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浩

作品数:25 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颅脑
  • 13篇颅脑损伤
  • 13篇脑损伤
  • 11篇颅内
  • 9篇重型
  • 9篇重型颅脑
  • 9篇重型颅脑损伤
  • 6篇内压
  • 6篇颅内压
  • 6篇脑室
  • 5篇引流
  • 5篇脑积水
  • 5篇积水
  • 5篇创伤
  • 4篇术后
  • 4篇腹腔
  • 4篇腹腔分流
  • 4篇肠内
  • 4篇肠内营养
  • 3篇引流术

机构

  • 2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25篇曾浩
  • 22篇邱炳辉
  • 19篇漆松涛
  • 12篇莫益萍
  • 7篇方陆雄
  • 6篇徐书翔
  • 5篇李伟光
  • 3篇邓瑛瑛
  • 3篇彭玉平
  • 3篇张南南
  • 2篇彭四维
  • 2篇邱晓瑜
  • 2篇黄广龙
  • 2篇包赟
  • 1篇冯文峰
  • 1篇孔文龙
  • 1篇俞磊
  • 1篇韦拳堂
  • 1篇李青
  • 1篇许益民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白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邱炳辉漆松涛曾浩莫益萍徐书翔邱晓瑜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病例颅脑创伤
早期肠内营养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邱炳辉包贇莫益萍曾浩李伟光漆松涛
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后脑积水的处理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总结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后产生脑积水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对11例术后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8例脑积水出现在术后2周以内,定为早期脑积水,其中7例进行脑室外引流,引流时间5~8d;3例脑积水出现在术后2周以上的放疗期间,定为迟发性脑积水,均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脑积水病人占同期松果体区肿瘤手术的16.2%。7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早期脑积水病人恢复良好,拔除外引流管后无需内引流;1例未行脑室外引流者死亡。3例迟发性脑积水病人症状均缓解,继续放疗,完成计划的照射剂量。结论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脑积水是常见并发症。早期脑积水的主要原因系静脉损伤性脑肿胀,多为暂时性;迟发性脑积水系局部黏连所致,需手术治疗。
方陆雄邱炳辉黄广龙曾浩漆松涛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脑积水
CT脑池造影在颅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CT脑池造影(CTC)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23例IAC患者.其中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CtAC)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造瘘并部分囊壁切除手术治疗,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IAC)患者采用保守治疗,通过患者手术前后CT、MRI及CT脑池造影(CTC)检查,分析CTC在鉴别诊断CIAC和NCIAC、评价手术治疗NCIAC的效果中的作用. 结果 CTC证实本组患者中17例为NCIAC即真性囊肿,6例为CIAC即假性囊肿;随访术后NCIAC患者CT或MRI检查显示1例囊肿消失,13例囊肿有不同程度缩小,3例无明显变化.随机抽取8例NCIAC患者行CTC检查显示囊肿与脑池沟通良好. 结论 CTC对颅内囊性病变的诊断,尤其是对CIAC和NCIAC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尤为重要,CTC检查为颅内囊性病变是否手术治疗提供明确指征,并且术后CTC检查可初步评价囊肿手术效果.
孔文龙彭玉平漆松涛曾浩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控制下治疗分流管障碍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脑室腹腔分流管调整、剪断再通和拔除术中的技术方法 和应用价值. 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9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控制下治疗脑室腹腔分流管功能障碍患者27例,其中行分流管调整术24例、剪断再通术2例、拔除术1例,全部患者同时行侧脑室三角部脉络丛烧灼术,6例患者尚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为短期低热,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全身抽搐1次,出院后未再出现.1例行分流管调整术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随访3~36个月,除1例术前长期昏迷患者行分流管拔除术后仍昏迷外,余26例患者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分流管均保持通畅. 结论 神经内镜控制下分流管调整术可以在直视下安全调整和拔除引流管,同时行脉络丛烧灼和三脑室底造瘘术,减少术后对分流依赖,使用分流管末端剪断再通术处理脉络丛或室管膜包裹分流管严重的患者,可以减少术中脑室内出血及术后再发分流管梗阻和颅内感染的发生;对脑室内出血或感染的患者出现的分流障碍,可以采用内镜下脑室冲洗及引流,改善脑室内环境,有效避免再次分流后再堵塞及感染发生.
许益民彭玉平曾浩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
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1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急性期并发症和伤后1年症状。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天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第3天垂体功能低下发生情况最为严重,从第7天开始逐渐恢复。颅底骨折、弥散性轴索损伤、中线移位>1cm是发生内分泌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垂体功能低下患者急性期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年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头晕、焦虑、肥胖症状发生率高于垂体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功能低下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对颅脑损伤患者常规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并且进行长期的随访。
曾浩包贇李伟光莫益萍邱炳辉
关键词:脑创伤内分泌功能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5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脑外伤病例34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3个月以内,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1例,颅内感染2例;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恢复良好18例(53%),中残8例(2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并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可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邱炳辉漆松涛方陆雄曾浩
关键词:颅脑创伤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
急性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的主要分布部位对病例进行分组,不同类型血肿在不同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手术,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处理。着重探讨不同血肿类型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72例全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19例(26.4%),中残23例(31.9%),重残或昏迷状态22例(30.5%),死亡8例(11.1%)。结论颅脑损伤急性颅内多发血肿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方陆雄邱炳辉黄广龙曾浩漆松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治疗
腰大池引流术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附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开颅术后,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的TBI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0例,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行清除缝合术;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LCDF术。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切口渗液时间、愈合满意时间均少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且治疗组切口愈合成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术后2个月,观察组有8例患者(22.86%)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高于对照组的6例(1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愈合不良是TB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清创缝合的基础上,行LCDF术可缩短切口渗液时间、愈合满意时间,提高切口愈合成功率,降低术后因脑积水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比例。
汪翔邱炳辉包赟曾浩郑大海卢乐年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创伤性颅脑损伤切口愈合不良
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均采用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引流术后的血肿清除率、颅内压值、甘露醇使用病例数、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住院天数及预后。结果脑室探头血肿穿刺引流23例,血肿穿刺联合对侧脑室探头脑室引流9例。平均手术时间28.3 min,术后24 h内CT复查平均血肿清除率65.25%,NICU病房平均住院天数6.3 d,使用甘露醇治疗7例,术后颅内压<20 mmHg 30例,≥20 mmHg 2例。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20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能指导控制引流量,避免颅内压波动和再出血风险,指导药物治疗来降低并发症,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改善预后,两者有效结合是高血压脑出血重要的微创治疗措施之一。
彭四维邱炳辉曾浩莫益萍漆松涛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颅内压监测引流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