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小雁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炎症
  • 3篇急性
  • 2篇电生理
  • 2篇诱发电位
  • 2篇预后
  • 2篇神经电
  • 2篇神经电生理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卒中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进展性脑梗死
  • 2篇MRNA表达
  • 1篇弹力
  • 1篇电生理分析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0篇曾小雁
  • 9篇贺婕
  • 7篇孙志华
  • 4篇康志新
  • 4篇穆斌
  • 4篇肖丽萍
  • 3篇丁俊丽
  • 3篇苏微微
  • 2篇佟翠梅
  • 2篇吴宝水
  • 2篇李兰
  • 2篇何晓丹
  • 2篇黄淮
  • 1篇张前
  • 1篇李培秀
  • 1篇银广悦
  • 1篇饶世俊
  • 1篇邓琳琪
  • 1篇孟祥安
  • 1篇缴克华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癫痫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提高脑卒中治疗效果、控制癫痫,现将我科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98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发作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
贺婕曾小雁康志新丁俊丽孙志华
关键词:脑卒中后癫痫继发癫痫发作
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分级与NIHSS评分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s)分级与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175例脑梗死患者,于入院72 h内进行SEPs检测并进行分级,观察不同SEPs分级患者发病72 h、2周及2月时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中SEPs异常者123例,其中Ⅰ级44例、Ⅱ级39例、Ⅲ级40例。发病72 h、2周及2月时,SEPs分级Ⅰ级者NIHSS评分分别为(4.32±1.78)、(2.34±0.82)、(2.13±0.64)分,Ⅱ级者分别为(6.52±2.27)、(4.81±1.92)、(4.51±1.71)分,Ⅲ级者分别为(10.21±3.64)、(8.15±2.21)、(8.81±3.55)分,与SEPs分级Ⅰ级者相比,SEPs分级Ⅲ级者发病72 h、2周及2月时NIHSS评分高(P均<0.05)。脑梗死患者SEPs分级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20,P=0.012)。结论脑梗死患者SEPs分级越高,NIHSS评分越高。
苏微微饶世俊曾小雁孙志华吴宝水贺婕肖丽萍
关键词: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NIHSS评分
SEPs和BAEP量化评估脑梗塞预后的研究
曾小雁肖丽萍苏微微佟翠梅贺婕穆斌何晓丹刘亦菲高岱佺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急性脑血管病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老人的健康,故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意义大。国内多集中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定预后,对象多集中在脑损伤患者或昏迷...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电生理急性脑血管病
进展性脑梗死外周血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孙志华张前李兰贺婕曾小雁康志新
以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组,分为稳定性脑梗死组、进展性脑梗死组,并设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外周血IL-6、IL-10、TNF-αmRNA表达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IL-10、TNF-α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IL-10、TNF-α 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8例(病例组),其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22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大梗死病灶19例、中梗死病灶21例、小梗死病灶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组与51例对照组外周血IL-6、IL-10、TNF-α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轻、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相比,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中、小梗死病灶者相比,大梗死病灶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入院时外周血IL-6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431,P=0.020),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314,P=0.025)。结论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IL-6、IL-10 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孙志华贺婕曾小雁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病变范围广泛且弥散,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有时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
贺婕曾小雁康志新丁俊丽孙志华
关键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分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脊神经根
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MLSEP和SLSEP检测,并与格拉斯哥(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选择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MLSEP和SLSEP检查。结果入院后8例患者患侧波形消失(14.8%),健侧正常。MLSEP检测发现N35、P45和N60峰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且患侧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而健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SLSEP检测患侧与健侧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LSEP检测发现患侧仍明显高于健侧(P<0.05)。患者的GCS、MBI和NIHSS评分均呈现明显变化(P<0.05),患者预后呈好转趋势。N20和N60峰潜伏期与治疗前后GCS、MBI和NIHSS评分均相关(P<0.05),且以N60相关性最大。结论脑梗死患者患侧MLSEP峰潜伏期明显延长,潜伏期与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相关,且以N60波的异常表现及相关性最为明显,可将MLSEP和SLSEP联合应用以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曾小雁贺婕苏微微肖丽萍穆斌何晓丹佟翠梅
关键词: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
应用NO前体抑制NF-κB治疗脑缺血的炎症损伤的实验研究
丁俊丽贺婕银广悦吴宝水王君肖丽萍李培秀李兰曾小雁康志新黄淮穆斌缴克华孙志华
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是脑中风后期加重局部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录因子NF-κB是发现的与脑缺血后炎症有关最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它参与了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NO可以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可能对于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具...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治疗炎症反应动物实验
阿魏酸钠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脱水、降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静滴血塞通,均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与血塞通治疗糖尿病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较单品治疗明显提高疗效,进一步降低血液黏稠度,且临床中未见不良反应。
曾小雁贺婕邓琳琪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阿魏酸钠血塞通注射液
血栓弹力图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斑块性质稳定性分为稳定组(n=42)和不稳定组(n=38),比较两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血最大振幅(MA)、凝血形成速率、凝血综合指数(CI)]变化,并分析各参数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不稳定组TEG参数中的R、K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而MA、凝血形成速率、CI均明显高于稳定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EG参数中R、K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r=0.642、0.697,P<0.05),MA、凝血形成速率、CI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r=-0.587、-6.112、-6.428,P<0.05)。结论 TEG中R、K、MA、凝血形成速率、CI等参数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相关性,TEG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穆斌曾小雁郝芳芳黄淮孙志华孟祥安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血栓弹力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