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干预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共有3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了单节段的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其围手术期并...
- 罗春晓欧肇兰曹静娟朱燕罗晓璇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术并发症
- 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措施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明确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采用物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行腰椎融合术的114例患者,采取护理强化宣教告知其围手术期避免吸烟、饮酒,进行规律肌肉收缩锻炼,穿戴抗血栓压力带,下肢气压治疗等物理预防措施;同时,围手术期应保证充分的静脉补液。结果:所有114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围手术期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围手术期规律地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穿戴抗血栓压力带、肢体气压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围手术期肢体深静脉血栓,抗凝药物可不必常规应用。
- 罗春晓欧肇兰李晓玲朱燕曹静娟罗晓璇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
- 水疗用于减轻唑来膦酸钠静脉滴注所致发热反应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明确静脉滴注唑来膦酸钠(密固达)前后使用低渗或等渗液体对控制其所致发热反应的作用。方法:将50例符合密固达使用指征的绝经期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水化治疗组,即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不给予或给予低渗或等渗液体,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并记录出现发热反应的例数及发热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化治疗组中出现发热10例,发热持续时间为18~28h,平均24.1h;常规治疗组中出现发热23例,发热持续时间为35~57h,平均51.2h。对相关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及t检验均提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进行水化能够明显缓解发热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罗春晓欧肇兰朱燕曹静娟罗晓璇黄师菊
- 关键词:水疗唑来膦酸钠发热反应护理
- 不同节段MIS-TLIF术后尿管最佳拔除时间的临床探讨
- 2016年
- 目的明确不同节段内窥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术后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将行MIS-TLIF的33例患者按手术节段分为A组(L4/5节段)、B组(L5/S1节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将每组患者分为两组(A1、A2组,B1、B2组),分别于术后第2d和第3d拔除尿管。观察4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路感染等指标。结果不同节段MIS-TLIF术后第2d与第3d排尿成功率均达100.0%,L4/5或L5/S1节段MIS-TLIF术后第2d与第3d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尿白细胞及尿潜血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第2d拔除尿管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术后第3d拔除尿管者(P<0.05)。结论对于L4/5或L5/S1节段MIS-TLIF,术后第2、3d拔除尿管均有类似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但术后第2d拔除尿管患者更具优势。
- 罗春晓欧肇兰罗晓璇曹静娟朱燕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尿管拔除
- 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物理预防措施
- 目的:明确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采用物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行腰椎融合术的11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54-75岁,平均66.7岁;术前诊断为腰...
- 欧肇兰罗春晓罗晓璇朱燕曹静娟唐璐黄丽君黎健仪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月,共有87例患者接受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其于围手术期接受心理干预、体位干预、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预防性干预等护理措施(记为干预组);同时收集2012年1~5月行PLIF术的72例患者资料,其于围手术期均未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记为非干预组)。比较两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例数及所占比例、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例数及所占比例。结果:干预组共出现8例脑脊液漏,其中因术后因素所致2例,术后因素所占比例为25%,术后脑脊液漏例数占未发生术中脑脊液漏例数的比例为2.5%。非干预组发生7例脑脊液漏,其中因术后因素引起4例,术后因素所占比例为57.1%,术后脑脊液漏例数占未发生术中脑脊液漏例数的比例为5.8%。结论: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因素所致脑脊液漏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罗春晓黄师菊欧肇兰朱燕曹静娟罗晓璇
-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脊液漏围手术期
- 小组综合技能考核在护生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研究
- 目的:探讨小组综合技能考核在护生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实验对象均为在骨科9周实习的全日制护生。对照组为2010年7月到2012年5月在脊柱外科9周实习的护生163名,试验组为2012年7月到...
- 李晓玲罗春晓欧肇兰曹静娟罗晓璇朱燕唐璐刘秋凤
- 关键词:护生带教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疾病患者脊柱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腰背伸高度。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身体功能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腰背伸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对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恢复,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椎运动与神经功能。
- 罗春晓黄师菊欧肇兰曹静娟朱燕
- 关键词:综合护理脊柱融合术
- “1、2、3”溶液小量不保留灌肠在脊髓损伤便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1、2、3"溶液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在脊髓损伤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便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杜密克(1包,每天2次)和开塞露纳肛(1支,每天1次)治疗,观察组予"1、2、3"溶液小量不保留灌肠法灌肠一次,观察两组有效率和24 h内的排便量。结果 "1、2、3"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治疗脊髓损伤便秘患者有效率为93.3%(28/30),而对照组为68.2%(15/2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6,P=0.018)。24小时平均排便量对照组为(178±35)g,观察组为(356±47)g,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6)。结论 "1、2、3"溶液小量不保留灌肠治疗脊髓损伤便秘患者疗效满意,简易可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罗晓璇罗春晓欧肇兰陈昌燕周楚虹曹静娟朱燕钟小花
- 关键词:脊髓损伤便秘小量不保留灌肠
- 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本文拟探讨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共有3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了单节段的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笔者对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上述患者中术后出现1例手术区域血肿,1例出现脑脊液漏,采取手术处理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六个月,均未出现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围手术期需应用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
- 罗春晓黄师菊欧肇兰曹静娟朱燕罗晓璇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