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萍

作品数:158 被引量:1,825H指数:2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保健
  • 28篇孕产
  • 28篇产妇
  • 24篇孕产妇
  • 20篇影响因素
  • 16篇生殖
  • 15篇妊娠
  • 15篇健康
  • 12篇生殖健康
  • 12篇分娩
  • 11篇剖宫产
  • 11篇青少年
  • 10篇干预
  • 9篇孕产妇死亡
  • 9篇少年
  • 9篇围产
  • 9篇发生率
  • 9篇妇女
  • 7篇孕妇
  • 7篇流动人口

机构

  • 91篇同济大学
  • 66篇上海市第一妇...
  • 1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计划生...
  • 2篇上海市卫生局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东京女子医科...

作者

  • 158篇朱丽萍
  • 62篇秦敏
  • 38篇杜莉
  • 37篇许厚琴
  • 23篇金辉
  • 22篇谭晶
  • 15篇王哲蔚
  • 15篇何丽萍
  • 14篇董海燕
  • 13篇花静
  • 12篇滕晓明
  • 12篇李昆明
  • 11篇杨健之
  • 11篇张蕾
  • 9篇陈智勤
  • 9篇施红
  • 7篇周冰华
  • 7篇贾万梁
  • 7篇王羽
  • 7篇纪若思

