占用农业耕地而被作为第三代生物柴油的首选原料,然而微藻培养密度偏低含油率不高是制约微藻生物柴油规模生产的主要因素。结合微藻培养的营养方式和培养系统,讨论了近年来提高微藻培养密度及油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含量的各种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了微藻高产油率的培养模式,并就培养成本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最后总结了微藻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即在合适的培养系统下以太阳光为能源,充分利用废气、废液甚至废固培养微藻,提高藻油的生产率,从而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进而实现工业化生产。
- 刘振强陆向红晏荣军敖慧梅晓冬高婷计建炳
- 关键词:生物柴油油脂含量
- 一种新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 一种新型微藻培养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器主体、多个生物反应器副体、供气系统,多个生物反应器副体设置在生物反应器主体周围,供气系统向生物反应器主体和多个生物反应器副体供气;所述生物反应器主体包括内外套设的透明内管和透明外...
- 晏荣军薛艳贠军贤
- 溶藻细菌对棕囊藻溶藻过程的电子显微镜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从珠海海域的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有显著的溶藻效果。利用扫描电镜对溶藻细菌的作用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藻菌共同培养初期,藻菌密度均有较大的增长,在24 h内出现溶藻现象,72 h后绝大部分的藻细胞被溶解。溶藻过程为:溶藻细菌在藻细胞表面吸附、细菌密度增加、细菌包围藻细胞、藻细胞表层开始破裂、藻细胞内容物溶出、藻细胞破碎、死亡。溶藻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藻液中藻细胞全部被溶解。
- 杨晓新尹平河晏荣军
- 关键词:溶藻细菌扫描电镜
-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盐度对棕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研究不同盐度梯度下棕囊藻的生长,实验设计了10个盐度梯度,结果表明:在盐度8~32范围内,棕囊藻的生长正常,最佳生长盐度为16,当盐度低于8或高于32时,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数量增长缓慢,最大细胞数远低于16盐度组.研究发现:棕囊藻在盐度为0的环境下仍能缓慢生长,说明海洋中的棕囊藻赤潮在内陆的淡水湖也可能暴发,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比较盐度为0及36的棕囊藻细胞表面形态,发现两者差异较显著,前者藻细胞的直径大于后者, 且后者藻细胞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塌陷.
- 晏荣军尹平河
-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盐度原子力显微镜
- 厦门深海螺旋菌Yan01及其在降解聚丙烯塑料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厦门深海螺旋菌Yan01及其在降解聚丙烯塑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Thalassospira xiamenensis厦门深海螺旋菌Yan01来源于海洋环境,可以利用PP塑料作为碳源,对PP塑料的降解有理想效果...
- 晏荣军薛艳贠军贤
- 纤维藻培养及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探讨了纤维藻(Ankistudesmus sp)的低成本培养模式,考察了氮源和碳源以及反应器形式对纤维藻生物量、油脂积累以及油脂组成的影响。户外培养纤维藻在氮饥饿条件下油脂产率较高;通过槽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的比较发现:槽式反应器更适合微藻的大规模培养;混养培养时能显著增加纤维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最佳添加条件下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高达1.64 g/L和15.9%,1.41 g/L和11.9%。藻油经酸催化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经气相色谱分析,藻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氮缺陷、流加葡萄糖培养得到的纤维藻油含有25.32%的棕榈酸、44.74%的油酸,其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流动性。
- 刘振强陆向红晏荣军卢美贞高婷梅晓冬计建炳
- 关键词:生物柴油混养葡萄糖
- 碳源种类及碳氮比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研究了三种碳源Na2CO3、NaHCO3、葡萄糖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葡萄糖,无机碳源NaHCO3更利于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以NaHCO3为碳源,研究了在不同的接种密度、NaNO3浓度下,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和油脂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的影响与接种密度和NaNO3浓度有关,在高的NaNO3浓度时,C/N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生长密度的影响很小;在低的NaNO3浓度时,随着C/N比的增加,微绿球藻的生长密度先增加后下降,存在最佳的C/N比。最佳的C/N比随接种密度而变化,在接种密度为OD440=0.10时,最佳C/N比为3,当接种密度提高到OD440=0.70时,最佳C/N比增加到5。NaNO3浓度和C/N对微藻油脂含量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接种密度和NaNO3浓度下都表现为C/N=1时最利于微藻油脂的积累,这与卡尔文循环过程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活性有关。本实验的最佳产油培养条件为以NaHCO3为碳源,初始接种密度为OD440=0.70,C/N=1∶1,CNaNO3=0.225g/L,此时油脂产率为56.7 mg/(L.d),EPA产率为6.5 mg/(L.d)。
- 窦晓陆向红卢美贞薛蓉晏荣军计建炳
- 关键词:碳源C/N眼点拟微绿球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