传媒

  • 75篇中国妇幼保健
  • 12篇中国妇幼健康...
  • 8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生殖与避孕
  • 5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家庭用药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第九届全国妇...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18篇2013
  • 11篇2012
  • 14篇2011
  • 21篇2010
  • 10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3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建设及成效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为提升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与效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及相关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果:建立了5所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并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及转会诊网络,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达95·5%;5所危重中心从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接受危重孕产妇转诊474例,会诊613人次,基本上解决了转诊难、会诊难问题;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产科学科带头人接班人队伍。结论: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建设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值得推广。
朱丽萍何丽萍秦敏王哲蔚陈瑞英金辉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
孕期体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孕期运动的安全性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使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7年3月期间在该院规律做孕期体操的(实验组)与不做体操的(对照组)两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期体重增长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且产程缩短,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未增加。结论:适当的孕期规律运动可以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孕期适当运动可在体检正常的孕产妇中进行推广。
张蕾杜莉庄思良朱丽萍
关键词:体重增长剖宫产率产程
以社区为基础的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初探及成效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索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保健覆盖面,体现保健公平性。方法:采用现场研究方法了解服务接受方与提供方对社区孕产期保健网络的需求及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监测孕情及落实保健管理工作方案,再进行运行后的评估。结果:①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第四级网络,加强原有的妇幼三级网络的"网底"力量。监测孕情队伍的总人数为21716人,较以前增长了31.56%。②增加了孕情监测的渠道并提早了落实孕产期系统保健的时点,使本市户籍者的早孕建册率从92.71%上升到94.54%,外地户籍者从36.73%上升至46.6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网络的建立实施,有利于加强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孕产期系统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及提早落实孕产期保健服务,体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及公平性与可及性。
朱丽萍谭晶秦敏杜莉施红董晓超金辉
关键词:外来孕产妇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对初中生相关行为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由校外医学专业人员参与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风险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两个区的4所初级中学初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分别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在控制个体知识、态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干预模式对生殖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初中生在生殖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初中生向教师和热线电话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高,而向同性朋友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了被调查者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的情况下,干预组较对照组更愿意向老师和以热线电话的方式求助,更倾向于采取避孕措施。结论:"医教结合"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对改变初中生生殖健康行为具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朱丽萍花静秦敏金辉许厚琴杜莉
关键词:初中生性与生殖健康干预模式
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为了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和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个分娩点设立1年期间工作情况分别从服务者、服务对象、服务记录等不同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分娩点的床位数增加,使用率达99.6%,投入资金增加;(2)分娩点在1年期间共接产外来产妇12529,比同期增加248.41%;(3)分娩点中外来孕产妇接受产前检查率、孕期健康教育率、产后访视率和产后42天检查率分别为79.5%,33.9%,37.0%和59.5%,均显著低于本市户籍孕产妇;(4)分娩点外来孕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为70小时,22.65%享受规定的限价服务。结论:10个流动人口分娩点的设立吸引了更多的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优质的服务对保障母婴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何把保健关口前移和开展全程保健,落实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等与户籍孕产妇同样的孕产期系统保健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关注和携手努力。
朱丽萍谭晶贾万梁孙晓明程晓明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保健
上海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了解1999~2008年上海市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99~2008年上海市19个区县的接产医院单胎活产产妇病史,每年共抽取500例,根据病史上的信息,按统一要求填写调查表,采用χ^2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结果上海市近10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81g(男婴3436g,女婴3319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8%,巨大儿发生率为8.4%。经单因素分析,母亲分娩年龄〉30岁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30岁者(t=4.646,P=0.031),出生体重随着孕次的增加而增加(F=10.917,P=0.000),母亲为经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初产妇(t=8.006,P=0.000),出生体重随分娩孕周(F=164.864,P=0.000)、孕前身体质量指数(F=10.768,P=0.000)和孕期增重(F=58.434,P=0.000)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69、0.149、0.107,均P〈0.05)。母亲有孕期糖尿病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血糖正常者(t=5.678,P=0.017);有孕期营养指导门诊的医院孕妇孕期体重控制较好,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无营养指导门诊的医院(t=4.065,P=0.040)。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为:孕前身体质量指数(t=4.946,P=0.000)、孕中期增重(t=4.599,P=0.000)、孕晚期增重(t=2.703,P=0.007)、分娩孕周(t=5.934,P=0.000)和性别(t=3.401,P=0.001)。结论针对可控因素,如孕期血糖、孕期体重增长等进行干预是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可行有效的措施。
杜莉许厚琴秦敏谭晶张礼金辉朱丽萍
关键词:出生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巨大儿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为控制巨大儿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999年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分娩的133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作为研究组,选择相应时间内(同一年份内)分娩的135例正常体重出...
朱丽萍秦学伟钱尚萍
文献传递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感染性疾病74例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中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经过及相关资料,总结经验与教训,探讨如何提高危重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市2008-01-2010—06期间86家接产医院上报的691例危重孕产妇中7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74例危重孕产妇感染性疾病患者,告病危34例(45.9%),病重40例(54.1%),经抢救存活68例,抢救成功率91.9%。②74例中前5位疾病顺位分别是重症肺炎(40.5%)、产褥感染(12.2%)、急性重症胰腺炎(10.8%)、感染性休克(9.5%)、重症肝炎(8.1%)。③抢救医院以二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49例(66.2%)在三级综合医院,19例(25.7%)在二级综合医院;有16例转诊,最终共61例(82.4%)在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救治。④74例中外地户籍孕产妇56例(75.7%),上海户籍18例(24.3%),两组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产次、产前检查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综合医院,尤其是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为龙头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发挥了重大作用。②近年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中妊娠合并症,尤其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大,需要ICU、感染科、呼吸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救治。
何丽萍朱丽萍王哲蔚秦敏张礼宋晶晶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感染性疾病重症监护病房
陪伴分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WHO在1996年出版了《正常分娩监护使用守则》,其中陪伴分娩是鼓励使用的措施。相比传统的分娩模式,陪伴分娩更符合人文精神,易于获得产妇认同,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达到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的目的。该文对国内外陪伴分娩尤其是导乐陪伴分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朱丽萍
关键词:导乐陪伴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正常分娩分娩模式缩短产程
2005~2009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相关因素,总结推广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近5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上海市活产数从2005年的125 130例上升到2009年的187 335例,增加了49.71%,外来流动孕产妇活产数比例从2005年的51.12%上升到2009年的54.8%。②5年中孕产妇死亡134例,死亡率16.28/10万(134/823 144);其中本地户籍者死亡25例,死亡率为7.10/10万;外地户籍者死亡109例,死亡率为23.15/10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25.57/10万降至2009年的9.61/10万,下降62.42%,其中外来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8.46/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1.69/10万,下降75.88%。③5年中孕产妇主要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21.6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90%)、心脏疾病(11.19%)、肝脏疾病(7.46%)、羊水栓塞(7.46%)。上海本市户籍者主要死因顺位分别为:产科出血(20.00%)、肝脏疾病(16.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00%)、心脏疾病(8.00%)和脑血管意外(6.00%);外地户籍孕产妇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22.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93%)、心脏疾病(11.93%)、羊水栓塞(8.26%)和子宫破裂(6.42%)。④5年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者66例(49.25%),构成比从2005年的61.11%下降到2009年的27.78%。⑤在2004~2007年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使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出血死亡专率从2005年的6.39/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08/10万。外来孕产妇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率分别从12.51/10万和4.69/10万下降到0.97/10万和1.95/10万。外来孕产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率从前5年的21.85/10万、4.37/10万和6.87/10万下降到到后5年的5.47/10万、0.68/10万和2.96/10万。结论:近5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外来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提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朱丽萍秦敏杜莉张蕾许厚琴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死亡率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